《认知觉醒》的认知觉醒
2022-10-06 18:18:59 # 吃喝玩乐 #

五月的开端,读本书充实下五一假期😎

本能

重识大脑

三重大脑

  • 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发展时间长
  • 情绪脑:源于哺乳动物时代、发展时间长
  • 理智脑:源于灵长动物时代、发展时间短

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特点:目光短浅、即时满足、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

  • 避难趋易——只做简单和舒适的事,喜欢在核心区域周边打转,待在舒适区内逃避真正的困难

  • 急于求成——凡事希望立即看到结果,对不能马上看到结果的事往往缺乏耐心,非常容易放弃。

我们做不成事,并不是因为愿望不够强烈,也不是因为意志力不足,而是因为默认天性太过强大

事实上理智脑很少有主见,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这正是人类被称作“自我解释的动物”的原因

而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人,生来混沌。根本原因在于出生时我们的理智脑太过薄弱,无力摆脱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压制与掌控,而觉醒和成长就是让理智脑尽快变强,以克服天性。谁在这方面主动,谁就能在现代社会占据更大的生存优势,因为理智脑发达的人更能:

  • 立足长远,主动走出舒适区;
  • 为潜在的风险克制自己,为可能的收益延时满足;
  • 保持耐心,坚持做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无用之事”;
  • 抵制诱惑,面对舒适和娱乐时,做出与其他人不同的选择……

直面焦虑

焦虑的本质: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

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焦虑并不完全源于我们的主观意识,而是来自我们大脑的生理结构,即人类的天生属性是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

这才是焦虑真正的根源!焦虑是天性,是人类的默认设置。千百年来,所有的人都一样,只是进入信息社会之后,由于节奏变快、竞争更强,这种天性被放大了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自责或愧疚,也没有必要与天性较劲,而应想办法看清背后的机理并设法改变

重拾耐心

保持耐心,延迟满足

现状:

  • 很多人虽然嘴上说要保持耐心,但身体却诚实地游走在即时满足的边缘。他们总是从最简单、最舒适的部分开始一天的工作,然后沉迷于更多娱乐信息、醉心于周边琐事,就是无力去做重要的事情;
  • 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寻找干货文章,点击收藏,但今后可能再也不会点开;
  • 他们的新年计划非常完美,在出炉的那一瞬间,就像自己已经完成一样,但没过几天,那计划就不知所踪了;
  • 他们有时也“勤奋”得出奇,疯狂提升自己的阅读量、践行“一万小时定律”,每天坚持做同一件事,但始终与成功无缘;
  • 他们刚有了一点点改变,甚至在还只有一个想法的时候,就会急着向全世界宣告自己将要开始新生活了,但只要遇到一点挫折,很快就会消沉放弃;
  • 他们看到自己与同龄人有很大差距时,就会变得非常焦虑,然后去报很多课、读很多书、做很多事,并期望立即看到变化。
  • 总之,他们希望只读几本书就能博学多识,坚持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少吃几口饭就能变瘦,读完一篇干货文章就能立即改变……

唉,太真实了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

拉伸区即舒适区边缘

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成长权重对比

  • 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
  • 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
  • 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虑,就是因为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天天打卡、日日坚持,努力到感动自己,但就是没有深入关注过自己的思考、行动和改变,所以总是感到学无所获,甚至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应该继续加大学习量,结果陷入了“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的恶性循环
  • 单纯保持学习输入是简单的,而思考、行动和改变则相对困难

读书时不求记住书中的全部知识,只要有一两个观点促使自己发生了切实的改变就足够了,其收获与意义比读很多书但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要大得多。时常以这样的标准指导自己学习,我们的收获就会越来越多,焦虑就会越来越少,耐心自然也就越来越强了

表层学习虽是最能直接看到效果的,但同时也是最低效的。后期的深层思考及实际行动才是最有意义的

我们清楚了上述规律之后,就能在面对长期的冷寂或挫折失败时做出与他人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放弃,而我们继续坚持

总结:

