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 建筑分期
- 古代:文艺复兴前
- 古代西亚
- 古典时代
- 中世纪时代
- 近代:文艺复兴——1907(AEG透平机车间)
- 现代:1907——1975
- 后现代:1975——1990
- 当代:1990后
- 古代:文艺复兴前
- 古典
- 古典
- 古罗马、古希腊(广义加上文艺复兴和法国古典主义)
- 古典主义
- 文艺复兴后17时期以卢浮宫为代表的法国古典主义
- 古典复兴
- 1850——1930欧美复古思潮
- 新古典主义
- 1950——1970典雅主义、帕拉迪奥主义
- 古典建筑
-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以柱式为主要设计出发点的建筑
- 古典主义建筑
- 17世纪下半叶崇尚古典柱式,强调主从关系,外形端庄,内部豪华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 古典复兴建筑
-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受启蒙运动影响的仿古典建筑形式
- 古典
- 发展线
- 古希腊——开创了柱式、比例构图、型制(开创性)
- 古罗马——继承、发扬、创新
- 古罗马——基督教——中世纪日耳曼蛮族(过渡进程)
- 拜占庭、中世纪(同一时期东西欧同时发展)(教会当政,黑暗时期)——遗忘性(除了柱式把古罗马古希腊的产物给丢弃遗忘)
-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重现与创新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 尼罗河流域
- 幼发拉底河
- 底格里斯河
古代埃及建筑
基本阶段
- 地理分区
- 上埃及(尼罗河中游峡谷)
- 下埃及(河口三角洲)
- 尼罗河是运输石材的主要水道,大型建筑物都造在尼罗河两岸
- 时间分区
- 古王国时期
- 下埃及(尼罗河下游),首都孟斐斯
- 皇帝崇拜没有脱离原始拜物教,纪念性建筑物单纯而开阔
- 中王国时期
- 上埃及,首都底比斯
- 产生了祭司阶层,皇帝的纪念物也从借助自然景观以外部表现力为主的陵墓逐渐向以在内部举行神秘的宗教仪式为主的庙宇转化
- 新王国时期
- 皇帝崇拜和太阳神崇拜相结合
- 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
- 古王国时期
石建筑的能工巧匠
材料
- 棕榈木、芦苇、纸草、黏土、土坏
结构
- 梁柱、承重墙相结合
为了追求永恒不朽,为了追求庄严的纪念性,皇帝的陵墓和神庙就用石材建造了
凸浮雕
- 中王国和新王国,凹浮雕代替了凸浮雕(形象的尺度增大)
正投影绘制建筑图样
统治阶层和劳动阶层的分化,引发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化
府邸和宫殿
- 原始住宅
- 下埃及
- 木材为墙基,木构架结构,芦苇束编墙,外抹泥或不抹,屋顶微拱、芦苇束密排而成
- 上埃及
- 卵石为墙基,土坯砌墙,密排圆木屋顶,铺泥土,外形为有侧脚的长方形土台
- 下埃及
- 府邸
- 木构架,柱子富有雕饰,墙垣以土坯为主。平屋顶,上面日间作为晒台,夜间可纳凉
- 中王国,卡宏城
- 布局着重遮阳通风,内院式,主要房间北向,平屋顶,利用高差开侧高窗通风,朝院内开窗,外墙不开窗,私密性强
- 新王国,阿玛纳
- 方形平面,分三部分(主人居住区、妇女儿童杂物间、庭院)
- 宫殿
- 木构结构,砖砌墙,墙面抹胶泥砂浆、石膏并绘彩画
- 中王国,卡宏城
- 宫殿和府邸相差不大
- 新王国,阿玛纳
- 初期与太阳神庙结合,但无严整布局
- 后出现了明确的纵轴线和纵深布局
- 形制从贵族府邸分化出来,反映着皇帝崇拜的演化
金字塔的演变(祭祀类建筑)
- 玛斯塔巴
- 在地上用砖造了祭祀的厅堂,仿照在上埃及比较流行的住宅,像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入口
- 初期陵墓模仿住宅和宫殿,外墙砌出垂直棱线来模仿木柱和芦苇束
- 乃伯特卡陵墓
- 在祭祀厅堂下造9层砖砌台基
- 向高处发展的集中式构图
- 制造对皇帝的崇拜,把皇帝陵墓发展为纪念性建筑物
- 昭赛尔金字塔
- 第一座石头金字塔
- 墓室仍保留在地下,祭祀厅堂从高台基顶移到塔前,多层台基向上耸起,形成阶梯形金字塔
- 塔本身排除了仿木构的痕迹,简练稳定
- 局限性
- 祭祀厅堂、9m高的围墙和其他附属建筑物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束缚,它们仍然模拟用木材和芦苇造的宫殿。
- 出现沿人流线作纵深的、有多层次的艺术布局手法
- 吉萨金字塔群
- 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方锥形金字塔
- 由库富、哈弗拉、门卡乌拉金字塔和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组成
- 祭祀厅堂和其他附属建筑相对较小,且不再模仿木柱和芦苇的建筑形象,采用简洁的几何形,方正平直,同金字塔本身的风格完全统一
- 纵深序列布局,获得神秘、压抑感
- 狮身人面像
- 它浑圆的头颅和躯体, 同远处方锥形金字塔的对比, 它的写实性和金字塔的抽象性对比, 使整个建筑群富有变化, 也更完整了
- 法老的威仪,不仅通过建筑体量,还通过自然环境所控制(特征:宏大单纯稳定)
- 共同特征:强调外部空间形象,符合当时原始的拜物教的思想意识,追求山的形象的伟大
峡谷里的陵墓
- 金字塔向峡谷墓转换
- 时期:中王国时期
- 地理因素:迁都底比斯,峡谷狭窄,金字塔艺术形象不融洽(地理环境的变化)
- 结构因素:结构技术的进步,梁柱结构建造宽敞内部空间,纪念性建筑物内部艺术的意义增强
- 格局:祭祀厅堂规模扩大祀庙,成为陵墓建筑主体,平面纵深布局,以凿入悬崖的石窟为圣堂,墓室开凿在更深处
- 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 空间序列
- 石板路——大广场——坡道——两层柱廊平台,上置金字塔——柱廊后院——大厅——石窟圣堂
- 空间特点
- 过渡阶段,由外部形象逐渐过渡至内部空间,空间和外部空间形象作用势均力敌
- 顶部金字塔打断了内部空间序列,妨碍强有力的内部空间艺术发展
- 平面特点
- 建筑群有严正的纵轴线,对称构图
- 意义
- 中王国时期,皇帝崇拜逐渐摆脱原始拜物教,祀庙中神秘的仪典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皇帝威力的象征形象的重要性。向新王国神庙形制转型
- 空间序列
- 哈特什帕苏墓
- 新王国时期,位置紧靠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北侧建造女皇哈特什帕苏的墓
- 布局和艺术构思与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基本一致,但规模更大,正面更开阔,多了一层前沿有柱廊的平台
- 同悬崖结合更紧密
- 彻底淘汰金字塔是其重要进展
太阳神庙
转变
- 新王国,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形成,皇帝同高于一切的太阳神结合起来
- 神庙转换的因素:皇帝崇拜彻底摆脱了自然神崇拜
- 太阳神庙代替了与原始拜物教联系的陵墓,成为对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
庙宇形制
- 在一条纵轴线上依次排列高大的门、围柱式院落、大殿和一串密室
- 从柱廊经大殿到密室,屋顶逐层降低,地面逐层升高,侧墙逐层内收,空间因而逐层缩小
方尖碑
- 古埃及太阳神庙门前左右竖有太阳神的标志的构筑物
艺术重点
外部
- 大门是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场所,力求富丽堂皇,与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
内部
- 大殿是皇帝接受少数人朝拜的场所,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
卡纳克和鲁克索的神庙
- 规模最大的阿蒙神庙
- 前后共6道大门,以第一道最大
- 用密集、粗壮的柱子来有意营造神秘的,压抑人的效果,使人产生崇拜的心理
- 艺术成就
- 除大门外,建筑艺术完全从外部雄伟形象转到神秘压抑的内部环境
- 经从金字塔和崖壁的阔大雄伟的概括的纪念性转到了庙宇的神秘和压抑
- 这是同皇帝崇拜由氏族社会的原始拜物教转到奴隶制社会的宗教相适应的
希腊化时期
- 特点
- 古代神庙封闭、幽暗的特点消失
- 希腊、罗马文化的人文主义因素渗透到了埃及神庙当中,使它们开敞起来,明朗起来,大大削弱了那种震慑人的恐怖力量
- 伊息斯神庙
- 形制是希腊神庙的围廊式
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建筑
- 两河流域的建筑大体分为两个类型: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和上游和下游
- 时间轴
- 巴比伦王国
- 亚述帝国(上游)
- 萨艮二世王宫
- 埃及帝国(下游)
- 后巴比伦王国
- 新巴比仑伊什达城门
- 波斯帝国(建于伊朗高原)
- 帕赛波里斯
- 马其顿帝国
- 该区域世俗建筑占主导地位
- 宗教基本为原始拜物教,未发展古埃及那种神秘的、威严的的建筑形制和艺术风格
主要的建筑类型和形制
- 材料
- 缺乏木材石材,主要使用粘土、芦苇造屋,乱石垫基础
- 土坯砌墙,砌垂直的凸出体(模仿芦苇束编的墙),方形凸出体作为加强墙垣的措施长期保留
- 技术
- 拱券技术(土拱,区别于古罗马时期的拱券结构,形制相同,但缺少砖石材质及混凝土材料)
- 建筑类型
- 住宅
- 土坯砌墙,墙体厚重
- 墙头排树干,铺芦苇,再拍一层土即为屋顶
- 内院式,房间窄而狭长
- 宫殿
- 墙和屋顶式样同住宅
- 平面布局屋完整构思,但开始追求对称整齐
- 串联或并联三个院落(行政、居住、服役)
- 宫殿庙宇大门形制
- 一对上有雉蝶(墙顶部突出的部分,起防御作用)的方形碉楼夹拱门
- 山岳台
- 源自对山岳的崇拜
- 自上而下逐层缩小的集中式高耸构图
- 用土坯砌筑或夯土而成的高台,一般为 7 层,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 大的神堂
- 乌尔月神台
- 住宅
色彩斑斓的饰面技术
- 起源和演变
- 目的:保护土坯墙受侵蚀
- 陶钉
- 土坯中砌入长陶顶,以增强砌体强度
- 陶钉底面涂上红白黑色,组成图案
- 沥青
- 抹于墙面
- 外贴石片和贝壳构成装饰图案
- 墙裙浮雕
- 土坯墙下部用砖或石垒,重要的建筑更以石板贴面
- 琉璃砖
- 目的:土坯墙的保护和建筑物的彩色饰面
- 琉璃砖贴面,饰面上有浮雕
- 两种构图形式
- 一种以整面墙为一幅画面,上下分几段处理,题材横向重复而上下各段不同,如尼布甲尼撒王宫正殿后墙
- 另一种构图是在大墙面上均匀地排列一两种动物像,简单地不断重复,如后巴比仑的新城伊什达城门(装饰+土拱+城门属性)
- 特点
- 大量模制
- 小块拼镶的施工工艺
萨艮二世王宫
- 地域 | 时期
- 两河流域 | 亚述帝国
- 位置
- 都城的西北角卫城里
- 前半部在城内,后半部突出在城外
- 高踞人工砌筑土台上,以台基坡道与地面相连
- 平面布局
- 南大门进人有大院子,设如甕城,四面都对它设防,东边为行政部分
- 西边为庙宇(山岳台)
- 皇帝的正殿和后宫在北边,东面有大院子,院子的西边是正殿的正门,防御性很强
- 材料
- 土坯墙,下垫石块,以琉璃转、石板贴墙裙,上饰浮雕
- 大门形制
- 四座方形碉楼夹着三个拱门,墙上贴琉璃转及浮雕石板墙裙
帕塞波里斯
- 地域 | 时期
- 两河流域 | 波斯帝国时期
- 平面布局
- 北部两个典仪性的大殿(大殿没有神秘、压抑的气息),东南是财库,西南是后宫
- 三者以一座“三门厅”作为联系的枢纽
- 材料
- 土坯墙,墙面贴黑白两色大理石,玻璃砖并饰以浮雕
- 大门形制
- “万邦之门”,大门形制如同萨艮王宫的大门
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
- 古希腊文明几乎成为了欧洲文明唯一的源泉,古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主要继承者
- 古希腊
- 自由民主制城邦是古希腊文明的先进代表
- 留下了民主精神——人文主义,科学精神——现实主义
- 建筑方面——凝聚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柱式、多种建筑的布局形式和城市规划
- 古罗马
- 拱券结构及施工技术发展了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形制
- 初步建立了建筑的理论系统
- 《建筑十书》,“适用”、“安全”、“美观”
- 古罗马晚期的基督教,反对古典文化中的人文主义
爱琴文化的建筑
- 爱琴文化发生在爱琴海沿岸地区和岛屿,中心先后在克里特岛和巴尔干半岛的迈锡尼
- 先于并深刻影响着希腊文化,被称为希腊早期文化
克里特
- 最重要的为克诺索斯城,建筑类型没有神庙,其中重要建筑为克诺索斯宫殿和费斯特宫殿,都为米诺王的宫殿
克诺索斯宫殿
- 时期
- 克里特岛米诺王时期
- 布局
- 平面布局杂乱,以长方形院子为中心
- 小天井和周围围绕的房间成为一组,各组房子顺地势错落,成一层至四层不等
- 建筑类型
- 房屋开敞,室内外常常只用几根柱子划分
- 正厅
- 每组围着采光天井的房间中有一间主要的房间为“正厅”
- 长方形,窄面朝前,正中设门,门前一对柱子形成前廊
- 最早的庙宇形制
- 宫殿大门
- 横向工字型大门
- 露天剧场
- 西北方向独立露天剧场
- 最早的露天剧场遗迹
- 材料
- 乱石砌墙基,木骨架土坯墙,木板平屋顶
- 重要建筑用石砌,担任保留木骨架作为装饰
- 宫殿广泛使用木质圆柱,上粗下细
- 费斯特宫殿大体相仿
迈锡尼和泰仑
- 主要建筑为城市核心的卫城
迈锡尼卫城
- 宫殿中心为正厅(美加仑式)
