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
2024-02-19 00:32:21 # 建筑学 # 漫漫研途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建筑的多样性和主流

  • 建筑特征受自然环境社会条件所影响
    • 南方炎热潮湿山区: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
    • 北方游牧民族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毡包式居室
    • 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作居室——窑洞
    • 东北与西南森林利用圆木垒成墙体——井干式建筑
  • 木构架建筑如此长期、广泛的被作为一种主流建筑类型加以使用
  • 优势
    • 取材方便
    • 适应性强
      • 木架建筑是由柱、梁、檁、枋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荷载
      • 房屋内部可较自由地分隔空间,门窗也可任意开设
      • 使用的灵活性大,适应性强
    • 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 榫卯结构,节点上有一定的可活动性
    • 施工速度快
      • 建筑模数制
    • 便于修缮、搬迁
      • 榫卯结构可卸性,易于替换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
  • 缺陷
    • 木材越来越稀少
    • 木架建筑已遭受火灾
    • 无论是抬梁式、穿斗式、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消耗量大
    • 易被腐蚀

木构架的特色

  • 中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抬梁式、井干式(干阑式不算木构架,其为竹木构建筑

穿斗式

  • 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 这种木构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穿斗式结构中没有梁(区别于抬梁式的结构 柱子上是梁,梁上是檩,檩上是屋顶),整体较小

image-20230131000321252

抬梁式

  • 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 ~5根
  • 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 梁承重,梁下面的坊不承重,主要起连接作用

image-20230131001008765

井干式

  • 不用立柱和大梁
  • 以圆木或者矩形、六角形木料向上层叠,在转角处木料端咬合,形成四壁
  • 屋顶做平顶或做起脊式

穿斗式和抬梁式对比

  • 穿斗式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室内空间不大时可以使用。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斗拱

  • 中国木构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演部分重量

    • 唐宋以前,斗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结构作用)
    • 明清以后,斗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丛密,用料变小,远看檐下斗拱犹如密布一排雕饰品,但其结构作用(承托屋檐)仍未丧失。(装饰作用)
  • 别称“铺作”、“斗科”。檐下斗拱因其位置不同,所起作用也有差异:在柱头上的斗拱称为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是承托屋檐重量的主体;在两柱之间置于阑额(清称额枋)上的斗拱,称为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起辅助支撑作用;在角柱上的斗拱称为转角铺作(清称角科),起承托角梁及屋角的作用,也是主要结构部件。室内斗拱通常只支撑天花板的重量或作为梁头节点的联系构件,其结构作用显然不及檐下斗拱明显。

image-20230131002013575

  • 斗拱的主要构件是:拱、斗、昂。向外悬挑的“华拱”是短悬臂梁,是斗拱的主干部件;“斗”是拱与昂的支座垫块;“昂”是斜的悬臂梁,和华拱的作用相同。

木构架建筑建造流程

  • 一座木架建筑的建造,必须首先做好台基,使室内地面高出于室外地面,以求达到防水、防潮和保持室内干燥洁净的目的。台基上则按柱网(柱子的分布状况) 安置石质柱础,其作用是保护柱子不受地下水上升侵蚀而导致腐烂。木架立起后,即可铺盖瓦屋面砌墙、安装门窗、油漆粉刷,最后铺设砖地面(或石地面)。

单体建筑的构成

  • 单体建筑的特点:简明、真实、有机
  • 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

简明

  • 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
  • 间由相邻两榀房架构成
  • 以九开间为依次为:廊(副阶) | 尽 | 梢 | 次 | 次 | 明 | 次 | 次 | 梢 | 尽 | 廊
  • 建筑物的平面轮廓和结构布置都简洁明确

真实

  • 指对结构的真实性显示
  • 彻上明造——无保留地暴露梁架、斗拱、柱子等全部木构架部件,展现结构美
    • 改善木材的通风环境
    • 便于发现受害、受损情况,及时加以修缮

有机(统一性):

  • 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割,满足不同功能的要求
  • 易于环境融为一体,室内外空间可相互流通渗透
  • 天人合一,有机融合

屋顶

建筑群的组合

  • 中国古建擅长运用院落组合的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需求和精神目标,庭院是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