  • 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 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 该有的享受一点都不会少,只是不是现在享受,而是在完成重要的事情之后
    • 暂时忍耐一下,先做重要的事情,之后会有半小时或一小时的时间专门玩手机,想怎么玩都行。”通过自我沟通和引导,本能脑和情绪脑产生了安全感,通常它们都舍得放手让理智脑插个队
    • 将享乐的快感建立在完成重要任务后的成就感之上,很放松、踏实,就像一种奖赏;而“先娱乐”虽然刚开始很快活,但精力会无限发散,拖延重要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会空虚、焦虑
  • 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 主动改变认知视角,来找到行动的意义和好处。
    • 比如当我们清楚了阅读的本质和意义,就可能放下手机,主动拿起书本;
    • 当我们明白了深度学习的意义,就可能放弃听书、速读,转而开始精读和输出;
    • 当我们明白了运动真正的好处,就可能告别慵懒,主动坚持锻炼
    • 所以,要想办法看清那些想做之事的意义和好处,你看到的维度越多,耐心就会越强

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才是理智脑的最高级的策略

潜意识

模糊

意识分层带来的处理信息速度不对等,意识很难介入潜意识,而潜意识却能轻易左右意识,所以人们总是做着自己不理解的事,比如明明想去学习,结果转身就拿起了手机

人类天生不喜欢学习和思考,因为这类事极其耗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命的首要任务是生存

于是,基因自我设计的第一原则是节能,凡耗能高的事情都会被视为是对生存的威胁

潜意识没有思维,只有本能,它会努力让身体走低能耗路线,诱导我们娱乐、享受

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优秀的人更倾向于做高耗能的事,比如“学霸”的秘诀往往在他们的错题本上——他们更愿意花时间明确错误,并集中精力攻克。而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更喜欢勤奋地重复已经掌握的部分,对真正的困难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希望能够搪塞过去,结果模糊点越积越多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而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3000米跑步考核开始前,那种不知名的恐惧会让人紧张得全身发抖,而我们一旦开跑、不得不与这种恐惧正面交锋时,就会发现3000米考核也不过如此)

记住,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坦然承认接纳自己

消除模糊

认知清晰,情绪平和,最终还要行动坚定。很多人把行动力不足的原因归结为环境干扰或是意志力弱,其实,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所谓选择模糊,就是我们在面对众多可能性时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选择模糊就是一种不确定性,而人类面对不确定性时会不自觉逃避

我们要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感性

为方便理解,把理性表述为意识,把感性表述为潜意识

  • 潜意识没有思维,只关心眼前的事物,喜欢即刻、确定、简单、舒适,这是属于天性的部分,同时,它处理信息的速度又极快,至少可达11000000次/秒,能极其敏锐地感知很多不易察觉的信息,这是属于感性的部分。
  • 而意识,即我们的理性思考,处理信息的速度只有40次/秒,潜意识是它的275000倍,二者的能力有着天壤之别

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捕捉感性

  • “最”字法。关注那些最触动自己的点:让你眼前一亮、心中泛起波澜的人和事,脑中灵光乍现的想法,遭遇的痛苦,等等。学会捕捉它们,并深入分析挖掘,往往会有丰厚的收获。
  • “总”字法。平时脑子里总是不自觉地跳出来的某些重复念头,或是心里总是挥之不去的事,这些通常都是我们心中最放不下的事,是情绪波动的源头。当我们有意识地去审视并消除它时,自己会变得更加平和。
  • 无意识的第一反应。关注自己第一次见到某个人、第一次走进某个房间、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心中出现的瞬间反应或第一个念头。心理医生在了解患者时往往也会说:不要思考,告诉我你脑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因为第一个念头往往是来自潜意识的真实信息。不过,产生第一个念头的过程很短,如果不刻意练习可能感知不到,因为理性思考很快就会接替潜意识发挥作用。
  • 梦境。梦境是潜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可能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灵感的启发聪明的潜意识早已找到答案,
  • 身体。《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一书的作者一稼曾经喜欢高强度运动,因为理性告诉她“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然而,她每过4个月就会莫名其妙地大病一场,直至一位中医医师告诉她:“这是你的身体在罢工,告诉你它不喜欢你的运动方式,你要学会多倾听身体的反馈。”她恍然大悟,从此选择了更柔和的运动,再也不莫名其妙地生病了。身体不会说话,却是最诚实的。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的不适,都会通过身体如实地反映出来,记得多关注这些反馈。
  • 直觉。给一些来路不明、无法解释的信息开绿灯

元认知

元认知,就是最高级别的认知,它能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即从第三视角看问题

元认知能力也是有层级的,在人人都有元认知能力的世界里,唯有拥有更高级的元认知的人才能胜出。按照心理学的意向性分类,元认知至少可分为六个等级,它们最终又可归为两类:被动元认知和主动元认知