- 产生于爱琴文化时期克里特岛迈锡尼卫城中,位于宫殿或卫城主要位置中独立的一栋建筑
- 长方形木构架建筑,窄面朝前,设柱一对作为门廊
- 室内设火塘,是氏族的祖先崇拜的象征
- 为古希腊神庙早期样式
- 狮子门
- 位于迈锡尼卫城城墙,作为主要的出入口
- 方形洞口上方用叠涩券的结构
- 叠涩券中竖立有狮子保护柱子的浮雕
- 体现了迈锡尼人对石质拱券技术的使用(区别于巴比伦王国伊什达城门的木拱券)
- 卫城周围圆形的墓
- 叠涩的穹顶覆盖
爱琴文化建筑特点
- 相同之处
- 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局
- 分散院落通风采光,布局不规则,没有轴线
- 工字型大门
- 上粗下细的柱子
- 不同之处
- 迈锡尼的建筑——粗犷雄健、防御性强
- 克里特的建筑——纤秀华丽、毫不设防
古代希腊建筑
- 主要成就是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艺术形式的完美
- 早期雅典卫城自由布局形式(结合地势,因地制宜),文艺复兴时期才有意识进行几何布局形式
- 类型少,结构幼稚,发展速度缓慢
- 四个时期
- 荷马时期(英雄时期)(公元前12~8世纪)
- 希腊文化水平低于爱琴文化
- “正室”成了住宅的基本形制
- 早期神庙采用了和住宅相同的正室形制
- 主要建筑材料为木头和生土
- 古风时期(大移民时期)(公元前7~6世纪)
- 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起来,新的城市产生
- 建立了一批城邦国家,大多是贵族专制政体
- 产生全希腊意义的圣地
- 神庙由土木结构转化为石材结构,并形成一定形制
- “柱式”基本定型
- 古典时期(公元前5~4世纪)
- 极盛时期,自由民的民主制度达到很高的程度
- 雅典起着领袖作用
- 圣地建筑群和神庙建筑完全成熟,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神庙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中的帕提农庙
-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2世纪)
- 世俗公建类型增加,类型专化,艺术手段丰富
- 为古罗马文化和建筑的发达准备了前期条件
- 荷马时期(英雄时期)(公元前12~8世纪)
圣地和庙宇的演化
- 古风时期两种类型城邦国家
- 寡头政治城邦
- 农业为主,奴隶制,氏族部落依旧存在,文化落后且保守
- 共和制城邦
- 地域部落代替了氏族部落(失去世袭制),共和政体
- 寡头政治城邦
- 平民同氏族贵族的斗争,进步文化同保守文化的斗争,反映着平民文化的胜利
- 圣地建筑群和庙宇形制的演进,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和柱式的诞生
圣地建筑群的演进
- 寡头政治城邦
- 氏族制部落政治经济宗教中心是卫城,防卫森严 ,和平民群众没有亲密联系
- 墨守正面朝东,一律平行排列,不分主次
- 宫殿正室中央设有火塘,被视为维系全氏族宗教的象征
- 赛林奴特为代表
- 共和制城邦
- 地域部落代替了氏族部落,守护神崇拜就代替了祖先崇拜,守护神的祭坛代替了贵族正室里的火塘,卫城转变成了守护神的圣地
- 守护神或自然神的圣地,完全不同于戒备森严的氏族贵族的卫城
- 在圣地最突出的地方,建造起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守护神庙
- 圣地建筑群的布局
- 这些建筑群追求同自然环境的协调。它不求平整对称,乐于顺应和利用各种复杂的地形,构成活泼多变的建筑景色,而由庙宇统率全局
- 德尔斐的阿波罗圣地
- 高台上的阿波罗庙居于主导地位,庙后是个半圆形剧场
- 建筑群的布局以自由的、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原则为主流
庙宇形制的演化
- 早期庙宇用木构架和土坯建造,为保护墙面外搭棚子遮雨形成柱廊
- 庙宇外圈柱廊艺术形式
- 使庙宇四个立面连续统一
- 造成了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消除了封闭的墙面的沉闷使庙宇同自然互相渗透,关系和谐
- 使庙宇同自然互相渗透,关系和谐
- 形象适合于民间自然神的宗教观念,适合圣地上的世俗的节庆活动
- 区别于旧氏族贵族对卫城宫殿的形象,那里的祭祀活动在室内进行,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 民间的圣地祭祀在庙前举行,庙宇的内部空间并不重要
- 小型的庙宇则只在前端或前后两端设柱廊。最小的只有两根柱子,夹在正室侧墙突出的前端之间
- 有更华丽、更开朗的两进围廊式和假两进围廊式(只有一圈柱,但廊子进深相当于两圈)的庙宇
- 贵族寡头专政的城邦采用了围廊式庙宇,但庙宇紧密地平行排列着,柱廊的特色没有表现出来
- 圣地庙宇在海岬冈阜之上,山林水泽之间,充分展示了围廊式建筑的完整和明朗
- 最常见的围廊式庙宇是 6 柱 x 13柱,圣堂的长宽之比为 2:1
柱式的演化
- 定义:源于古希腊木结构,建筑的改进集中于柱子、额枋、檐部的艺术处理,逐步形成了稳定的成套做法;后背罗马人称为柱式,形成了以柱径为基本单位,用以控制神庙尺度的模数制构成方法,如古希腊产生了三种基本柱式(多里克、爱奥尼、科林斯)
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
- 早期庙宇是木构架的,之后使用预制陶片对檐部进行贴面,促进了建筑构件形式的定型化和规格化,公元前7世纪中期,额枋、檐壁、檐口三部分大致定型
- 后来,石材代替木材成为神庙的主要材料,陶片贴面所形成的稳定的檐部形式,很容易转换到石质建筑上
- 经过陶片贴面的传递,以后的石质庙宇也就保留了木结构的明显痕迹
- 陶片上的彩绘不适合石质建筑,出现了雕刻
三种柱式
- 柱式演化时期
- 多里克:沉重、粗笨,反映着农业地区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
- 爱奥尼: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 ,反映着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们的艺术趣味
- 后民间守护神的圣地使用改进后的多里克,(古风时期后期)变化:
- 追求刚劲、质朴、和谐的风格
- 檐部高度缩小与柱子相适应
- 柱子细长比增大,收分少,柱子刚劲
- 柱头加厚挑出减少,轮廓弧线趋直
- 柱身卷杀,台基微隆起
- 缩小角开间,加粗角柱
- 模数制
- 共和城邦科林斯的阿波罗庙,是比较早的一个接近成熟的多立克式庙宇
- 战争原因阻滞了爱奥尼柱式的发展
人体的美和数的和谐
- 人本主义世界观,深深影响着柱式的发展
- 多立克刚毅雄伟而爱奥尼柔和端丽,重视比例的美
- 在柱式各部分之间建立了相当严密的模数关系,便于同贴面陶片的生产工艺相适应
- 理性精神
风格的成熟
- 成熟风格的特点
- 独特性
- 一贯性
- 稳定性
- 多里克(刚劲雄健)和爱奥尼(清秀柔美)的异同
类型 | 多里克 | 爱奥尼 | 科林斯 |
---|---|---|---|
比例 | 柱子比例粗壮(1:5.5 ~5. 75),开间比较小(1.2-1.5 柱底径) | 比例修长(1:9 ~10),开间比较宽(2 个柱底径左右) | 1:10 |
檐部 | 檐部比较重(高约为柱高的 1/3) | 檐部轻(柱高的 1/4 以下) | |
柱头 | 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的圆锥台,外廓上举 | 精巧柔和的涡卷,外廓下垂 | 倒钟型忍冬草 |
横断面 | 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20 个),浅槽 | 棱上还有一小段圆面(24 个),深槽 | 24深槽 |
柱础 | 没有柱础,雄强的柱身从台基面上拔地而起 | 有复杂的、看上去富有弹性的柱础 | 多层柱础 |
卷杀收分 | 收分和卷杀都比较明显 | 收分和卷杀都不显著 | |
线脚 | 极少线脚,偶或有之,也是方线脚 | 多种复合的曲面的线脚,线脚上串着雕饰,最典型的母题是盾剑、桂叶和忍冬草叶 | |
台基 | 台基是三层朴素的台阶,四角低,中央高,微有弧形隆起 | 台基侧面壁立,上下都有线脚,没有隆起 | |
浮雕 | 高浮雕,甚至圆雕,强调体积 | 薄浮雕,强调线条 | |
势态 | 下粗上细、下重上轻、下质朴上华丽 | 同 | 装饰性特征 |
受力 | 柱式内涵的受力体系在外形上表现得脉络分明 | 同 | |
柱头处理 | 倒圆锥台外张,是垂直构件同水平构件之间的过渡;正方形的顶板是长方的额杻同圆柱之间的过渡 | 两对涡卷,平面投影是正方的,却以圆形螺线为母题,它们上有正方形的顶板,下与柱身上端一圈盾剑饰相切 |
- 成熟的柱式,在装饰上是很有节制的,精美而不堆砌繁冗
- 柱式尤其是爱奥尼柱式,适应性强,不僵化
雅典卫城
- 古典时期,自由民民主制度
- 雅典成就
- 手工业、商业、航海业发达
- 对战波斯侵略者取得两次决定性胜利
- 继承全希腊的文化
- 氏族制破坏得最为彻底
- 建设重点是卫城的目的
- 赞美雅典,纪念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炫耀它的霸主地位
- 把卫城建成全希腊最重要的圣地
- 给各行业的自由民工匠以就业的机会
- 感谢守护神雅典娜保佑雅典赢得胜利
- 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
卫城布局
- 总负责人是雕刻家费地
- 位置
- 雅典城中央的山岗上,山势陡峭,只有西端一个孔道可以攀爬
- 组成
- 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雅典娜神像
- 评价
- 把卫城当作城邦守护神雅典娜的圣地来建设
- 突破小小城邦国家和地域的局限性,综合了原来分别流行于大希腊和小亚细亚的多立克艺术和爱奥尼艺术
- 布局
- 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
- 为了照顾山上山下的观赏,主要建筑物贴近西、北、南三个边沿
- 帕提农从前在山顶中央,重建时移到南边,人工垫高了它的地坪
- 建筑群根据动态观赏条件布局的,相继出现,前后呼应
- 建筑物和雕刻交替成为画面的中心,建筑物有形制、形式和大小的变化,有两种柱式的交替
- 卫城景观画面不对称,但主次分明,条理井然,很完整
- 建筑群因为帕提农的统率作用而成为整体,其他建筑物装饰性强于纪念性
- 建筑群的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
- 柱式的使用
- 多里克柱式形式向爱奥尼靠近,开间加宽,柱子修长,富有装饰和色彩
- 所有的建筑物都用白大理石砌筑,也有利于统一
卫城山门
- 建筑师穆尼西克里
- 位置
- 山门位于卫城唯一的人口,陡峭的西端
- 建筑形制
- 地面不取平,而使西半比东半低 1.43m(东高西低)
- 高差处理放在山门内部,中央门洞设坡道
- 屋顶同样断成两部分
- 高低两部分用内墙隔开,开五个门洞,呼应立面柱廊五开间
- 山门为多里克柱式
- 前后各有六棵柱子
- 额枋微呈弧形,中央隆起4cm。柱身卷杀也已经减弱,显得刚挺
- 加大中央开间
- 门的西半内部沿中央道路的两侧,各有3棵爱奥尼式柱子。在多立克式建筑物里采用爱奥尼式柱子,是雅典卫城上首创的
- 爱奥尼柱子柔和雅致,比多立克式的更适合于用在内部
- 地面不取平,而使西半比东半低 1.43m(东高西低)
- 最右边第一个柱子为实墙,同时墙的端部有檐部和柱头的构造
胜利神庙
- 位置
- 体型较小,斜置向前突出于山门南侧,与山门统一构图
- 建筑形制
- 列柱式神庙,前后各4根爱奥尼柱
- 也为了同多立克式的山门调和,柱子比较粗壮
- 檐壁浮雕反应建筑主题
- 朝向扭转
- 神庙向山门扭转,将最佳的朝向向自下而上的观赏者,加强卫城纪念性意义,增加层次感
帕提农神庙
- 守护神雅典娜的庙,主要设计人是伊克底努,卡里克拉特参加了设计,雕刻由费地和他的弟子创作
- 突出中心的手法
- 把它放在卫城上最高处
- 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
- 是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庙宇,形制最隆重
- 是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物,全用白大理石砌成,铜门镀金,有着浓重的色彩
- 建筑形制
- 内部分成两半
- 朝东的一半是圣堂
- 圣堂内部的南、北、西三面都有列柱,是多立克式的
- 为了使它们细一些,尺度小一些,以反衬出神像的高大和内部的宽阔,这些列柱做成上下两层,重叠起来
- 朝西的一半是存放国家财物和档案的方厅
- 里面4根柱子用爱奥尼式,构思大约同山门的一样,也是为了要细一点,要柔和一点
- 比例匀称,风格高贵典雅、刚劲雄健而全然没有丝毫的重拙之感
- 檐部较薄
- 柱间净空较宽
- 加粗角柱
- 所有柱子都略向后倾大约 7cm,同时它们又向各个立面的中央微有倾侧,愈靠外的倾侧愈多(侧脚)
- 柱子有卷杀而不很显著
- 额枋和台基上沿都呈中央隆起的曲线
- 墙垣都有收分
- 帕提农的雕刻也是最辉煌的杰作
- 墙垣外侧檐壁是爱奥尼的,浮雕也是爱奥尼的,很薄重视线条
伊瑞克提翁神庙
- 为纪念传说中的雅典人的始祖而建的,这座庙是爱奥尼式的,建筑师皮忒欧斯
- 位置
- 在帕提农之北将近40m,基址本是一块神迹地,有断坎相交,落差大
- 平面布局
- 东部圣堂是主要的雅典娜正殿,前面6根柱子
- 西部是波赛顿和伊瑞克提翁的圣堂,比东部低 3.206m
- 西部正门朝北,北门前造了面阔三间的柱廊,进深两间
- 立面
- 西立面造了4.8m的墙基,墙基上立柱廊,西部正门只能朝北
- 南立面整个是一大片封闭的白色大理石实墙,加重体量和质感,对比帕提农神庙空透列柱的北立面
- 为了接引仪典队伍,在这片墙的西端造了一个小小的女郎柱廊,也是面阔3间,进深2间,用6个2. 10m高的端丽娴雅的女郎雕像做柱子
- 各个立面变化很大,立面之间互相呼应,交接妥善,圆转统一