庭院组成

  • 庭院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
  • 在易受自然灾害袭击和社会不安因素侵犯的社会里,这种封闭的庭院是最合适的建筑布局方案之一
  • 作用:
    • 庭院是房屋采光、通风、排泄雨水的必需
    • 空间序列形成要素
    • 突出建筑体量
    • 也是进行室外活动和种植花木以美化生活的理想解决办法
    • 沿着一条纵深的路线,对称或不对称地布置一连串形状与大小不同的院落和建筑物,烘托出种种不同的环境氛围,使人们在经受了这些院落与建筑物的空间艺术感染后,最终能达到某种精神境界——或崇敬、或肃穆、或悠然有出世之想,能产生步移景逸、引人入胜的思想
  • 影响因素:
    • 北方开阔的前院(采光
    • 南方“天井”(避免暴晒

庭院围合方式

  • 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
  • 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之为“廊院”
  • 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通常称之为“三合院”;如将前面的院墙改建为房屋(“门屋”或“倒座”),则称“四合院”

建筑群的组合形式

  • 轴线对称(多用于宫殿庙宇中)(单轴和多轴)
  • 中心对称纵横轴线方向都作对称布置,常用于最庄重严肃的场所,如礼制建筑中的明堂、辟雍、天坛、社稷坛、地坛以及汉代的陵墓等)
  • 自由布局(多用于园林中)

建筑和环境

  • 儒家与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与融合,从而使中国建筑有一种和环境融为一体的、如同从地中生出一般的气质

建筑和环境的关系

  • 善择基祉
  • 因地制宜
  • 整治环境
    • 对环境的不足之处做补充和调整,以保障居住者的生活手段
  • 心理补偿
    • 采用文学和风水学的手段进行补偿

建筑类型

  • 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建筑是先民为谋求基本生存空间而构筑的穴居和巢居

  • 居住建筑

  • 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 贡院、驿站邮铺
  • 礼制建筑

    • 巩固政权的重要方法之一
  • 宗教建筑

  • 商业与手工业建筑

  • 教育文化娱乐建筑

    • 藏书楼(皇家——文渊阁、私人——天一阁)
  • 园林与风景建筑

  • 市政建筑

    • 钟楼、阁楼
  • 标志建筑

  • 防御建筑

工官制度

  • 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
  • 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
  • 自周至汉,国家最高工官成为司空,汉之后逐渐成为一个高位空衔
  • “工官”集制订法令法规、规划设计、征集工匠、采办材料、组织施工于一 身,实行一揽子领导与管理
  • 历史上有作为的工官
    • 隋代宇文恺
    • 宋代李诫
      • 修编了《营造法式》
    • 明代蒯祥、徐杲

中国古建的两种发展模式

  • 在工官掌管下建造的管式住宅
    • 设计预算施工都由政府统一管理
    • 不论建筑置于何地,都有图纸、法式和条例加以约束,建筑样式较为统一,无地区的差别性
    • 人力财力技术的集中,这些建筑可以反应当时全国的最高水平和艺术水平
  • 各地自主建造的民间住宅
    • 因地制宜,式样变化多端,地方特色明显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 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 原始社会,巢居和穴居——掌握营建地面房屋的技术——原始的木架建筑,满足了最基本的居住和公共活动要求
  • 奴隶社会,大量奴隶劳动力和青铜工具的使用——出现都城、宫殿、宗庙、陵墓,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已初步形成
    • 前期技术和艺术仍未脱离原始状态,后期出现瓦屋彩绘的豪华宫殿
  • 封建社会,我国古代建筑逐步形成了成熟的、独特的体系

原始社会建筑

  • 原始居住方式——天然洞穴为主
    • “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 地势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巢居,地势高亢地区采用穴居
  • 氏族社会——房屋遗址出现
    • 长江流域多水地区巢居发展干阑式建筑黄河流域穴居发展木骨泥墙房屋
    •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 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干阑式建筑)
      • 标志着巢居发展序列已完成向橄榄建筑的过度
    • 黄河流域,广阔而厚实的黄土层,壁立不易倒塌(便于挖做洞穴)
      • 竖穴上覆盖草顶的穴居成黄河流域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方式
    • 山西襄汾陶寺村——“地坑式”窑洞遗址
      • 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
    • 竖穴、半穴居、地面建筑先后交替出现,最后竖穴和半穴居被淘汰
  • 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晚期
    • 母系氏族社会仰韶文化
      • 村落已具有初步的区域规划
      • 陕西临潼姜寨
    • 父系社会氏族龙山文化
      • 住房遗址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
    • 西安半坡F1大房子
      • 已知最早的“前堂后室”布局
  • 原始社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祭坛和神庙
  • 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出现,城市逐步孕育萌生