  • 普通人通常只会在遇到问题时被迫启用这个能力,比如遭遇指责、批评时,才不得已去反思纠正;处于顺境时,依旧会顺着本性生活,该玩手机玩手机,该睡懒觉睡懒觉,对自身行为的好坏毫无觉察。被动使用元认知的人,似乎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被迫扇动几下翅膀。
  • 而有些人即使在没有威胁的情况下也会尝试练习扇动翅膀,让自己不断进化,彻底远离危险。从被动到主动,这是一个转折点。当一个人能主动开启第三视角、开始持续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时,就意味着他真正开始觉醒了,他有了快速成长的可能。

获取元认知能力

  • 提升元认知能力的工具需要从“过去”端获取,包括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反思自身的经历。前人的智慧有很多,大多可以从书籍中获取,这正是我们需要终身学习的原因,因为学习前人的智慧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广的全局视角(高度)、掌握更深的底层规律(深度),帮我们从无知中跳出来,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
  • 自身的经历更是一种独特的财富。我们每天的生活像河水一样流过,如不做停留则很难攫取生活中的智慧,而反思复盘让我们有机会思考有什么经验可以获得、有什么教训可以汲取,这样就可以在下次面临类似问题时避免做出像当初那样不够明智的选择
  • 顺着自己的本性做喜欢和舒服的事,精力发散,缺乏觉知,任何偶发的干扰都会分散注意力。元认知能力总能让你站在高处俯瞰全局,不会让你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迷失其中。如果你足够细心,还会发现未来视角总是当前行动的指南针,它可以在茫茫的生命中为你导航,让你主动选择去做那些更重要而不是更有趣的事情。
  • 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最让人意想不到是下面这条——冥想。是的,冥想就是那种只要静坐在某处,然后放松身体,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呼吸和感受上的活动。冥想带来的极度专注可以帮大脑做健身操。通过持续锻炼,大脑可以直接从物理上提升人的元认知能力,如果过程中觉察到自己走神了,我们只需柔和地将注意力拉回来。
  • 不难发现这些活动本质上都在做同一件事:监控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将其集中到自己需要关注的地方。

自控力

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从实用角度讲,元认知能力可以被重新定义为: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

为什么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让人看得根本停不下来?因为一个视频结束后系统会立即自动跳到下一个,在整个过程中,大脑都被本能和情绪劫持,理智脑根本没有主动启动的机会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从娱乐中抽身,只需提前告诉自己:“这个视频结束后暂停几秒。”一旦理智脑拥有了审视和反思的时间,我们通常都能控制住自己

总之,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如果不在这些选择的节点想清楚,我们就会陷入模糊状态,而模糊是潜意识的领地,它会使我们产生本能的反应——娱乐。所以,基本的应对策略便是:在选择的节点审视自己的第一反应,并产生清晰明确的主张

要想清楚,不仅要审视第一反应,同时还要有清晰明确的主张

元认知能力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对模糊零容忍。换句话说,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找出那个最重要的、唯一的选项,让自己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综上所述,成为思维舵手有3种方法。

  • 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觉知,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
  • 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 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机

专注力

情绪专注

用元认知来观察自己的注意力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相信你可以轻易观察到这种现象:身体做着A,脑子却想着B。

  • 跑步的时候,手脚在动,脑子却在考虑明后天的安排;
  • 吃饭的时候,嘴巴在动,心里却在担忧与他人的关系;
  • 睡觉的时候,身体不动,思绪却像瀑布一样倾泻而出……

分心走神的原因无非两个:

  • 一是觉得当下太无聊,所以追求更有意思的事情;
  • 二是觉得当下太痛苦,于是追求更舒适的事情。因为身体困于现实,只好让思想天马行空。

可见,分心走神的本质是逃避

让感受回归行动

学习专注

主动选择信息;深度沉浸

  • 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 练习时极度专注
    • 先保持极度专注
    • 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
    • 即事前聚精会神,让意识极度投入;事后完全忘记,让意识彻底撒手
    • 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
  • 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 始终在拉伸区(舒适区边缘)练习
    • 一味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但挑战太难的任务也会让自己感到挫败
    • 二者都无法使人进入沉浸状态,好的状态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学习力

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

匹配

找一个自己能坚持做下去的方式,比单纯按照标准化的时间和方式做更重要

‘主动做’和那种‘靠意志力做’完全不一样

最可贵的地方在于能够主动降低学习的强度和难度,使自己处在最佳承受范围,既保留了学习的成就感,也保证了学习的挑战性。

最佳的学习区域在拉伸区内、舒适区边缘,在这个区域,我们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最快。事实上,它就是难易匹配的意思: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