- 伊瑞克提翁是古典盛期爱奥尼柱式的代表
对比
类型 | 帕提农神庙 | 伊瑞克提翁神庙 |
---|---|---|
柱式 | 多立克柱式 | 爱奥尼柱式 |
形体 | 对称、单纯的长方体 | 不对称、复合的形体 |
风格 | 凝重端庄 | 活泼轻巧 |
装饰 | 金碧辉煌 | 装饰繁复、本色淡雅 |
立面 | 朝北的柱廊 | 朝南的白大理石墙 |
- 使用小巧精致生动的处理手法,与帕提农神庙庞大体量遥相呼应,不仅体现帕提农神庙的庄重雄伟,也体现伊瑞克提翁神庙精致秀丽,避免了样式重复,丰富了建筑面貌
片面性和矛盾
- 它的成就主要在艺术上和工艺上,而在功能和结构上十分幼稚,建筑物几乎仅仅是雕刻品
新建筑类型领域
- 希腊化时期
- 城邦的自由民民主制度普遍瓦解,新的工商业奴隶主和旧奴隶主贵族勾结,纷纷建立起寡头政体,甚至君主政体
- 建筑创作的领域扩大了,公共建筑物类型随着增多。会堂、剧场、市场、浴室、旅馆、倶乐部等的形制到这时期逐渐有了稳定的功能特点
- 出现了木质的桁架,拱券技术
- 广泛使用了叠柱式和壁柱,科林斯柱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 纪念性建筑物中流行起集中式的构图形制
- 建筑艺术品味个人化、风格庸俗化
- 建筑趋向纤巧,一味追求光鲜花色、新颖别致,不再像古典盛期那样向往理想的美和概括人的英雄气概
剧场和会堂
- 剧场
- 半圆平面,放射看台、依山而建、逐排升高、两层后台、悬挑舞台(建筑的顶部)、半圆乐池、容纳万人
- 小屋两端向前凸出,形成了舞台初具雏形的台口
- 会堂
- 矩形平面、三面排列、逐排升起、放射状柱网
宗教建筑的新形制
- 市场代替庙宇策划成为城市中心,庙宇立于市场一端
- 由于观赏角度固定,围廊式庙宇减少,往往只在前面设廊柱和台阶
- 庙宇和市场的敞廊发生联系
- 祭坛
- 口型平面,两端突出,高大基座,柱廊围合庙宇
- 爱奥尼柱式
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
- 奖杯厅
- 实心亭,科林斯壁柱,方形基座加圆形亭子
- 下部简洁厚重,越往上越轻快华丽,分化越细
- 下部处理较粗糙,越往上越轻快华丽,划分越细;下部用深色粗石灰石,表面处理较粗糙,砌缝清晰,上部用白色大理石,表面光滑
市场敞廊和叠柱式
- 敞廊
- 梯形平面、开间一致、双层柱廊、下层多立克、上层爱奥尼、宽边设庙宇
古希腊广场布局特点及影响
- 阿索斯广场
- 布局特点
- 梯形平面
- 建筑构成多样
- 逐渐取代卫城成为城市中心(公共活动、商业贸易、政治场所)
- 利用周围回廊限定空间
- 宽边设置宗教建筑
- 影响
- 奠定了广场在城市中的中心地位(圣马可广场)
- 多种功能的建筑组成广场成为一种传统(圣马可广场)
- 用柱廊限定空间成为一种习惯手法(西诺拉广场)
- 保留梯形平面(卡比多广场)
- 在广场重要的一侧设置宗教建筑(圣马可广场)
街坊和住宅
- 街坊
- 方格路网、格局一致、面积相近
- 住宅
- 天井内院,明厅住房,沿街无窗
古希腊形制
- 古希腊开创了以柱式为立面的基本特征的建筑形象,而且立面以明确的何与比例特征反映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首创如神庙、集中纪念性建筑物(奖杯亭)、剧场、广场等多种建筑型制
- 古希腊开创的建筑型制经古罗马的继承和发展于世界各地发扬光大,且进一步影响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的创作手法
- 如帕拉迪奥设计的圆厅别墅四面为古希腊爱奥尼柱廊型制,奥林匹克剧场则由古希腊剧场型制发展而来
古希腊建筑艺术成就
- 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古希腊柱式
- 建筑的视觉矫正
- 单体神庙建筑平面简单,主立面朝向东
- 建筑的墙体用大块石材叠放而成,不用灰浆(凝结剂)
- 建筑的装饰线脚细致入微,与古希腊人艺术创作的热情成正比
- 古希腊哲学发达,表达了对美的强烈追求,理性精神以及人本主义精神
- 外部空间丰富,内部空间由于结构的局限,不甚发达
- 古希腊人把建筑当作“雕塑”处理
- 石造梁柱建筑在施工、构图、细部等都达到了成熟阶段
- 在希腊化时期,拱券已发明,但很少使用,为古罗马拱券技术提供了重要源泉
古罗马建筑
- 原为意大利半岛的小城邦制国家,公元前五世纪起实行共和政体,公元前30年起实行军事强权的专政,成为帝国,三世纪佃奴制代替了奴隶制,经济趋向自然经济,基督教开始传播,公元4世纪,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 公元 1 ~3 世纪是古罗马帝国最强大的时期
继承与创造
古罗马建筑繁荣的原因:
- 它统一了地中海沿岸最先进、富饶的地区,其中最重要的是希腊的建筑形制和造型
- 从前2世纪到2世纪,是奴隶制度的极盛时期,生产力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 拱券结构
- 它们内部空间发达,可以满足复杂的要求,适应性很强
- 古罗马世俗生活发达,因此罗马建筑创作领域广阔,建筑类型多,建筑的形制推敲得很深入、特化而成熟。功能适应性很强
- 初步建立了建筑的科学理论
古罗马对世界的贡献
- 混凝土材料使用
- 拱券结果
- 柱式的发展和定型
- 创建了多种建筑形制
- 科学的建筑理论
- 解决了大型公共公共建筑的空间和功能问题
拱券技术
- 罗马建筑典型的布局方法、空间组合、艺术形式和风格以及某些建筑的功能和规模等等都同券拱结构有关
- 大量继承了希腊的建筑遗产,但经过拱券技术的改造,改变了建筑的形制、形式和风格,拓宽了它的适应性,从而增强了生命力
- 券可以理解为拱的基本元
- 拱券种类
- 叠涩假券
- 迈锡尼狮子门——叠涩券
- 无凝胶材料,纯结构特征
- 拱
- 门洞
- 券可以理解为拱的基本元
- 筒形拱
- 开始有空间
- 是券的延伸,在发明混凝土之前,筒拱是由多道券并排组成
- 交叉拱
- 四瓣拱
- 主要靠承重墙支撑,墙上的门券不能太大,这限制了它的发展,所以在后期罗马的匠人发明了受力更合理,空间分布更自由的十字拱
- 十字拱
- 开始突破承重墙的限制,让内部空间更加自由宽阔
- 只需要四根支柱,就可以支撑起一个拱顶,为建筑内部的变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 拱顶体系
- 平衡侧推力
- 肋架拱
- 肋架拱区分出了承重部分和围合部分,主要负荷集中在拱券上,其余部分用轻石板围合
- 节约了材料也减轻了拱顶的重量
- 穹顶
- 不需借助内部结构支撑而达到较大的空间跨度,。古罗马时期的穹顶由混凝土整体浇灌,坐落在连续的承重墙
- 万神庙
- 叠涩假券
混凝土
- 促进古罗马券拱结构发展的是良好的天然混凝土
- 成分:活性火山灰,石灰、碎石
- 凝结性强,坚固,不透水
- 到前一世纪则在拱券结构中完全排斥了石块,从墙脚到拱顶是天然混凝土的整体
- 迅速发展的条件
- 原料的开采和运输都比石材廉价、方便
- 节约石材,减轻结构的重量
- 可以大量使用没有技术的奴隶,便于大量砌筑,而石块砌筑券拱,需专门工匠
- 公元 2~3 世纪,在技术上的革新(砖券和混凝土混合的拱券)
- 在浇筑混凝土筒形拱前,先用砖砌券,两间用若干砖带连接,把拱顶划分成许多小格,混凝土浇进小格里,同石凝结成一个整体
- 优点
-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致在拱的两侧向下流动
- 混凝土分了块,收缩均匀,不致产生裂缝
- 可以分段浇筑,便于施工
- 砖券分段承重,可以使招较薄的模板,节约木材
- 混凝土券拱结构从此发展到了新的水平
- 节约模版的措施
- 使用一系列不大的4瓣穹顶来代替简单的筒形拱,逐间浇筑
- 4瓣穹顶覆盖的是方形平面的空间,它导致了建筑平面的模数化
摆脱承重墙
- 墙筒形拱和穹顶需要连续的承重墙来负荷,所覆盖的空间封闭而单一,给建筑物以极大的束缚
- 十字拱突破承重墙的限制
- 十字拱覆盖在方形的间上,只需要四角有支柱,而不必要连续的承重墙
- 建筑内部空间得到解放,这是券拱技术的极有意义的重大进步
- 和4瓣拱一样,它也促进了建筑平面的模数化
- 便于开侧窗,有利于大型建筑内部的采光
拱顶体系
- 为了平衡十字拱的侧推力
- 方法
- 一列十字拱串连互相平衡纵向的侧推力,而横向的则由两侧的几个横向筒形拱抵住
- 只在最外侧才需要厚重的墙体。拱顶组合成系统,这是古罗马又一个极有意义的创造
- 获得了宏敞开阔、流转贯通的内部空间,初步形成了有轴线的内部空间序列
- 玛克辛提乌斯巴西利卡
- 中央一串3间十字拱
- 左右各有 3 个横向筒形拱
- 又在横向筒形拱的承重墙上以大跨度的发券开洞口,使室内空间更加通畅而且复杂
- 建筑背面加上一个小的半圆穹顶,用穹顶的承重墙来抵消背面十字拱的侧推力,实现了穹顶与拱顶地有机结合,常作为谈话厅或者神龛而存在
- 十字拱高出筒拱的部分建造了一列横墙
- 这个做法不只是为了抵消十字拱的侧推力
- 也让建筑的立面看起来更完整,沿袭了希腊神庙的立面特征
- 横墙上开券,沟通了屋顶的平面,这些横墙与后期飞扶壁功能相类似
- 十字拱高出筒形拱的部分用来开窗,大大增加了室内的采光
肋架拱
- 不使用天然混凝土,节约石材和模架
- 先筑一系列发券,然后在它们之上架设石板
- 原理是把一个拱顶区分为承重部分和围护部分,从而大大减轻拱顶,并且把荷载集中到券上以摆脱连续的承重墙
木桁架
墙
- 为了支承沉重的拱顶和穹顶,抵御它们的侧推力,墙垣很厚
- 浇筑时贴膜板一排方锥形石块,尖角朝里,混凝土固化后,它们就形成了墙体的表面
- 以尖角朝里,也有利于混凝土和这些石、砖的结合
- 在石和砖的表面之外,再作装饰面层
施工能力
- 尼姆城的输水道,3层叠起来的连续券上
柱式的发展和定型
- 罗马五柱式(塔斯干、多里克、爱奥尼、科林斯、复合柱式)
- 塔斯干式和新的多立克式柱式基本不在庙宇和公共建筑中单独使用,大多用于叠柱式的下层
- 券柱式
- 解决柱式同券拱结构的矛盾
- 用柱式去装饰券拱
- 从柱础到檐口,一一具备,把券洞套在柱式的开间里
- 细节一致,风格协调统一
- 柱子和檐部等等保持原有的比例,但开间放大。柱子凸出于墙面大约 3/4 个柱径
- 柱式成了单纯的装饰品
- 延续到后面文艺复兴时期的帕拉迪奥母题
- 连续券
- 解决柱式同券拱结构的矛盾
- 把券脚直接落在柱式柱子上,中间垫一小段檐部
- 只适用于很轻的结构
- 叠柱式
- 解决柱式和多层建筑物的矛盾
- 底层用塔斯干柱式或新的罗马式多立克柱式,二层用爱奥尼柱式,三层用科林斯柱式,如果还有第四层,则用科林斯的壁柱。
- 新的法则是,上层柱子的轴线比下层的略向后退,比较稳定。而且,为了稳定,极少有纯柱式的叠加,几乎都是券柱式的叠加
- 缺点:立面局限于水平分划,变化少
- 巨柱式
- 解决柱式和多层建筑物的矛盾
- 一个柱式贯穿两层,能突破水平分划的限制,同叠柱式合用 ,可以突出重点
- 缺点:尺度失真
- 复合柱式
- 解决柱式和罗马建筑巨大体积之间的矛盾
- 柱式更富有细节
- 科林斯柱式受到重用,在科林斯式柱头之上再加一对爱奥尼式的涡卷
罗马时期柱式特点
- 柱式的趋向华丽、细密,柱式往往装饰过分
- 失去了希腊柱式的典雅和端庄,不再是建筑风格的赋予者,而仅仅是一种装饰品
- 规范化程度已经很高
- 与希腊柱式的区别
- 增加了基座
- 柱子更加细长
- 趋于华丽细致
- 定型化
- 增加了塔司干柱式和混合柱式
古罗马柱式的作用
- 装饰墙面:崇尚希腊的心理,将柱式套在拱券的外面,使之丰富有序,装饰墙面
- 运用柱式是厚重的墙体和封闭空间显得更加丰富,如壁柱、倚柱、柱廊的应用
- 分隔空间,内部用列柱,增加层次感
- 表明受力关系,给人以恰当的尺度感和秩序感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 概述
-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初期维特鲁威所著,是一本流行至今的古罗马建筑巨著,书信体,分十卷
- 论点
- 创新神庙比例,提出建筑的性格类型
- 成就
- 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 十分系统地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
- 初步建立了建筑科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 相当全面地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
- 提出“坚固、实用、美观”三原则
- 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想化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 强调比例关系
- 共同的量度单位
- 柱式的比例
- 缺点
- 有意忽视共和末期以来券拱技术和天然火山灰混凝土的重大成就,不公正地贬低它们的质量
- 对柱式和一般的比例规则,作了过于苛细的量的规定
- 文字有点晦涩,有些地方语焉不详
古罗马建筑的矛盾
建筑类型分为两类
- 为军事帝国的侵略服务的
- 为奴隶主最腐朽、最野蛮的生活服务的
城市布局,矩形,街道如棋盘
主要干道起始点和交叉口都有凯旋门
凯旋门
- 作用
- 炫耀侵略战争的胜利的纪念性建筑
- 形制
- 方方的立面,高高的基座和女儿墙,单开间或 3 开间的券柱式,中央 1 间采用通常的比例,券洞高大宽阔,两侧的开间比较小,券洞矮,上面设浮雕
- 形体高大、进深较厚、威武雄壮
- 实例
- 单券洞——替度斯凯旋门
- 三开间——君士坦丁凯旋门
巴西利卡
- 概述
- 巴西利卡是起源于罗马的一种适用多种功能的空间形式,古罗马时期是用于法庭、交易所等土木架构的长方形大厅
- 巴西利卡是一种集会性的建筑,内部空间大,结构简洁,适合基督教在室内聚众举行仪式的需要
- 平面
- 平面多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早期的巴西利卡两端的半圆形龛主要作用是演说
- 内部空间
- 内部空间被四列柱划分为三个部分,中间为中厅,两侧为侧厅
- 影响
- 巴西利卡对中世纪基督教建筑形制产生主要影响
广场的演变
- 建筑群的演变鲜明地表现出建筑形制同政治形势的密切关系,表现出从共和制向帝制向神
化皇帝的变化过程