奴隶社会建筑

  •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

  •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末都城
    • 一号宫殿规模最大
      • 夯土台上面阔八间殿堂,周围回廊环绕,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廊院)的面貌
      • 其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
    • 二号宫殿更为规整的廊院式建筑群

  • 商代前期城址——郑州商城
  • 早商都城——乡尸沟——毫
    • 由宫城、内城、外城构成
    • 庭院式建筑,主殿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商后期
    • 遗址分为北、中、南三区(分区,早期规划)

西周

  • 周公营洛邑——建造了奴隶主实行政治、军事统治的城市
  • 宗法分封制,奴隶主内部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 城市规模、城墙高度、道路宽度及各种重要建筑物必须按照等级制造,否则即为“僭越”
  • 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 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二进院落组成
    • 封闭空间
    • 第一次见到完整的“前堂后室”格局
    • 我国已知最早的、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 迄今已知最早用瓦的建筑,标志着中国建筑突破了“茅茨土阶”的状态,开始向“瓦屋”过渡
  • 湖北蕲春干阑式建筑
  • 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从“茅茨土阶”进入较为高级的状态
    • 从制陶技术发展而来
    • 早期遗址瓦的数量较少,中晚期陕西扶风召陈遗址中发现较多
    • 瓦的质量提高,两处遗址出土了铺地方砖墙依旧为夯土墙

春秋

  • 建筑的重要发展为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所用的高台建筑(台榭)的出现

  • 台榭建筑

    • 大体量的夯土台体小体量的木构廊屋的结合体
  • 建筑装饰与色彩更为发展

  • ”山节藻棁(zhuo)“

    • 节即为斗拱,或指坐斗,棁即为梁上短柱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战国

  • 手工业商业发展,城市繁杂,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城市建设的高潮
  • 盛行高台宫室
  • 高台建筑遗址——战国秦咸阳宫殿
    • 长方夯土台,台上有复杂壮观的建筑群
    • 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保,上下层迭二三层,形成一组建筑群,即是在木架结构不发达的条件下建造大体量建筑的方法
  • 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的广泛使用,瓦上涂上朱色
  • 装饰所用的砖,大块空心砖墓壁与墓底,墓顶仍用木料作盖
  • 秦都咸阳的布局具有独创性,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秦汉制、骈列制)

  • 都城咸阳的布局具有独创性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

  • 各种建筑样式的开创奠定期古建的一个繁荣时期
  • 突出表现即为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较大的的发展
  • 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木结构已经基本形成
  • 屋顶形式以悬山顶和庑殿顶最为普遍,歇山和囤顶也已应用
  • 长安南郊的明堂辟雍和宗庙遗址仍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高台建筑的做法,即反应当时没有解决大空间建筑的技术问题
  • 木构古建显著特点之斗拱在汉代已普遍使用,东汉的画像砖、明器、石阙都有记载,但斗拱形式不统一,未定型
  • 在制砖和拱券结构上有较大进步
    • 楔形砖、有榫的砖
    • 条形砖和楔形砖砌拱做墓室
    • 企口砖增强拱的整体性
    • 筒拱顶有纵联砌法和并联砌法
  • 石建筑的发展和金属工具的进步分不开
    • 我国石建筑在两汉(尤是东汉)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 石墓
      • 除了用砖拱作规模巨大的墓室以外,还在岩石上开凿岩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
      • 山东沂南石墓系梁、柱和板构成,石面有精美的雕刻,是我国古代石墓中有代表性的一例
      • 地面的石建筑,主要也是贵族、官僚的墓阙、墓祠、墓表以及石兽、石碑等遗物
      • 石阙除用于墓前外,还用于祠庙前,或作为旌表之用而建于里门之前