  • 成绩不好的同学想要奋起直追,想到的第一件事往往是努力比拼,于是他们也和成绩好的同学一样去做那些比较难的题目,结果人家学得挺轻松,自己却学得很痛苦,差距越拉越大。因为学习同样的内容,成绩好的同学可能刚好在拉伸区,但自己可能在困难区。此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沉住气,主动降低学习难度

距离我们太远的事物,我们通常无法把握,无论它们是令人痛苦的还是令人享受的

没有管束的生活很美好,一旦进入完全自由的时间,虽然开始会很舒服,但很快,我们就会迷失在众多选项中——做这个也行,做那个也行。做选择是一件极为耗能的事情,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清醒和定力,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被强大的天性支配,去选择娱乐消遣。在有约束的环境下我们反而效率更高,生活更充实。

提炼目标 - 拆解目标

深度

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

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是为深度学习之道。

  • 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
  • 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记录下来
  • 反思生活
  • 专注于深度学习,同时对浅学习保持开放
    • 深度之下的广度才是有效的

关联

绝大多数人习惯以孤立的思维看待事物,喜欢花大量时间收集和占有信息;而另一批先行者则更喜欢拨弄信息之间的关联,从而在不知不觉间变得聪明了起来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

  •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隐蔽条件不能忽视:你需要明确的目标或强烈的需求

保持好奇心

体系

考试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识;茶余饭后能高谈阔论,这也不叫有知识。这些场合下,知识虽然有用,但是这些知识都不太牵扯到具体的得失,所以只是智力游戏

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

所以在个人成长领域,没有最优、最确定、最权威的认知体系,只有最适合我们当前状态的认知体系

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

这就是搭建个人认知体系的真相: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有效关联新知识的三个方面:

  • 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这会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
  • 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提取知识,提取不出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
  • 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因为实践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

摆脱打卡依赖

打卡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日拱一卒,既能看到努力的轨迹,又能增强行动的信心,而且把大目标平摊为每天的小任务,看上去既轻松又无痛苦,成功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

大多数人在意志力薄弱的情况下,都会为了完成打卡任务而不自觉地降低标准,此时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已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完成打卡任务,这样一来打卡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人们坚持的动机,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从学习本身转移到了完成任务上,由内在需求转移到了外在形式上

单纯地依赖打卡,不仅会转移行动的动机,还会降低行动的效能。

这源自另一个重要的心理机制——认知闭合需求

一件事若迟迟没有完成,心里就总是记挂,期盼着早点结束;此事一旦完成,做这件事的动机就会立即趋向于零。

打卡心态的特性:学不到,假装一下;学到了,立即停止

解决方法:

  • 用记录代替打卡
  • 设下限,不设上限
  • 保持内在的动机最重要

反馈

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

以原理、基础为导向的系统学习,这种方式看似高效,但往往过于注重输入和练习,忽视了输出和反馈

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

那些先行者确实都有相同的品质,他们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不管是不是新知识、技能,他们都直接用、直接做。当然,一开始常常用不好、做不好,但他们肯定要“鼓捣”出一个东西,然后抛出去获取反馈,不断打磨迭代。这真的是见效最快的学习方式

痛苦也是一种反馈

对于被动学习,自我测试就是最好的反馈

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

休息

主动休息

从不过度消耗自己,只要感到精力不足,就停下来主动休息,这反而使他们精力桶的水位得到快速回升

所以,一个真正的自控高手,不是一个只知道冲刺的人,而是一个善于主动休息、保持平衡的人

番茄工作法:其核心就是:先极其专注地工作30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如此循环往复。这种工作法有点类似于高强度间歇性训练

行动力

清晰

真正的行动力并不完全来源于自制力

注意力的增强回路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最初的选择,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道理:要事第一

好比你沉迷抖音已久、各路消息回复不迭的时候,再想心无杂念地工作学习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初始阶段,强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情,一旦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你便能拥有强大的行动力——这正是增强自制力、提升行动力的秘密

一切都只知道个大概,这对提升行动力来说,是很致命的

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因为做规划的目的并不是让自己严格地按计划执行,而只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有数

想先看到结果再行动的人往往无法看到结果。耍小聪明的人会因为结果不明朗,担心付出没有回报,所以不愿行动,以致永远停留在原地

行动

阅读了很多有道理的书,收藏了很多有道理的文章,觉得自己无所不知,却始终不能俯下身子去行动。因为他们总认为自己还没准备好,担心方法不是最优的,贸然行动会走弯路

但当我们进行认知学习的时候,却会产生一种天然的错觉——认为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好像掌握了这项技能。比如当我们学会一个知识、明白一个概念或想通一个道理时,在“知道”的那一瞬间,我们确实提升了认知,甚至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到”。