共和时期广场
- 继承古希腊晚期的传统,是城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中心
- 周围散布着庙宇、政府大厦、演讲台、平准所、商场、牲口市、作坊和小店,以及作为法庭和会议厅的巴西利卡
- 建筑没有统一的规划,每幢建筑都是独立的,有自己的面貌
- 罗曼努姆广场
- 大体呈梯形
- 完全开放,城市干道穿过
- 柱廊统一群体
帝国时期广场
- 古罗马从共和制转向帝制,这个历史变化清晰地表现为广场从公共活动场所变为皇帝个人的纪念物,从开放的变为封闭的,从自由布局的变为轴线对称的,并且以皇帝的庙宇作为整个构图的中心
- 从罗曼努姆广场到图拉真广场,形制的演变,清晰地反映着从共和制过渡到帝制,然后皇权一步步加强直到神化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轴线对称的多层次布局,认识了它的艺术特质和力量,同时,也掌握了建筑和室外院落空间统一构图的技巧,用它们为巩固帝制、为神化皇权服务
凯撒广场
- 封闭,周围只保留了钱庄和敞廊
- 后半部为围廊式维纳斯庙宇
- 前廊8根柱,进深三跨
- 凯撒广场头一个定下了封闭的、轴线对称的、以一个庙宇为主体的广场的新形制
- 这个广场宣告了罗马共和制的结束和帝国时代的来临
奥古斯特广场
- 纯为歌功颂德,只在两侧有半圆形的讲堂
- 庙宇为围廊式
- 八根柱,完全控制住广场
- 沿边一圈单层柱廊
- 周边的围墙全用大块花岗石砌筑,把它同城市完全隔绝
图拉真广场
- 罗马最宏大的广场
- 空间布局
- 参照东方君主国王广场形制,不仅轴线对称,而且多层进深布局,三进深院落,室内室外空间交替出现
- 空间的纵横、大小、开阖、明暗交替;雕刻和建筑物交替。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系列的交替酝酿建筑艺术高潮的到来,而建筑艺术的高潮,也就是皇帝崇拜的高潮
- 建筑布局
- 广场正门是三跨的凯旋门,两侧敞廊在中央各有一个直径 45m 的半圆厅,形成广场的横轴线
- 广场的底部横放着图拉真家族的乌尔比亚巴西利卡
- 4列柱子把巴西利卡分为5跨
- 两端有半圆形的龛,强调了它的轴线,也就是强调了它和广场的垂直关系
- 纪功柱
- 位于巴西利卡之后的小院子
- 柱子是罗马多立克式的
- 柱身全由白大理石砌成,分 18 段,里面是空的
- 构思
- 院子小,柱子高,尺度和体积的对比都异常地强烈,使人对皇帝产生崇拜
- 为了夸张柱子的高度,浮雕带渐上渐窄
- 院子左右是图书馆,有楼梯登上它们的屋顶,可以在那里观看上部的浮雕
- 纪功柱所在的小院子后为围廊式大院子
- 庙宇围廊式,正面八根柱子
- 崇奉图拉真本人的庙宇,非常豪华,是整个广场的艺术高潮所在
- 图拉真广场的建筑师是叙利亚人阿波洛道鲁斯,这种纵深多层次布局本是叙利亚的传统
剧场和斗兽场
剧场
- 规模较希腊小,但不再依山势建造,用放射形筒形拱将观众架起来
- 拱券技术为建筑和城市布局争取了主动权,位置摆脱自然地形而自由
- 观众席形制同希腊晚期一样,舞台后的化妆室扩大,装饰华丽
- 结构特征
- 支承观众席的拱作放射形排列,这些拱在剧场的外立面上开口,形成连续的券洞,有两层或三层
- 底层的券洞都是出人口,上层的是环形廊的窗口,处理成券柱式的叠加,各开间重复同样的构图,不作重点处理,符合于人流集散的实际情况
- 马采鲁斯剧场
- 立面比较严谨,简洁,柱式典雅。开间为层高的一半,约当4个柱径,还保持着梁柱结构的比例,很匀称
角斗场
- 起源
- 起源于古罗马共和国时期,遍布各个城市,古罗马建筑的代表开创体育建筑先河
- 选址
- 罗马城中心
- 形制
- 长圆形(椭圆形)平面
- 功能
- 中央表演区,观众席分五区,以及地下室
- 空间
- 大尺度,静态,无导向性
- 结构
- 外立面的墙,没有用拱券支承,而是用木构,为的是怕拱券沉重的侧推力挤垮了外墙
- 以拱券架起的一圈观众席,运用混凝土的筒形拱与交叉拱
- 立面
- 四层柱廊(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柱式和科林斯壁柱)
- 下 3 层各 80 间券柱式
- 柱子间净空在 6 个底径左右,券洞宽阔
- 叠柱式的水平分划
- 显得宏伟、完整、其大无比
- 材料
- 混凝土用坚硬的火山石为骨料,墙用凝灰岩和灰华石,拱顶混凝土的骨料则用浮石。墩子和外墙面衬砌一层灰华石,柱子、楼梯、座位等用大理石饰面
- 风格
- 形制完善,装饰恰当
- 装饰有节制
- 评价
- 功能,结构,形式和谐统一
庙宇
- 继承了古希腊的庙宇形制,庙宇造在城里,市场边
- 以矩形平面为主
- 强调正面,大多不用围廊式而用前廊式
- 东方最大的矩形庙宇是叙利亚的“巴尔贝克”的大庙
- 包括大庙、小庙(朱比特庙)、圆庙(维纳斯庙)
- 和大庙形成有轴线的纵深布局
- 大庙双层围柱式,外层10x19柱
万神庙
- 背景
- 单一空间和集中式构图的典范,罗马最大的圆形庙宇,现代结构出现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建筑
- 结构
- 基于古罗马天然混凝土材料以及拱券技术的拱顶结构
- 穹顶
- 先用砖沿球面砌几个大发券
- 然后才浇筑混凝土的
- 这些发券的作用是
- 可以使混凝土分段浇筑
- 还能防止混凝土在凝结前下滑,并避免混凝土收缩时出现裂缝
- 为了减轻重量,穹顶越往上越薄
- 在穹顶内面做五圈深深的凹格
- 凹格划分形成水平的环,越往上越小
- 四周构图连续,不分主次,加强了空间的整体感,浑成统一
- 外墙
- 混凝土
- 墙体内沿圆周发 8 个大券,其中 7 个做壁龛,一个做大门
- 龛和大门也减轻了基础的负担
- 外墙面划分三层,下层贴白大理石,上两层抹灰
- 下两层是墙体,第三层包住穹顶的下部
- 以穹顶没有完整地表现出来,原因:
- 减少穹顶侧推力的影响
- 把墙加高,体形比较匀称
- 当时还没有处理饱满的穹顶的艺术经验,也没有这样的审美习惯
- 门廊
- 华丽敷衍
- 正面八颗柱子,科林斯柱式
- 空间特征
- 超人的尺度、封闭、静态、无导向性、集中单一有限空间、单纯完整,明确简练
- 比例协调,十分恰当,直径与高度相等,大圆顶的基座从高度的一半开始建造,殿顶圆形曲线继续向下延伸,形成完整的球体与地面相切
- 光线
- 穹顶正中的圆洞为唯一采光口,使空间纯粹,并且穹顶的凹格自下而上的收分,引导视线使得光线生动
- 材料
- 混凝土,砖结构,连续承重墙
- 门廊
- 希腊式门廊,16棵科林斯柱式
- 神殿
- 圆形平面,直径43.3米,顶部高度也是43.3米,上部圆洞直径8.9米
- 穹顶
- 圆形平面,直径43.3米,上部圆洞直径8.9米
- 评价
- 整体性强
公共浴场
- 功能
- 把运动场、图书馆、音乐厅、演讲厅、交谊室、商店等等组织在浴场里,形成一个多用途的建筑群
- 形制
- 十字拱和拱券平衡体系
- 古希腊:规模小、布局自由 VS 古罗马:轴线对称布局
- 共和时期:空间按功能安排,结构总是不对称
- 帝国时期:拱券技术成熟,逐渐趋向、对称,并且形成了轴线上严谨的空间序列
- 评价
- 代表当时最高建筑成就,对18世纪以后欧洲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设计产生极大影响
卡拉卡拉大浴场
- 布局
- 对称布局
- 结构
- 梁柱与拱券并用,并能按照不同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形式
- 空间
- 形成序列,变化丰富(冷水浴—温水浴—热水浴)
- 评价
- 建筑功能、结构、造型统一
成就
- 结构出色
- 横向三间十字拱
- 十字拱的重量集中在 8 个墩子上,墩子外侧有一道横墙以加强抵御拱顶的侧推力,横墙之间跨上筒形拱,既增强了整体性,又扩大了大厅
- 两侧横墙上发大券洞,再使它们左右的空间相通
- 次要的大厅也用十字拱覆盖,只有墩子承重,内部空间很通畅。复杂多样的拱券体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功能完善
- 全部活动可以在室内进行,各种用途的大厅联系紧凑
- 者利用高差造成侧高窗,所有重要的大厅都有直接的天然采光
- 内部空间简洁多变,开创了内部空间序列的艺术手法
- 空间的大小、纵横、高矮、开阖交替地变化着。不同的拱顶和穹顶又造成空间形状的变化
- 形成了各种拱顶之间的平衡体系,摆脱了承重墙的结果
- 可以看到结构的进步彻底改变了建筑的空间艺术,从单一空间到复合空间
住宅和宫殿
- 一类沿袭希腊晚期天井式或明厅式的独院住宅
- 一类公寓式的集合住宅
天井式住宅
- 天井式住宅的中心其实是一间矩形的大厅,屋顶中央有一个露明的天井口
- 纵轴线的层次
公寓
- 兴起于共和时期
- 采用标准单元,大批建造
山坡住宅
- 背风向阳
巴拉丁山宫殿
- 而以杜米善皇帝的宫殿布局最完整谨严,各部分分别有轴线,中央部分前后多进,最后的朝殿十分宏敞,但所用结构方式不明。朝殿右侧是皇族宗庙,左侧是法庭,它们和朝殿一起构成了皇权的象征
阿德良离宫
- 离宫的园林建筑物,甚至正殿,屡屡使用集中式平面
戴克利提乌姆宫
- 四面有高墙和碉楼
- 十字形的道路把它分成四部分,分别是陵墓、庙宇、寝宫和朝政机构
- 皇帝的正宫在朝政部分南部的正中,殿宇宏大
- 沿路和沿内院的敞廊使用了立在柱子上的连续券
欧洲中世纪建筑
- 宗教世界观控着一切,《圣经》成为了最高的权威
- 教会仇视希腊和罗马包含现实主义和科学理性的古典主义,有意识地销毁古代的著作和艺术品
- 拜占庭帝国已知保存着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的余晖
- 宗教建筑成为唯一的纪念性建筑
- 拜占庭建筑,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财产,又汲取了亚美尼亚、波斯、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伯等国家和民族的经验
拜占庭建筑
- 公元5-6世纪,拜占庭最强盛时期,此时期大量的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被保存和继承下来
- 6世纪中叶,查士丁尼占领了意大利,几乎统一了旧罗马的版图
- 7世纪后,拜占庭帝国瓦解,1453年被土耳其人灭亡
穹顶和集中式形制
- 拜占庭建筑的代表是东正教教堂,它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 4 个或者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这种形制主要在教堂建筑中发展成熟
- 罗马帝国末期,流行巴西利卡式的基督教堂
- 集中式形制的教堂由于内部空间的向心性和圣坛与信众的接近,适合于东正教的要求
穹顶和帆拱
- 集中式教堂的决定性结构因素是穹顶
- 拜占庭的穹顶技术和集中式形制是在波斯和西亚的经验上发展起来的(波斯在古代两河流域拱券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穹顶)
突角拱
- 解决几何形状间的承接过渡问题
- 不能用作造大跨度的穹顶,内部形象零乱
帆拱
- 定义
- 水平切口和 4 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 4 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
- 起源于波斯的突角拱
- 彻底解决了在方形平面上使用穹顶的结构和建筑形式问题,使集中形制的建筑能够大大发展
- 做法
- 在 4 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 4 边发券,在 4 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平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把荷载集中在四角的支柱上
- 在形式上承接过渡自然简洁,完全不需要连续的承重墙,穹顶之下的空间自由
- 对比古罗马的穹顶技术始终没有摆脱承重墙结构,只有封闭的空间
- 而帆拱下—穹顶体系下有灵活多变的集中式形制
穹顶
- 进一步完善集中式形制的外部形象
- 在方形平面 4 边的 4 个券的顶点的高程上作水平切口,在这切口之上再砌半圆穹顶
- 再后来先在水平切口上砌一段圆筒形的鼓座,穹顶砌在鼓座上端
穹顶的平衡
- 四瓣式平面
- 四面各做半个穹顶扣在 4 个发券上
- 带环廊集中式平面
- 侧推力通过一圈环形的筒形拱传到外面的承重墙上
- 意大利拉温那的圣维达莱教堂
- 帆拱大发券砌筒形拱
- 外墙不承受侧推力
- 内部空间自由灵活,被四个长度相等的筒形拱形成的等臂十字划分为五块空间
希腊十字式
- 样式一:中央的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形式
- 教堂的纪念性形制同宗教仪式的神秘性不完全契合
- 样式二:在中央穹顶四面用 4 个小穹顶代替筒形拱来平衡中央穹顶的侧推力
- 中央大穹顶和四面 4 个小穹顶,都用鼓座高举,以中央的为最大最高,在外观上显现出一簇 5 个穹顶
- 实例:圣马可大教堂
- 以穹顶覆盖的方形平面也常常用以作为组合的单元
- 叙利亚一些巴西利卡式教堂,即划分为些许方形的间并以穹顶逐个覆盖
- 建筑的根本性大变化,常以结构和材料的大变化为条件,结构的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
- 与文艺复兴时期集中式平面的思想不同,希腊十字式是结构导致平面的出现,文艺复兴时是意识形态(追求完美形式)所决定
装饰艺术
- 主要材料:转头砌在厚灰浆层上,混凝土
玻璃马赛克和粉画
- 平整墙面贴彩色大理石板
- 穹顶或拱券弧形表面用马赛克或粉画
- 马赛克由半透明的小块彩色玻璃拼镶
- 大多表现静态特点
- 墙面抹灰做粉画
- 题材宗教性质
石雕
- 以几何图案或程式化的植物为主
- 产生了拜占庭特有的桂头样式
- 轻巧
- 目的在于完成从厚厚的券底脚到细细的圆柱的过渡
- 或者在柱头上加一块倒方锥台形的垫石,或者吧柱头本身做成倒方锥台形
- 由上而下渐渐抹去楼角,从方的渐变为圆的,从而由券底脚过渡到圆柱
- 柱头的装饰题材大多是忍冬草叶
- 教堂外观朴素,大多为红砖
圣索菲亚大教堂
- 和万神庙一样造在古老的巴西利卡式教堂的基址上
- 集中式,前面有两跨进深的廊子,廊前有水池,环以柱廊
- 结构
- 正中穹顶,40个肋,侧推力在东西两面各有半个穹顶扣在大发券上抵挡,同时其侧推力又由各斜角上两个更小的半穹顶和东西端的各两个墩子抵挡(骨架券负责承重,砖石负责围护结构)
- 南北向以四爿墙抵住墩子上传来的侧推力
- 结构关系明确,层次井然
- 穹顶下没有采用鼓座,使其外部形象受到削弱
- 内部空间
- 既集中统一又曲折多变的内部空间
- 中央穹顶下的空间南北两侧通过柱廊明确隔开,东西两侧半穹顶的空间完全连续(东西侧逐渐缩小的半穹顶扩大了空间层次,但有明确的向心性)
- 延展的复合的空间
- 色彩
- 墩子和墙用彩色大理石贴面
- 穹顶和拱顶用玻璃马赛克装饰(金底)
- 墙和穹顶砖砌的,穹顶外覆盖铅皮,外墙面刷灰浆
- 1453年改为清真寺,四角造伊斯兰授时塔
- 继承了古罗马时期的巴西利卡形式和穹顶的结构,融合了两河流域波斯帝国突角拱的技术
东欧小教堂
- 真正形成了垂直轴线,完成了集中式构图
- 有五个穹顶为一簇的形体
- 俄罗斯
- 战盔式穹顶:教堂穹顶外用木构架支起一层铅的或者铜的外壳,浑圆饱满
- 主体六面体,山墙飘逸流动,活泼舒展,整体敦厚朴实,形体舒展
- 南斯拉夫教堂
- 内部空间从中央穹顶到等臂十字到四角,层层降低,如实表现在外部形体上
建筑类型对比
圣索菲亚与旧迹巴西利卡
- 都是巴西利卡式平面,有中庭有侧廊,中庭高侧廊低,通过高差采光
- 结构上,圣索菲亚为石质穹顶,梁柱式结合的结构,旧址的为木质的
- 空间上,圣为以圆形穹顶覆盖的方形平面空间为核心的集中式平面,旧址为由入口到圣坛有导向性的矩形平面
圣索菲亚与拉丁十字式平面
- 都是在巴西拉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 结构体系不同,圣为帆拱—鼓座—穹顶体系,拉丁十字式所代表的哥特式教堂为十字拱—肋架拱—扶壁体系,其更加轻巧,框架化
- 哥特式的中庭空间上类似于巴西利卡(对比参考上条)
圣索菲亚与万神庙
- 都是以穹顶为主要构图要素,都是集中式平面
- 圣建立了帆拱—鼓座—穹顶体系,万神庙为穹顶—承重墙体系
- 圣为丰富的、有延展性复合的的集中式平面,万神庙为单一的,无导向性的静态的集中式平面,但万神庙内部单纯完整、明确简练、庄严肃穆的环境好过圣索菲亚的神秘,恍惚(基督教文化不如古典文化的人文精神)
- 外观上,万神庙非常纯粹的水平分划,穹顶不饱满的结构体系,圣为穹顶饱满高耸、形体多变复杂的外观形式
- 圣受力为层层传递,万神庙为穹顶传递至承重墙
西欧中世纪建筑
- 479年,西罗马灭亡,形成封建制度
- 5-10世纪早期基督教时期
- 西欧建筑不发达 | 相应的结构技术和艺术经验失传
- 教堂为木构架的巴西利卡形式
- 10世纪后,建筑进入了新阶段
- 天主教教堂建筑经历了从 10 - 12 世纪以修道院教堂为主到 12 世纪及以后以城市主教堂为主的过程
- 10-12世纪:罗曼时期 | 相对稳定,技术迅速发展,教会政教合一,罗马风教堂
- 12世纪之后:哥特时期 | 城市市民文化取得主导地位
- 法国封建制度最典型
修道院教堂和城市教堂
- 中世纪早期,继承了古罗马末年的初期基督教教堂的形制,即古罗马的巴西利卡形制
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
巴西利卡
- 巴西利卡是长方形的大厅,纵向的几排柱子把它分为几长条空间
- 中央的比较宽,是中厅,两侧的窄一点,是侧廊
- 中厅比侧廊高很多,可以利用高差在两侧开高窗
- 结构简单,用木屋架,屋盖轻
- 内部疏朗,便于群众聚会,所以被重视群众性仪式的天主教会选中
拉丁十字式
- 可视为在原有巴西利卡的基础上横向穿插一个相对小的多的巴西利卡形式
- 圣坛在东端,半圆形用半个穹顶覆盖,前面为祭坛(歌坛)
- 大门朝西,前有内柱廊式院子,中央有洗礼池
- 祭坛前增建一道横向的空间,给圣品人专用,大一点的也分中厅和侧廊,高度和宽度都同正厅的对应相等
- 纵横两个中厅高出,就形成了一个十字形的平面,叫做拉丁十字式
希腊十字和拉丁十字的区别
- 希腊十字中间是一个大的穹顶,为平衡侧推力在穹顶四面对帆拱下的发券砌筑筒形拱。这样中央的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就形成了等臂的十字
- 拉丁十字是由巴西利卡(长方形的大厅,分三段,中间最大)发展来的。中间的大厅上是一系列十字拱,侧廊用来抵消十字拱的侧推力,后在祭坛前面增加一道横向的空间,高度和宽度都和正厅相等但长度比正厅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十字平面,这种叫拉丁十字式,不等臂
实例
- 罗马城里的圣约翰教堂
- 罗马城外的圣保罗教堂
修道院及其教堂
- 修道院制度
- 修道院的教堂横厅较为发达,有些在东西两端各设一个横厅和祭坛(大门开在侧面中央)
- 圣坛的外侧,放射性建造了几个凸出的小礼拜堂,用半圆形环廊将其于圣坛隔开
- 钟塔
- 纵横中厅交叉点上有采光塔
教堂结构发展
- 11世纪开始,城市教堂重要性增长
- 修道院教堂:保守、教派信仰和礼仪的特点突出
- 城市教堂:思想束缚轻、流动性大、创造性,结构技术迅速提升
- 发展流程
- 木屋架(中世纪之初)
- 拱券结构(10世纪起)(罗曼建筑)
- 拱顶只放侧廊,逐间覆盖横向的筒拱
- 中庭筒拱 + 侧廊顺向筒拱(10世纪末)
- 高度增加,中庭失去木屋架使用的侧窗,亮度降低
- 为争取天然采光
- 中庭横向短拱(消弱了空间的方向性)
- 降低侧廊拱顶高度(双圆心的尖拱,减小了侧推力)
- 十字拱(11世纪下半叶)
- 外墙仍为连续的承重墙,只在十字拱拱脚处加了扶壁(类似于墙墩支柱,断面为方形、矩形或其他形式,用以平衡十字拱的侧推力)(罗曼时期)
- 骨架券(将拱顶和墙墩联系起来)
- 意义:首先用于筒形拱,构图上把拱顶和墙墩联系起来,并使拱顶和其余部分有共同的尺度;表现拱顶半圆形的几何形状,看上去饱满有张力。后来作为结构构件,使拱顶分段砌筑,节省模架
- 十字拱骨架券(为哥特式轻量化作准备)(11世纪末,12世纪初)
- 矫正拱顶交线
风格对立
- 各地教堂建筑风格逐渐趋近的原因
- 石材的生产商品化,建筑物部件规格化
- 摆脱了封建束缚的自由的工匠越来越多
- 在各教派内部,力求教堂建筑风格一致
- 十世纪前,以教士为主要工匠的早期罗曼式修道院教堂的体形比较简单,墙垣和支柱十分厚重,砌筑很粗糙。石材不整齐,灰缝很厚,教堂不事装饰,也不讲求比例的和谐,封闭沉闷
- 十世纪后,教堂面向城市的“西立面”重要性增加
- 工匠们努力削弱教堂封闭重拙的性格
- 外墙上 露出扶壁
- 用小小的空券廊装饰墙垣的上部
- 洞口向外抹成八字,在斜边面上排上一层层的线脚,借以减轻在门窗洞上暴露出来的墙垣的笨重,并增加采光量,用连续小券做装饰带,成了罗曼式建筑风格的特征因素
- 教堂正门富有装饰(透视门)
- 成就最高的是镶在正门券洞上部半圆形内的一块主题性大浮雕
- 整体和局部匀称和谐、外观趋向轻快、砌工精致
- 内部追求构图完整统一
- 柱头逐渐退化,内部垂直因素加强
- 其他
- 城市教堂轮廓活泼轻快,装饰增加,砌筑工艺精细,用各种手法减轻墙体的沉重感,它们同修道院教堂在艺术风格上的对立是很鲜明的
- 但市民文化还处在萌芽状态,远不足以和宗教的意识形态相匹敌(浓厚的宗教氛围)
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
- 12世纪,城市的解放和王权的加强
- 哥特式教堂,以结构方式为标志,成熟的代表是巴黎圣母院
- 15世界,各地甚至西欧的哥特式教堂趋于一致,且都被繁冗的装饰、花巧的结构和构造淹没
教堂和社会文化变迁
- 12-15世纪,城市的主教教堂终于取代了修道院的教堂而成了占主导地位的建筑物(法国领土及周围)
- 实行着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从信仰救世主转向信仰圣母,城市主教堂极大多数是献给圣母的
- 教堂世俗化它们成了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除了宗教仪典,它们兼作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市场和剧场,市民们在里面举办婚丧大事
- 法国国王权臣许杰主持建造的圣德尼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第一个代表作品。它的结构方法和西正立面的构图是哥特式主教堂最初的范例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
罗曼式教堂特征(拱顶的平衡没有明确可靠的方案。拱顶和墙垣很厚重,浪费石材窗子小,内部昏暗而外观封闭;内部空间也比较狭隘)
哥特时期创造性的结构体系解决了上述问题,原因:
- 建筑工匠进一步专业化
- 专业建筑师的产生,整体提高建筑技术水平
新结构体系称为哥特式结构,它集中了散见各地后期罗曼式教堂的十字拱、骨架券、两圆心尖拱、尖券等做法和利用扶壁抵挡拱顶的侧推力的尝试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特点
- 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十字拱成了框架式的,围护部分变薄,材料省了,拱顶大为减轻,侧推力变小,垂直承重的墩子变细
- 骨架券使各种形状复杂的平面都可以用拱顶覆盖,解决祭坛外圈环廊和小礼拜室的拱顶的技术
- 骨架券把拱顶荷载集中到每间十字拱的 4 角,可以用独立的飞券在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 4 角的起脚抵住它的侧推力。飞券落脚在侧廊外侧一片片横向的墙垛上
- 侧廊的拱顶不必负担中厅拱顶的侧推力,可以大大降低高度
- 使中厅可以开很大的侧高窗,侧廊外墙也因为卸去了荷载而窗子大开
- 结构进一步减轻,材料进一步节省
- 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尖十字拱)
- 侧推力小,减轻结构
- 在跨度一定时,尖券十字拱可以达到更高的高度,不同跨度的拱可以做到相同的高度(高度不受跨度限制)
- 尖十字拱不致十字拱下的平面也不一定是方形
13世纪后,教堂横厅伸出减少,拉丁十字平面主要靠高起的中厅表现,中厅和侧廊进深一样
- 中厅两侧大小柱墩交替和大小开间套叠消失
- 内部空间的整齐、单纯、统一
一切细部,尖券都代替了半圆券
教堂建筑的风格完全统一,成熟
飞扶壁
- 飞扶壁是哥特建筑在结构技术的另一创举,是传递中庭侧推力的重要构件,由扶壁和飞券组成,侧廊的外墙上按等距排列若干粗壮的的墙垛,其上再向外挑出一个或多个券形构件,越过侧廊上空,在中厅两侧十字拱脚部抵住侧推力,将墙体所承受的压力传到柱墩上,实际上起支撑作用,解决水平推力问题,缩小了中厅与侧厅之间柱墩断面大小,加强两者的联系
哥特式主教堂的形制
- 形制基本是拉丁十字式
- 东部小礼拜堂多,外轮廓半圆形,西部一对大塔
- 横厅两尽端开门,有小塔装饰
- 英国主教堂
- 正厅很长,两个横厅,一个钟塔(位于偏东纵横交点上)
- 侧廊楼层没有,保留小走廊,每间用三连券敞开
- 东端大多是方的
- 德国主教堂
- 西端只有一个塔(乌尔姆主教堂)
- 侧廊同中厅一样高,形成广厅式的巴西利卡形式(圣伊丽莎白教堂)
- 意大利北部哥特式主教堂
- 广厅式,结构保守,木绗架
哥特教堂的内部处理
- 中厅不宽,但很长
- 内部导向祭坛,节奏紧凑,向前动势很强
- 骨架券从柱墩上散射出来,很强的向上升腾的动势
- 支柱和骨架券界限很弱(束柱)
- 裸露的框架式的结构
- 科隆主教堂
- 结构体系条理井然,构件表现严格的荷载传导关系(科学的理性精神)
- 14世纪,英国哥特式教堂装饰逐渐复杂
- 骨架券复杂化,窗口四圆心券
彩色玻璃窗
哥特式教堂几乎没有墙面,窗子大占满整个开间
11世纪,蓝色为主调,后逐渐转换为深红色,紫色,最后为富丽明亮色调
彩色窗做法
- 先用铁棂把窗子分成不大的格子,再用工字形截面的铅条在格子里盘成图画,彩色玻璃就镶在铅条之间。铅条柔软,便于把玻璃片嵌进工字形截面中去
- 整体变化由小块到大片,由深色到透明
- 技术进步,但玻璃丧失了建筑性
法国教堂中,以夏特尔、韩斯和亚眠主教堂横厅上的彩色玻璃窗最为杰出
哥特教堂的外部处理
- 哥特教堂的外部处理法国哥特式教堂的外貌往往不及内部完整
- 西面的典型构图
- 一对塔夹中厅山墙,垂直分三部分
- 山墙檐头上的栏杆、大门洞上一长列安置着犹太和以色列诸王的雕像的龛,把三部分横向联系起来
- 中央、栏杆和龛之间,是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圣母的纯洁
- 3 座门洞都有周圈的几层线脚。塔上有很高的尖顶
- 一对塔夹中厅山墙,垂直分三部分
- 拉丁十字平面长,西面钟塔高,垂直高耸的形体和水平横陈的形体之间主次难分,外形不够统一
- 建筑局部和细节上端都是尖的(向上升腾之势)
- 外观力求消弱重量感,轻盈,从整体到细部,都贯彻着稳定的、鲜明的性格。赋予整个城市以升腾的动态
- 教堂的外部富有装饰。12 世纪简朴, 13 世纪,华丽的山花、龛、华盖、小尖塔等等堆满全身,同清冷素约的内部形成强烈的对照
- 法国主教堂
- 多彩色的
- 德国主教堂
- 立面水平线弱,垂直线密且突出
- 英国主教堂
- 水平分划突出,西部通常只有一个钟塔
- 但15世纪后,变为垂直式时期
- 西班牙主教堂
- 教堂的形制布局完全采用法国的哥特式
- 大量伊斯兰建筑手法掺人,形成穆达迦风格,特点是用马蹄形券、镂空的石窗棂、
大面积的几何图案或其他花纹
- 古典建筑的因素和手法基本上是没有的
- 它们完全不能适应哥特式的结构体系和艺术追求,逐渐被淘汰了
- 哥特建筑兴起和流行的地区,古罗马时代是僻远的省份,古代的文化和建筑遗产都少,传统力量弱
哥特式教堂和市民建筑
- 市民建筑大多采用木构架,结构露明,表现出框架建筑轻快的性格
- 房屋大多是楼层向前挑出。屋顶高耸,里面设阁楼
- 城市住宅的底层通常是店铺或作坊。面阔小而进深大,两坡的屋顶以山墙临街
- 城市上层的府邸也从木构架的市民建筑分化出来
哥特式教堂的衰落
-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衰落哥特式教堂的历史同市民的独立斗争和城市的民主政体相始终
- 15世纪法国、英国等的王权已经统一全国,哥特式教堂的发展便到了尽头