这个正向反馈在当时是真实的,但仅凭一次强烈的神经元刺激远远无法形成强关联,所以这种认知也是极不稳定的。而此时大脑已经接收到认知带来的正向反馈,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得到了,从而忽略或轻视后续大量的练习。

把认知当成技能,知道或想通一个道理时,不要高兴得太早,想想后面还要做大量的练习,这样就不浮躁了

一开始做不好很正常很多人不愿意行动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开始尝试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做不好,看不到明显的效果,然后就放弃了

不发生真正改变的学习都是无效的学习

情绪力

当一个人同时面临很多任务的时候,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

现代生活虽然缓解了生存压力,却又带来了自控上的压力。抵制诱惑和欲望无一不消耗我们的心智带宽

脑子里存在大量任务和念头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行动力最弱的时候

真正的行动力高手不是有能耐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的人,而是会想办法避免同时做很多事的

单一视角

那些习惯从单一角度识人的人,往往比较单纯,也更容易受伤,本质上是因为他们缺乏多角度认知事物的意识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以最方便和最习惯的视角去观察事物,比如站在最方便的地方自然抬起手取景,咔嚓一声,就认为自己记录下了全部,事实上远远没有,我们观察到的仅仅是无数个角度中的一个。

如果不能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以偏概全地对待这个世界,然后产生各种偏误

只是有的人面对再好的事情时都盯着一点瑕疵不放,而有的人却能从任何一件糟糕的事情中找到闪光点并放大,忽视其他不足之处

很多人情绪不好,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做的假设当成了事实,在不确定对方真实想法的情况下,直接把情绪发泄了出来

人生五件套

  • 早起

    • 人在睡眠后的3小时、4.5小时、6小时、7.5小时这几个节点醒来,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 抓住大脑工作的高峰期,人体从黎明开始分泌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类脂醇这两种可以让人保持精力充沛的荷尔蒙,分泌高峰期正好是早上7点左右,这时,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记住关键的一点“先做要事”
  • 冥想

    • 闭眼静坐,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每天持续15分钟以上……
  • 阅读

    • 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
    • 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思维能随时与顶级的思想交锋,对一个主题进行深度全面的理解,并与自己的实际充分关联,这种思维状态在平淡生活中是很少有的,但是只要拿起书本就可以马上拥有
    • 阅读是为了改变。很多人以为一本书只要读完,读书的过程就结束了。事实上,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
    • 阅读的深度比速度重要,阅读的质量比数量重要
  • 写作

    • 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努力琢磨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话将其重新讲出来
    • 所谓费曼技巧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 你不能自己站在11层,然后假设你的读者站在第10层,指望着只要告诉他第11层有哪些内容就让他明白。你的读者站在第一层,你必须知道你脚下踩着的另外10层到底是怎么构造的。这就迫使你对所掌握的,或之前认为正确的那些东西做彻彻底底的、深刻的反思,你的受众越是不懂,你需要反思的就越深刻
    • 用简单的语言
    • 用自己的语言
      • 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就是在调动自己的千军万马
  • 运动

    • 让自己保持做有氧运动时有些气喘的状态
    • 好的运动方式一定同时包含有氧运动和复杂运动
    • 运动更大的意义不在于健身而在于健脑

个人的一些思索

完结撒花🥳

《认知觉醒》,如果不是看到一个up主在朋友圈推荐,我甚至不会打开它。

毕竟从书名来看,特别像是一本成功鸡汤文。

成长类书籍经常会给我带来一种强烈的焦虑。

一种完不成任务的焦虑。

书里总告诉我,你只要每天做一件事,走三步,完成十二个步骤,坚持二十一天,就能走上成功的道路了。

说实话

能坐下把一本书看完,就是我最大的坚持了。

但是

五天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了,说实话感触很深,书中的一些个观点挺颠覆我本身的认知,但也正符合书名《认知觉醒》

书中提的实践步骤等内容这几天我也有一直在刻意去改变纠正,也并不渴望看完这本书能立刻去做到或者见到成效,而是书中的一些思维模式恰恰是需要去学习的。

这其中对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对反馈的理解,学习并非是一个持续努力,持续输入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注重实践以及输出。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

醍醐灌顶

希望《认知觉醒》能带我走向一个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