- 王权的强大,形成了宫廷文化,哥特式教堂大量接受了宫廷文化的影响,逐渐走向繁琐,丧失了它许多健康的理性原则
- 15世纪后,晚期哥特式建筑,装饰堆砌过多
- 雕刻有了进步,但与建筑不协调,降低了统一性
文化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意大利的中世纪建筑
- 常用古典柱式,稳定、平展、简洁等古典建筑的性格却一直保留着
- 教会势力弱,不流行哥特式建筑,受拜占庭和伊斯兰影响多
比萨主教堂建筑群
主教堂
- 拉丁十字平面、中庭木构架、4条侧廊、侧廊十字拱
- 正立面暴露山墙两坡,4层空券廊作装饰(典型的意大利罗曼风格手法)
钟塔
- 位于主教堂圣坛东南侧
- 八层,中间六层空券廊,底层浮雕连续券,顶层收缩
洗礼堂
- 圆形,立面分三层,上两层空券廊,哥特式细部,顶上套木构架穹顶
风格
- 位于城市西北角
- 建筑形体各异,对比强
- 构图母题一致,空券廊装饰,风格统一
佛罗伦萨主教堂和旧宫
主教堂
- 拉丁十字式平面,东部歌坛平面特殊,集中式的八边形平面
- 内部高敞,朴素
钟塔
- 方形平面
洗礼堂
- 平面八角形,集中式,八角锥形穹顶
风格
- 受拜占庭建筑影响较大
- 大理石贴面,形体构成丰富多变且和谐统一
其他
- 报春花指的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威尼斯的总督府
概述
- 圣马可广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 融合了古罗马(圆券)、哥特(尖券)、伊斯兰(火焰券)三种建筑特点
- 四合院式
立面
水平分层,上重下轻
受伊斯兰建筑的影响
分为三层,外加一排小圆窗的顶层
- 第一层是券廊,圆柱粗壮有力
- 第二层券廊担当了上下两层间的过渡任务,比底层多 1 倍柱子,开间小,比较封闭,上面的圆形小窗透空性更低,是券廊和实墙之间很好的联系者。券是尖的或者火焰式的,圆窗内做哥特式的十字花,形成装饰带
- 第三层的高度占整个高度的大约 1/2,实墙上开窗子。墙而用小块的白色和玫瑰色大理石片贴成斜方格的席纹图案,由于没有砌筑感,从而消除了重量感
- 除了窄窄的窗框和细细的墙角壁柱,没有线脚和雕饰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
- 意大利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拜占庭建筑风格,希腊十字式平面,上覆5座半球形穹顶
西班牙中世纪的伊斯兰建筑
哥多瓦大清真寺
- 广厅式的,连续券结构
- 柱头和顶棚间重叠两层发券,上层半圆券,下层马蹄券
- 发券复杂,装饰性强,亦有火焰形券、三叶草券、梅花券等
吉拉尔达塔
- 用以报时和召唤信徒做礼拜
- 方形平面,砖石建造,上设风标
- 门窗用马蹄券或花瓣券
- 上部分划比下部细,尺度比下部小,装饰比下部多,呈向上生长态势
阿尔罕布拉宫
- 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形院落为中心
- 建筑特点:优雅精致、纤弱萎靡
- 石榴园:南北向、以朝议为主,肃穆
- 狮子院:东西向,供后妃居住,柱廊式,马蹄券,精巧纤细
- 绝大多数为平房,木框架和夯土墙构成,柱子用大理石,发券用木头,用蛋清做防水剂
早期基督教建筑特点
- 概述
- 中世纪早期,西欧教堂继承古罗马巴西拉卡形式,并改进为拉丁十字式教堂
- 平面
- 巴西利卡式
- 拉丁十字式
- 结构
- 木构架为主,侧廊采用筒形拱平行侧推力
罗马风建筑的特点
- 结构
- 创造了肋架拱(骨架券)结构体系代替了厚拱顶,厚墙体,形成罗马四分肋骨拱和六分肋骨拱,朝框架结构方向迈出一大步
- 平面
- 拉丁十字式平面,长轴东西向,由中厅侧廊组成,西部为主要入口,东端为圣坛,短轴为横厅
- 外观
- 较为沉重,西立面冠有钟塔,钟塔的处理手法成为哥特建筑立面的原型
- 采用透视门—逐层向内凹入的带状装饰,减弱墙体的厚重感;墙面多设计成连续的拱券,并用古典柱式与之衔接
- 侧廊外墙砌厚重的扶壁
- 形体空间
- 由罗马晚期基督教建筑的巴西利卡递变而来
- 装饰外形
- 装饰及外形带有罗马特点:墙身扶壁、连拱廊(最大特点)、檐下的女儿墙、门窗圆拱形、饰面材料不同颜色
- 其他
- 是早期基督教建筑向哥特式建筑的过渡
- 实例
- 比萨主教堂建筑群
哥特建筑特点
- 结构
- 骨架券、飞扶壁、尖券形成连续结构,增强整体性,结构比罗马风建筑更简练,空间效果更加生动
- 尖拱——自由平面、侧推力小
- 飞券——结构合理
- 骨架券——施工方便
- 内部空间
- 中厅狭长、窄高、长排柱子引向圣坛,给人以神秘感,骨架券结合束柱给人以向上气势
- 外部立面
- 结构裸露,架空飞券和垂直墩子表现向上动势,西立面构图定型化,对塔夹中央山墙,垂直分三部分,水平方向利用栏杆雕塑划分为三部分,中央圆形玫瑰窗,三座透视门
- 内部装饰
- 束柱骨架券——向上强烈的动势
- 哥特式建筑的升腾感塑造
- 外立面
- 结构上,结构裸露,架空的飞券和垂直的墙墩以及墙墩上的尖塔表现出向上的动势
- 门窗采用双圆心矢量的尖券,门窗高大细长具有向上的动势
- 内部空间
- 结构上,柱子采用纤细的束柱,每根束柱与骨架券的肋拱一一对应结构相连,形成了肋拱从地拔起直达天顶的连贯动势
- 空间上,中庭狭长高耸,光线透过中庭和侧廊高差射入建筑,引导人们上扬观看
- 外立面
- 实例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 平面
- 拉丁十字式平面,但十字的横厅极短,法国哥特式教堂的主要特征
- 内部空间
- 中厅窄高的骨架券,有高窗采光,东部圣坛放射状分布很多小的祈祷室,同圣坛之间有廊道分开
- 钟塔
- 教堂有三座钟塔,正立面有一对塔楼,十字交叉处一座尖塔
- 西立面
- 构图是法国哥特中最简洁的,比例均匀
- 内部装饰
- 朴素,色彩鲜艳的玻璃窗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 1436-1580
- 物质基础
- 贸易中心集中于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 阶级基础
- 新兴资产阶级壮大
- 文化基础
- 意大利保有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古迹、典籍
- 思想基础
- 资产阶级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反基督教文化的神本主义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后的政治需求
- 严谨的古典柱式重新成了控制建筑布局和构图的基本因素
- 拱券、穹顶原型都来自于古罗马,每个时代更突出的成就在于形式或者技术上的突破
- 诞生了真正的建筑师
早期
- 集中于佛罗伦萨
- 主要代表人物:伯鲁乃列斯基、阿尔伯蒂
- 公共建筑成为城市广场上的主要建筑
- 市政厅底部有券廊,供市民集会使用
- 建筑特点:明朗轻快,和易亲切,构图活泼,只强调沿街立面
- 早期文艺复兴建筑不仅复兴了古典建筑,也放手引进了拜占庭建筑的技术和样式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开始的标志,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 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
- 教堂主体坎皮奥设计,大体是拉丁十字式的,东部歌坛近似集中式
- 乔托——设计主教堂右前侧的钟塔
- 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穹顶
- 用哥特式结构来建造古罗马式的穹顶
- 模仿的是万神庙
结构
- 结构为了突出穹顶,砌了12m高的一段鼓座
- 减小侧推力和重量
- 穹顶轮廓采用矢形的,双圆心
- 用骨架券结构,穹顶分里外两层,中间是空的
- 更多借鉴了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
- 运用了骨架券,只是技术上的进步,在形式上依旧是反哥特式的建筑形制
- 将结构和形式巧妙结合
- 做法
- 在8边形的8个角上升起8个主券,8个边上又各有两道次券
- 每两道主券之间由下至上水平地砌 9 道平券,把主券、次券连成整体
- 大小券在顶上由一个 8边形的环收束。环上压采光亭
- 这些券都由大理石砌筑
- 下半是石头砌的,上半是砖砌的
- 两圈水平的环形走廊
- 加强两层穹顶间联系的作用,加强穹顶的整体刚度
- 采光亭
- 不仅有造型的作用,也有结构的作用,新创造
- 穹顶底部铁链,1/3处木箍,抵抗穹顶侧推力
施工
- 伯鲁乃列斯基创造了一种垂直运输机械,利用了平衡锤和滑轮组
意义
它是在建筑中突破教会的精神专制的标志
使用了鼓座,把穹顶全部表现出来,成为城市轮廓线的中心,是文艺复兴时期独创精神的标志
- 古罗马的穹顶和拜占庭的大型穹顶,在外观上是半露半掩的,还不会把它作为重要的造型手段
- 万神庙穹顶下部分被墙体包围
- 圣索菲亚大教堂没有鼓座
在结构和施工上的首创性幅度大,标志着文艺复兴科学技术的普遍进步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被公正地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晶,新时代的第一朵报春花
伯鲁乃列斯基
- 创作始终与市民文化保持联系,与人民接近
育婴院
- 四合院,正面向安农齐阿教堂一侧长券廊,开间宽阔,
- 这种有轴线的、方整对称的、统一完整的广场不同于中世纪随宜而建的广场,房屋正立面是广场的某一个立面,券廊使广场和房屋相互渗透
- 立面上
- 水平划分,水平构图,三段式构图(台基,连续券,实墙)
- 连续券加载科林斯式的柱子上,轻快明朗
- 上重下轻,九间,十棵柱子
- 二层窗子小,墙面大,檐口轻薄
- 结构上
- 廊子结构拜占庭式的,逐间下为帆拱-穹顶结构
- 古罗马连续券结构
巴齐礼拜堂
- 立面上
- 凯旋门立面特点(不同于古罗马式的厚重感,较为轻巧)
- 方方的立面,单开间或 3 开间的券柱式,中央 1 间采用通常的比例,券洞高大宽阔,两侧的开间比较小,券洞矮,上面设浮雕
- 中间开间发大券把柱廊分为左右两部分,突出中央
- 凯旋门立面特点(不同于古罗马式的厚重感,较为轻巧)
- 平面上
- 方形集中式平面
- 结构
- 中央穹顶拜占庭式的帆拱穹顶体系,同左右的筒形拱共同覆盖长方形大厅
- 穹顶骨架券结构
- 后面小穹顶覆盖圣坛
- 前面一个小穹顶在门前柱廊正中开间
- 轴线上都为穹顶,两侧都有筒形拱
- 形象
- 力求风格的轻快和雅洁、简练和明晰
- 伞形的屋顶、圆柱形的采光亭和鼓座、方形的立面,立面上又有圆券和柱廊方形开间
- 拜占庭穹顶结构和古罗马的穹顶形制(形制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转向宫廷
- 1453,文艺复兴染上贵族色彩,转向书斋和宫廷(与市民文化分离)
府邸
- 15世纪下半叶,大量豪华府邸建设
- 大多四合院,三层,临街建造,平面趋向紧凑、整齐
- 外形只突出一个临街的正立面
- 矩形,上下左右斩截干净,冠戴檐口挑出深远
- 里面高度呈柱式的程式化比例(不如中世纪的自由活泼)
- 内院四周一律,形式上不分主次
美第奇府邸
- 弥开罗卓设计
- 古典立面
- 水平构图
- 三段式构图
- 底层大石块表面起伏大,砌缝宽
- 二层石块平整,但仍有较大砌缝
- 三层光滑不留砌缝
- 下重上轻构图
- 檐口外挑大,底层窗台高,勒脚前有凸台(为士兵歇脚使用,反应城市内部的斗争)
- 内院底层都是三开间的宽大的连续券廊,轻快,但柱子大
- 平面
- 四合院,回廊院
- 内院四周一律,形式上不分主次
建筑师
- 此时期产生知识分子建筑师(区别于工匠)
- 即致力研究建筑遗迹和著作,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并尝试赋予给建筑
阿尔伯蒂
- 阿尔伯蒂原则
- 三段式立面
- 圆柱必须独立,只做装饰
- 方柱起拱,立面凯旋门形制
- 著书《论建筑》
- 将古典知识理论化
- 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对过去时代建筑特征的记录
- 而《论建筑》是总结研究形成进一步的理论,对比例柱式人文思想进行研究并使其形成设计思想
鲁且兰府邸
- 出现叠柱式壁柱
- 立面三段式,每层都有壁柱和水平线脚,二三层窗用半圆券,顶上有大檐口
新圣母玛丽亚大教堂
- 建筑底层是一组连续拱
- 二层是一个典型的古希腊神庙式山墙,中心是玫瑰花窗,两侧各有一个对称的涡卷状墙饰
- 墙壁上是阿尔伯蒂独创的、由古典柱式改造而成的壁柱
- 这座新立面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典范
盛期
集中于罗马、威尼斯
主要代表人物:伯拉孟特、米开朗琪罗
主要依附于教廷和教会贵族
特征
- 罗马柱式被更广泛、更严格地应用
- 建筑追求雄伟、刚强、纪念碑式的风格
- 轴线构图、集中式构图,经常被用塑造庄严肃穆的建筑形象
体量大,尺度超人,风格高傲,不再有早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平和亲切之感
伯拉孟特
- 爱国主义精神,追求庄严宏伟,刚劲有力
坦比哀多
- 盛期代表,罗马
- 已经具有纯粹的完整的古罗马特征,说明此时(文艺复兴盛期)人们已经充分掌握古典建筑的方法与建造技术
- 圆形集中式平面,有地下墓室,思想一方面来源于达芬奇与伯拉孟特对圆形平面的研究,一方面来自于古罗马万神庙的圆形集中式平面的研究
- 集中式的形体、饱满的穹顶、圆柱形的神堂和鼓座,外加一圈柱廊,较早期佛罗伦萨偏重于立 面,体积感很强
- 立面一圈上粗壮的多里克柱式柱廊和饱满的穹顶与坦比哀多雄伟的气势相呼应,说明伯拉孟特此时已经可以准确使用柱式和穹顶的样式
- 结构材料上,不同于佛罗伦萨大教堂用砖铺穹顶,坦比哀多浑圆饱满的古罗马式的穹顶为混凝土浇筑,说明此时已掌握混凝土技术,此为在材料方面对古罗马的回应
- 坦比哀多是为圣彼得堡大教堂所做的实验,预示着大教堂集中式平面的出现
拉斐尔府邸
- 府邸设计被简化为只有两层,首层粗琢处理,二层为柱廊,窗套和双壁柱划分空间,柱基很高,讲两层明显的分离
- 二层层高并非同高,二层高于一层,由于灭点存在,使看上去一二层同高,显示出宏伟的气势
- 二层的三角山花与一层半圆形拱形成对比,交替使用三角形和拱形的窗上山花以取得丰富的肌理效果
梵蒂冈宫改建
- 设计长300m的大院子将新宫旧宫联系起来
- 纵轴南北向,因地形中央被大台阶切为两半
- 大台阶院南部半圆剧场,北部以半个穹顶覆盖的高大的龛,向院子完全敞开
米开朗琪罗
- “市民之子”
- 流动感、运动感、雕塑感、体积感
- 喜用巨柱式
- 利用强有力的体积和光影对比,赋予建筑刚健挺拔的精神
劳伦齐阿纳图书馆
- 室内建筑,用了建筑外立面的处理
- 文艺复兴米开朗琪罗设计,是手法主义的第一个作品
- 不同于古典主义手法的理性(水平分划、三段式、稳定性等),表现出强烈的运动性、变化性、雕塑感、体积感
- 立面要素包含具有体积感的双柱(壁柱嵌入墙体中),支撑在曲线形涡卷,交替排列的三角形和圆弧形的窗眉
- 曲线形具有体积感,逐次叠落的楼梯,强烈的体积感和运动性
- 手法主义影响了巴洛克和洛可可的产生
罗马卡比多山市政广场
- 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在罗马的城市改建项目,将正中建筑的背面改为正面,改变城市发发展
- 平面类似于古希腊阿索斯广场的梯形平面,但卡比多的梯形广场来自于反透视法的使用
- 广场界面,正面为市政厅,两侧的博物馆和档案馆通过巨柱式立面进行统一,其界面为图书馆、档案馆柱廊围合广场
- 两翼建筑使用巨柱式,以及宽阔的檐口为构图的骨架,使两层建筑显得雄伟,巨柱式和正常柱交替使用,表现立面的变化性及体积感
拉斐尔
- 驯从服务于朝廷
- 建筑温柔雅秀,体积起伏小,爱用薄壁柱
- 强调水平分划
潘道菲尼府邸
- 建筑为两层,外院建筑为一层
- 沿街立面二层部分用大檐口结束,一层部分的檐部和女儿墙是二层部分的分层线脚和窗下墙的延续,关系明确
- 墙角和大门周边的重块石
法尔尼斯府邸
- 文艺复兴盛期作品,由小桑加洛设计,米开朗琪罗改进
- 立面体现了类似于美狄奇府邸的立面构图
- 米开朗琪罗的改进集中于立面的开窗形式和屋顶挑檐的增加上
- 立面二层交替使用三角形和圆形的窗子,使其具有不同于古典立面的体积感和变化性,表现了手法主义的特征
- 形制
- 封闭四合院,门厅巴西利卡形式,两排多里克柱子
- 内院四周三层重叠的券柱式柱子(类似于古罗马大角斗场)
晚期
- 集中于罗马、维晋察
- 代表人物:帕拉第奥
- 16世纪下半叶来到晚期
- 艺术家和建筑师是教廷和封建宫廷的恭顺臣仆
- 型制复旧
- 封建势力复辟,教堂建筑,恢复拉丁十字式,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被尊为典范
两种倾向
- 一种倾向是泥古不化,教条主义地崇拜古代
- 这种倾向的代表作品是罗马不大的圣安德烈教堂,设计人是以后欧洲最流行的一套柱式规范的制定者,维尼奥拉,平面是长方形,穹顶的平面因而是椭圆形的。它的柱式很严谨但较为冷淡
- 教条主义的柱式在17世纪被学院派的古典主义建筑吸收,为君主专制政体所利用
- 形式主义的另一个倾向是追求新颖尖巧
- 这种倾向,由于爱好新异的手法被称为“手法主义”
- 17世纪被反动的天主教会利用,发展成为“巴洛克”式建筑
- 两种形式同出一源:进步思想被扼杀,建筑艺术失去积极意义
维尼奥拉
尤利亚三世别墅
- 抛弃了文艺复兴传统的四合院形制,建筑和与院落间隔排列在长轴线上
- 透视法,尽端围墙上一副装饰性的柱式组合
- 力求开敞,削弱室内外的界限
- 把地形的高差引入到建筑中来
- 古罗马别墅常用格局,依地势布置几进台阶式院落
- 正立面构图匀称,风格明快。但朝向半圆形立面较为雄伟,中央采用了古罗马凯旋门的构图
帕拉迪奥
- 曾设计过大量的中型府邸,集中在维晋寨及周边,特点:
- 平面大多是长方的或者正方的,第二层为主,底层为杂务用房
- 第二层划分为左、右、中三部分。中央前后划分为大厅和客厅。左右部分为卧室和其他起居房间。楼梯在三部分的间隙里。大致对称安排
- 外形为简洁的几何体。主次分明:底层处理成基座层,顶层处理成女儿墙式的,主要的第二层最高,正门设在这一层,门前有大台阶。窗子大,略有装饰
- 把建筑物立面依上下和左右划分几段,以中央一段为主,予以突出,这是文艺复兴建筑同古典建筑的重要区别之一
维晋察的巴西利卡
- 在原有大厅增加楼层,并在上下层加了一圈外廊
- 外廊结构是十字拱,因此每间都有一个券
- 帕拉迪哦母题
- 在每间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而把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子上。小柱子距大柱子lm多,上面架着小额枋。于是,每个开间里有了3个小开间,两个方的夹着一个发券的,而以发券的为主。为了在视觉上使负荷者同被负荷者平衡,在小额枋之上、券的两侧各开一个圆洞
- 实部和虚部均衡,彼此穿插,各自形象完整,而以虚部为主
- 整体上以方开间为主,开间里以圆券为主
- 大柱子的檐部转折凸出,同女儿墙上的雕像相应,形成垂直划分 ,略略打破占主导地位的水平划分,使建筑物活泼一些
圆厅别墅
- 文艺复兴时期晚期建筑代表作品,帕拉迪奥设计,位于维琴郊外庄园中央的高地
- 平面为方形,四面一式,低层杂物用房,二层起居,二层正中圆厅用穹顶覆盖,四周房屋依据纵横两个轴线对称置
- 四个立面正中均有6根戴山花的爱奥尼柱式所形成的门廊,位于第二层,门廊前有大台阶,连接底层地面和二层,列柱和大台阶加强了第二层在构图上的主导性,表现了强烈的主次关系和中心对称性
- 构图比例均衡,方形集中平面,表现了强烈的对称性,均衡性,以及对完美几何形方和圆的使用
- 立面希腊门廊式构图,中央拱顶的突出,形成有主次关系的静态静态空间,表现出的均衡性和主次关系是卢浮宫东立面的思想来源
- 主次清楚,垂直轴线显著,各部分构图联系密切,位置肯定,形体统一、完整,四面的柱廊进深很大,不仅增加了层次,强化了光影
奥林比克剧场
- 整体形制依照古罗马露天剧场,只是把观众席做成半个椭圆形来代替半圆
- 观众席架在木桁架上,舞台背景固定,处理成建筑的立面,正面三门洞,两侧各一个,街景透视法
- 此剧场的意义在于它第一个把露天剧场转化为室内剧场,为剧场形制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帕鲁齐
麦西米府邸
- 府邸的平面、空间、艺术形式紧密连接
- 场地均分两半,都很狭长
- 创新之处:每家两个院子,将杂物院从内院分离出去,使内院安静且清洁
- 内院方正,保证主要房间整齐有良好采光通风,不规则、黑暗部分用作楼梯间和储藏室
- 两家只用一个柱廊,立面1统一
阿利西
- 把府邸的设计提升到文艺复兴时期最高水平
道利亚府邸
- 四合院式
- 主要特点
- 有严格的正方形的结构格网,布局简洁整体
- 顺应地形
- 开敞
- 不做封闭楼梯间
- 台阶和楼梯交流穿插,层次丰富(形制类似于米开朗琪罗的劳伦齐阿纳图书馆门厅楼梯形制,比起更有进步)
- 楼上楼下,沿内院都有一圈外廊
威尼斯共和制度下的建筑
- 活泼的性格
- 构图自由,色彩鲜明,尺度宜人
- 16世纪后,受文艺复兴盛期的影响,由重视立面构图转向重视体积和光影
- 15世纪后半叶代表者是彼得•龙巴都,16 世纪中叶则以珊索维诺
- 相当随便地运用古典的和中世纪的手法(不受限制)
- 二者奠定了威尼斯城的基本风格
市政厅
- 维罗纳市政厅
- 底部敞廊,八开间,科林斯柱式的连续券
- 二层四开间,小山花组织双联窗
- 帕德瓦市政厅
- 底层七开间
- 二层三开间,正中三联窗,左右各双联窗,墙面全贴大理石
- 民主的制度,决定了其不追求雄伟壮丽
府邸
- 虽构图严谨,细部精致,工艺属于上乘,但用灰白色石头建造,与周围中世纪住宅不协调,尺度远比中世纪大,而且风格炫耀
- 特点
- 立面不像罗马、佛罗伦萨那样外观沉重,其立面轻巧,开窗较大
- 构图要素更多受到哥特、拜占庭建筑影响,使用尖券等多种样式的券
- 立面上体现了古典的水平划分及延展性
龙巴都
文特拉米尼府邸
- 立面三层,用柱式组织整个立面
- 开间活泼变化有节奏,窗子用小小柱子分为两半,上端用券和小圆窗组成图案,又有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特色
- 立面3/4柱,梁柱框架突出,故立面轻快开朗
- 构图既丰富又明快,色彩亮丽,风格典雅,但尺度过大
圣马可学校
- 墙面用柱式的壁柱分划,构图自由自在
- 6个开间,分两组处理,分主次各自对称
- 受拜占庭建筑的影响
珊索维诺
考乃尔府邸
- 追求庄严伟岸
- 有4层,但第一和第二层用重块石砌成统一的基座层,仍保持传统的三层立面
- 第三、四两层有券柱式,柱子是成对的。开间整齐,柱式严谨,风格雄健而略显沉重
- 底层用重块石做成基座层,上一两层用柱式,这是文艺复兴盛期产生的立面构图
圣马可图书馆
- 同总督府近于平行,两层下层有敞廊
- 为了同总督府调和,图书馆的立面整个是上下两层21间连续的券柱式,开间很敞朗,也很壮丽
- 第二层的券柱式,在券脚垫石下还有独立的小柱子,构图比较丰富有变化
- 冠戴檐部的高度适应整个立面的高度,高度达上层柱子1/3。为了避免过于沉重,在檐壁上开了横窗,作了突出的高浮雕
- 图书馆的体形简洁单纯而体积感很强,同圣马可学校的体形多变活泼而平面感很强形成对比
广场建筑群
安农齐阿广场
- 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矩形,长轴一端为安农齐阿教堂,左侧为育婴院(伯鲁乃列斯基),右侧为修道院
- 阿尔伯蒂改造教堂立面为七开间券廊
- 广场三面全是券廊,中央加了喷泉和铜像加强了纵轴线
- 尺度宜人,风格平易
罗马市政广场
- (米开朗琪罗部分有具体描述)
- 米开朗琪罗将市政广场改为面向西北,背对旧区,进而把古城的新发展区和古迹保护区分开
- 正面为古罗马时期的元老院(后为市政厅)
- 为突出元老院,底层作为基座层,前设一对大台阶
- 上两层用巨柱式,二三层之间不作水平划分,一二层用阳台做明显的水平划分
- 平面呈梯形,梯形较短的底边完全开敞
- 广场地面铺砌了整幅图案,椭圆形
圣马可广场
- 威尼斯,分为大广场和小广场
- 大广场偏北,东西向;小广场南北向,连接大广场和大运河口
- 大广场
- 东部是拜占庭式的圣马可主教堂
- 北侧旧市政厅(龙巴都),三层,决定了广场的长度
- 南侧由珊索维诺改造向南加宽,后由斯卡莫齐设计新市政厅(下两层依照圣马可图书馆形制,加第三层匹配旧市政厅)
- 西侧,原为教堂,后代之一个二层的建筑
- 大广场梯形
- 小广场
- 与主要广场垂直,位于总督府(紧挨着主教堂)和圣马可图书馆之间,中线大致重合教堂正立面
- 梯形,较狭一端向大运河敞开
- 相交拐角处,有一座方形的红砖砌筑的高塔
- 小广场南口一对望柱,标志着小广场的南界
- 建筑群都以发券为基本母题,做水平划分
理论著作
阿尔伯蒂《论建筑》
- 有意追随维特鲁威,分十章
- 重视实际经验
- 阐述了维特鲁威的人本主义思想,也阐述维特鲁威以几何和数为基础对造型美的客观规律性的探讨
帕拉迪奥《建筑四书》
- 文艺复兴帕拉迪奥在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及阿尔伯蒂《论建筑》的基础上完成的理论著作,书中突出比例几何的统一
- 第一次公开研究古罗马万神庙,同时对于罗马的古建筑如拱顶建筑,水集,桥等皆有研究
- 除古罗马之外,还研究了同时代的大师的建筑,如坦比哀多体现了帕拉第奥对伯拉孟特肯定
- 将自己未完成的30个左右的作品收入书中并与古罗马的建筑作对比,形成自己的历史
- 不仅足一本理论书,更是一本历史书
维尼奥拉《五种柱式规范》
盛期和晚期著作差别
- 盛期的著作比较有创造性,比较全面,人文主义思想重一些,着重于探讨基本理论
- 晚期的则趋向于唯理论和教条化,偏重柱式构图和柱式各部分直至细小的局部的量化,
以很多篇幅推荐样品
经济 · 实用 · 美观
美是客观的
美就是和谐与完整
- 整体与各部分间的协调,一致性
- 帕拉迪奥认为:“为了使由各部分组成的建筑物完整,必须要有一个占主导地
位的部分”
美有规律
人文主义
施工设备和技术
- 1586,圣彼得堡大教堂前立方尖碑
- 标志着起重运输的技术水平,也标志着大规模协作的组织能力
圣彼得大教堂
- 发展序列
- 1505伯拉孟特,希腊十字式
- 鼓座有一圈柱廊,形式类似坦比哀多
- 1514拉斐尔,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式
- 西部加巴西利卡,穹顶在外型上退居次要地位,西立面成为主要的
- 1534帕鲁齐,欲恢复集中式未果
- 1536小桑加洛,整体维持拉丁十字
- 东部更接近伯拉孟特方案
- 西部以小希腊十字代替拉斐尔的拉丁十字
- 集中式形体占优势地位
- 1547米开朗琪罗,希腊十字式(但前有一进门廊)
- 基本上恢复了伯拉孟特的平面,正立面设计一进九开间的柱廊
- 1606玛丹纳,加建巴西利卡式大厅
- 穹顶的统率作用消失,新立面用的是壁柱,构图杂乱
- 米开朗琪罗的方案被破坏,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运动的终结
- 1505伯拉孟特,希腊十字式
- 集中式的形制比拉丁十字式在外形上更完整,更雄伟,纪念性更强,体积构图的重要性超过立面构图
- 穹顶
- 直径41.9,很接近万神庙,顶点高是万神庙3倍
- 穹顶正下方是圣坛
- 穹顶的肋是石砌,其于部分用砖,分内外两层
- 比佛罗伦萨的进步性
- 真正球面的,整体性强,区别于佛罗伦萨的是分为八瓣的
- 轮廓饱满,只略高于半球形,区别于佛罗伦萨为减小侧推力而轮廓较长
- 集中式的东部,决定了建筑的规模和内部主要空间
意大利巴洛克建筑
- 集中于交通首都罗马城
- 巴洛克建筑主要集中于天主教国家
- 巴洛克建筑主要特征
- 炫耀财富,使用贵重材料
- 追求新奇
- 赋予建筑实体和空间一动态
- 打破建筑、雕塑绘画界限,使其相互渗透
- 不顾结构逻辑,非理性组合
- 趋向自然
- 建筑转眼隆重、刚劲有力但又充满欢乐气氛(晚期手法主义的发展)
教堂
-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早期巴洛克,以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的耶稣会祖堂为蓝本
- 特征
- 节奏不规则,爱用双柱(三柱)
- 突出垂直分划,叠柱式,但基座、檐部、山花做成折断式,加强上下联系
- 追求强烈的体积和观影变化
- 有意制造反常出奇的新形式
- 制造建筑的动态,不稳定,空间流动
- 17世纪30年代后,新建教堂仅作为装饰来炫耀教会的胜利富有
- 规模小,采用集中式的
耶稣会祖堂
- 维尼奥拉设计
- 拉丁十字式,侧廊改为几间小礼拜室
- 立面特征:建筑立面构图要素,体积感较强,多用曲面表达运动性
- 构图要素:装饰性较强的双柱科林斯柱式,圆弧形、三角形窗眉交替出现,凹龛内放置雕塑
罗马四喷泉圣卡罗教堂
晚期巴洛克,波洛米尼
立面特征和构图要素基本与罗马耶稣会祖堂相近
立面一间凸出,左右两间凹进,形成波浪形曲面
表达了强烈的流动性和运动性
内部空间椭圆形
- 空间的渗透性和运动性
穹顶分格小多种形式
圣安德烈教堂
- 平面横向椭圆,正立面简洁
- 整个构图骨架强有力的柯林斯壁柱与门前小廊一对圆柱形成强烈对比
艺术形式
- 巴洛克教堂大量使用壁画、雕刻
- 壁画
- 喜欢玩弄透视法,制造空间幻觉
- 色彩鲜艳明亮,大面积的对比色
- 构图动态剧烈
- 绘画经常突破建筑的面和体的界限
- 雕刻
- 渗透到建筑
- 雕刻的安置和建筑物没有明确额的构图关系
- 雕刻的动态大,突破框框的限制
- 自然主义
- 雕刻渗透到绘画
广场
- 广场一侧有教堂,来统率整个建筑群
波波洛广场
- 三条笔直的道路通向波波洛城门,焦点在城门里,焦点有方尖碑
- 以方尖碑为中心形成了长圆形的广场,波波洛广场
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
- 伯尼尼设计
- 半围合式平面布局,长圆形加梯形的两进院落,地面向教堂逐渐抬升,中心方尖碑,两边为喷泉,塔司干柱廊
- 开阔壮观,轴线对称,光影变化大,着重表达运动性和流动性,空间的渗透性
纳沃纳广场
- 长圆形,波洛米尼设计
西班牙大台阶
- 位于罗马
- 用以连接高差很大的两条相邻的干道
府邸别墅
府邸
- 空间流转贯通,层次深远,楼梯装饰空间
花园
- 以园林为主的花园别墅流行,多层台地式
- 轴线对称,几何构图,设柱廊雕塑,喷泉,水池,瀑布等
巴波利尼府邸
- 底层大厅朝花园全部敞开
- 它进一步发展了文艺复兴晚期使室内外空间流转贯通的手法
- 这府邸的主要大厅排成一列,门开在一条直线上,造成多层次的、深远的透视效果(连列厅)
卡里尼阿诺府邸
- 以门厅为整个府邸的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的枢纽
- 门庭是椭圆形的
- 里面是波浪式曲面
- 标注着室内设计水平的提高
巴洛克建筑的历史背景
- 一个是新兴资产阶级唯理主义影响下的古典主义建筑,在意大利孕育,在法国诞生,流向尼德兰和英国这些先进的新教国家
- 一个是巴洛克建筑,在教廷的罗马诞生,流向封建势力强大的天主教的西班牙和德国
- 两种潮流互相冲突,在冲突中互相渗透
文艺复兴后的建筑发展
- 文艺复兴:现代建筑学科的产生,学院传统
- 法兰西皇家建筑学院(皇家:官方所倡导的古典主义设计手法|学院派前身)
- 巴洛克建筑打破古典设计手法
- 笛卡尔****重新确定了理性主义和几何学的关系
- 阿尔伯蒂、帕拉迪奥等人强调的完美几何形与比例的作用再次被提出
- 学院院长布隆代尔传承笛卡尔学说提出严格坚持古典柱式比例、
- 卢浮宫东立面设计者佩罗对布隆代尔的观点进行挑战,表示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改变,美是一种感觉,不仅是严格遵守的数学比例
- 小布隆代尔不完全认同佩罗的卢浮宫东立面的刻板的古典手法,倡导孟莎结合古典主义和巴洛克的设计手法
- 小布隆代尔对不同时期的人格化解释影响了梁思成
- 皇家建筑学院结束于法国大革命
- 巴黎美术学院(传统意义上的学院派)
- 拿破仑三世建立(学院派,布扎体系)
- 德·昆西,布扎体系的古典派和保守派
- 勒·迪克认为哥特建筑是法兰西真正建筑,反对古典建筑,主张现代材料和哥特结构原理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 15世纪末之后,建成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宫廷文化占主导地位
- 17世纪后,形成了绝对君权,形成了古典主义文化
- 17世纪后半叶,鼎盛时期的古典主义建筑,同样汲取了许多巴洛克艺术的理念和手法
初期
- 初期宫廷在罗亚尔河谷地带
- 16世纪迁回巴黎
- 初期建筑特点
- 保持浓厚的市民文化色彩
- 风格趋向整饬明快
- 组合随意,窗子大,多占满一个开间
- 建筑物四角和中央,有挑出的凸窗,上有高尖顶
- 屋顶高而抖,内有阁楼
- 形体活泼,因受到意大利柱式和构图手法的影响,建筑比中世纪的整齐匀称
府邸
- 同中世纪的寨堡大不一样,府邸不需要防御性,从山冈迁到平地,并且渐趋规整。碉楼退化为墙角上装饰性的圆形角楼
- 螺旋式楼梯,在外部却成为垂直的凸出体,屋顶高耸,成为府邸外观上的重要因素
商堡
- 它是国王统一全法国之后第一座真正的宫廷建筑,民族国家的第一座建筑纪念物,它同时代表着建筑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 建筑形制
- 一圈建筑围着长方形院子
- 三面单层,北面主楼高三层
- 四角都有圆形的塔楼
- 主楼平面正方形
- 主楼北立面同外圈建筑物北立面在一条线上,其他三面突进到院子里
- 主楼每层有4个同样的大厅,用拱顶覆盖,形成十字形的空间。正中是一对螺旋式楼梯
- 四角塔楼也有大厅,外圈建筑的单元式平面有进步意义
- 完全对称的庄严形式,意大利柱式装饰墙面,水平分划强
阿塞-勒-李杜府邸
- 曲尺形平面,三面临水
- 几何形,明确,对称,稍稍突出中轴线
- 分层线脚和出挑大的檐口突出水平分划
- 圆形角楼、尖顶
- 入口处垂直分划强烈,与临水处的水平分划不统一
城市府邸
- 意大利四合院式,轴线明确
- 内院四周不设柱廊而设内走廊
- 层高小,开间不能保持柱式的规范花比例
- 楼板不用拱而用木结构
- 柱式加强了立面的水平划分
宫廷建筑
- 柱式构图严谨
卢佛尔宫
- 四合院,主体两层,上有阁楼,柱式严谨,水平分划占主导,几何形强,中央和两端向前凸进
设计中的丢勒里宫
- 南北五端划分
- 东西九段划分
- 装饰集中于凸出部分
早期古典主义
- 早期宫廷主义和传统市民文化的对立
- 采用定型设计,完整建造城市广场和街道
- 广场是封闭的,严整的几何形,四周一色的房屋
- 意大利柱式建筑的影响则继续增长。例如,在卢森堡宫柱式就比过去的谨多了。柱式造成庄严宏伟的建筑形象,适合君主的需要。它的建筑师德•勃荷斯被认为是法国早期古典主义的开创者。
- 建筑注重理性、讲究节制、结构清晰、脉络严谨的精神,是古典主义的初潮,
- 但在这时期,它还没有完全成为宫廷文化,还没有同宫廷文化的政治理想结合,所以,它还是早期的古典主义
盛期
- 宫廷的纪念性建筑是古典主义建筑的最主要代表
- 集中在巴黎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 哲学
- 以理性哲学为基础(区别于哥特建筑的结构理性,源头为古典建筑的理性思想)
- 任务
- 以颂扬绝对君权体制为目的(有强烈的条理性和中轴中心性)
- 形式
- 以借鉴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为方法
- 特点
- 用柱式控制整个构图
- 几何形强,轴线明确,主次有序
- 巨柱式立面,水平三段式划分,左右五段处理
- 两端及中部突出,中部上端加山花成为构图中心,内部是豪华的巴洛克装饰风格
- 风格
- 雄伟庄严,形体和谐,结构清晰,色彩凝重
卢佛尔宫东立面
- 路易·勒伏设计
- 典型的古典主义作品,完整地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各项原则,标着着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成熟,被称为“路易十四古典建筑主义”
- 风格
- 层次丰富、对立统一、简洁洗练、雄伟庄严
- 形制
- 水平三段划分,底层基座,中段两层高的巨柱式柱子,上端为檐部和女儿墙
- 主体是巨柱式的双柱形成的空柱廊
- 中间和两端各有凸出部分,将立面分为五段
- 两端的凸出部分用壁柱装饰 ,而中央部分用倚柱,有山花,因而主轴线很明确
- 横三纵五
- 构图简洁几何结构
- 柱廊开间进深大,开朗。用双柱,所以开间大而强壮有力,有节奏的变化,使构图丰富,它的总体是单纯简洁的
- 法国传统的高坡屋顶被意大利式的平屋顶代替了,加强了几何性,从此成了惯例
凡尔赛宫
- 欧洲最宏伟辉煌的宫殿,总平面布局对欧洲城市规划有较大影响
- 君王的宫殿,国家中心,石头代表了绝对君权的政治制度
- 古典原则、几何原则
- 描述
- 凡尔赛宫是法国封建时的帝王的行宫,在巴黎市西南凡尔赛城
- 始建于十六世纪,后屡经扩建形成现存规模。包括宫前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
- 形体对称,轴线东西向。宫内装潢极其豪华,内壁悬挂壁毯、油画、雕刻,大厅内陈列著名雕刻家的青铜或大理石雕像
- 几何形花坛和水池
- 于·阿·孟莎担任凡尔赛的主要建筑师
- 镜廊
- 科林斯式壁柱
- 使用意大利巴洛克式手法
- 大林园的横轴的北端有一所小型的宫殿,叫大特里阿农,
- 用以于国王比较宁静的非礼仪性生活
- 单层,正面是长长的空柱廊,比较精致、亲切
- 宫殿之东,以大理石院为中心,笔直辐射出三条大道
- 宫殿中轴线
- 向东成为镇的中心,象征着王权对城市的统治
- 向西为园林的中轴,象征着对农村的统治
孚一勒一维贡府邸
- 第一个把古典主义的原则灌注到园林艺术
- 对称布局,轴线很突出
- 平面以椭圆形的客厅为中心,它的穹顶也是外部形体的中心
- 府邸的轴线延长而为花园的轴线,花园在府邸的统率之下。它们的尊卑主从关系十分明确
- 几何形花园,景观组成几何图案
恩瓦立德新教堂
- 于·阿·孟莎设计
- 第一个完全的古典主义的教堂建筑
- 正方形的希腊十字式平面,四角是四个圆形的祈祷室,集中式形体
- 有力的鼓座高高举起饱满有力的穹顶,构成了集中式的纪念碑
- 穹顶三层
- 外层木屋架支搭,覆着铅皮
- 中间一层用砖砌
- 最里面一层是石头砌
- 里外两层轮廓相差很大,为的是使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都有良好的比例
- 内层正中开圆洞,可以看到外层内表皮的画像,外层底部开洞,照亮内部
- 内部明亮,装饰有节制,不外加饰面
- 柱式组合表现出严谨的逻辑性,脉络分明,庄严而高雅,几何形明确
- 鼓座的倚柱又和穹顶的肋呼应,造成向上的动势
旺道姆广场
- 正几何形的、封闭的、周围一色的
- 四角抹去,短边的正中开一条短街
- 广场上建筑三层,底部券廊,上两层住宅,外墙科林斯壁柱,一通两层,立在底层重石块的券廊
- 横轴线檐口山花
晚期
- 洛可可艺术的原则是逸乐
- 在建筑领域,巴黎的精致的私邸代替宫殿和教堂成为潮流的领导者,充满了阳刚之气的严肃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被厌弃了,在这些府邸中形成了洛可可建筑风格
- 洛可可风格主要表现在府邸的室内装饰上,造园艺术趋向自然化而摒弃几何化
- 古典主义代表人物 小勃隆台,承认古典主义的缺点:它的气派很盛的轴线布局、空间序列等等,十分僵硬,不能适应稍稍深人的功能要求,不能适应日常的生活
府邸
- 城市府邸的基本形制还是和早期相似
- 精致、亲切,以适应言辞乖巧、举止风流的慵懒生活
- 前院分二,车马院和前院
洛可可装饰
- 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
- 洛可可风格在室内排斥一切建筑母题,室内追求优雅、别致、轻松的格调
- 有自然主义的倾向,并且趋向繁冗堆砌
- 爱用娇艳的颜色
- 喜爱闪烁的光泽
- 避免用水平的直线,而用多变的曲线,也尽量避免方角,在各种转角上总是用涡卷、花草或者缨络等来软化和掩盖
南锡广场群
- 中心广场群是由三个广场串联组成的
- 北头是横向的长圆形的王室广场
- 两侧伸出半圆形的券廊
- 南头是长方形的路易十五广场
- 南端凯旋门
- 和南广场间隔调和
- 中间由一个狭长的跑马广场连接
- 南端市政厅
- 东西向大道穿越广场
- 建筑物按纵轴线对称排列
- 北头是横向的长圆形的王室广场
- 特点
- 半开半闭的
- 形状各异,不同的开阖变化
- 统一和联系,又因轴线和轴线两端的大厦而加强
调和广场
- 雅一昂·迦贝里爱尔设计
- 完全开敞的广场,别开生面
- 四角微微抹去
- 起了从丢勒里花园过渡到爱丽舍大道的作用,成了从丢勒里宫到星形广场的巴黎主轴线上的重要枢纽
- 资产阶级革命后,正中方尖碑
小特里阿农
- 洛可可风格收敛
- 形制是帕拉迪奥的
- 平面近似正方形
- 南北立面壁柱、西立面独立柱、东立面无
- 西立面八棵科林斯柱式,八字台阶,但没有门,仅遮挡南北两立面高差
- 几何规则
- 体形很单纯,比例和谐,构图完美,风格很典雅
古典主义的根据和理论
- 哲学基础
- 强调理性,制定一些牢靠的、系统的、能够严格地确定的艺术规则和标准,完全不依赖于经验感觉等
- 政治任务
- 设置各类学院,在各个领域里制定严格的规范
- 这些规范,反映绝对君权制度的政治理想
- 学院就把笛卡儿的理性主义同 17 世纪初年的早期古典主义结合起来,进一步加以条理化,严格区分尊卑雅俗,用来颂扬君王的“伟大与光荣”。
- 形成了宫廷文化,宫廷的唯理主义的文化艺术潮流,这就是古典主义
- 古典主义的理论
- 崇拜古罗马建筑及其柱式
- 根据帕拉迪奥理论,强调构图的主从关系,突出轴线,讲求配称,反映了国王竭力强化的封建等级制度的政治观念
- 倡导理性,主张建筑的真实,反对感情和情绪
- 古典主义的历史使命,是为了表现绝对君权的政治理想
- 古典主义的建筑理论排斥巴洛克式装饰
- 进步意义
- 相信存在着客观的、可以认识的美的规律,特别是比例,促进了对建筑的形式美的研究
- 提出了真实性、逻辑性、易明性等一些理性原则,用简洁、和谐、合理等对抗当时声势很大的意义大利巴洛克建筑的任意和堆砌
- 局限性
- 只研究古罗马帝国的纪念性建筑,十分片面,并否定了一切民间的和民族的建筑传统,忽视中世纪哥特建筑的伟大成就
- 对形式美的认识是形而上学的
- 反对创作中的个性、热情和表现,只着意于冷冰冰的数的和谐,认为比例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先验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