三国、晋、南北朝

  • 各种建筑样式的转折期
  • 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一个阶段
  • 突出的建筑类型是寺庙、佛塔、石窟
    • 舍宅为寺
    • 北魏佛寺以洛阳永宁寺为最大
      • 中间置塔,四面有门,塔后为佛殿
      • 当时最宏伟的木塔,方形,9层
    • 北魏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
      • 现存最早佛塔
      • 密檐塔,仅作礼拜对象而不供登临游览
    • 石窟寺
      • 在山崖上开造出来的窟洞型佛寺
      • 从建筑布局上分为三种
        • 塔院型
        • 佛殿型
        • 僧院型
  • 我国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在秦汉时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的发展
  • 北方十六国时期,增加了垂足而坐的高坐具,为宋以后废弃席坐创造了条件。由于家具加高了,建筑物的内部也必然随之增高
  • 石刻方面
    • 南京郊区一批南朝陵墓的石辟邪、石麒麟、石墓表可表示出技艺水平比汉代有了进一步提高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 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

  • 建筑上主要是兴建都城——大兴城(宇文恺规划设计)和东都洛阳城
    • 大兴城是隋文帝时所建,洛阳城是隋炀帝时所建,二座城都被唐朝所继承扩建
    • 是我国古代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城市规划的范例
  • 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
    • 这种空腹拱桥不仅可减轻桥的自重而且能减少山洪对桥身的冲击力,在技术上、在造型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负责建造此桥的匠人是李春

  • 唐朝前期百余年全国统一和相对稳定的局面,为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提供了条件,特点如下:

  •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 唐朝首都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但唐继承后又加扩充,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
    • 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
  •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 善用地形和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衬主体
  •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

  • 第五,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

    • 目前保存下的唐塔全是砖塔
    • 有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塔三种
      • 密檐塔的砖檐多用叠涩法砌成
  •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 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
      • 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
      • 例如斗拱的结构职能极其鲜明,华梹是挑出的悬臂梁,昂是挑出的斜梁,都负有承托屋檐的责任
    • 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以人庄重、大方的印象
  • 唐代的建筑形象呈现雄浑、豪健的气质,从总体、单体到局部都显示有机的联系,屋顶宽屏舒展,斗拱雄健有力,门窗质朴无华,梁柱加工体现力与美的统一,没有多余的装饰

五代

  • 建筑规模缩小,无论是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较唐)
  • 由于手工业和商业发达,使建筑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 第一,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 里坊制解体,取消宵禁
    • 建筑类型增多
  • 第二,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 以材为祖,材分制
    • 《营造法式》
      • 将作监李诫所著
      • 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 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工程质量,关防工料(防止工程人员贪污和无聊浪费)
      • 重在工程管理,疏于工程设计
    • 喻皓《木经》
  • 第三,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
    • 正定隆兴寺
  • 第四,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 彩画
      • 唐代以前建筑色彩以朱、白两色为主
      • 到了宋代,木架部分采用各种华丽的彩画:包括遍画五彩花纹的“五彩遍装”;以青绿两色为主的“碾玉装”和“青绿迭晕棱间装”(明清的青绿彩画即源于此)
    • 家具基本上废弃了唐以前席坐时代的低矮尺度,普遍因垂足坐而采用高桌椅,室内空间也相应提高
    • 以宋代建筑从外貌到室内,都和唐代有显著的不同,这和装修的变化是有密切关联的
  • 第五,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 佛塔
      • 木塔已经很少采用,绝大多数为砖石塔
      • 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在砖砌塔身外面加砌了一层褐色琉璃面砖作外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
  • 第六,园林兴盛

辽、金、西夏

  • 辽代留下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唯一的木塔,是古代木构高层建筑的实例
  • 辽建唐风
    • 吸取保留唐代建筑的传统做法ZDXFCTG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 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处于迟缓状态
  • 因此建筑的发展也是缓慢的,其中尤以元代和清末

  • 藏传佛教——喇嘛教寺院
  • 木构件方面,在规模与质量上都逊于两宋,尤其在北方地区,一般寺庙建筑加工粗糙,用料草率,常用弯曲的木料作梁架构件许多构件被简化了
    • 减柱造、月梁
  • 山西洪洞广胜下寺和山西芮城永乐宫
    • 广胜下寺正殿元朝重要佛教建筑遗迹正殿柱列布置采用减柱法

  • 由于金、元时期北方遭到的严重破坏和南宋以来南方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稳定,使明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呈现南北不平衡
  •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建筑也有了进步,主要表现为
  • 第一,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 明之前木架建筑均以土墙为主砖仅用于铺地、砌筑台基与墙基处
    • 空斗砖(节省用砖量)——砖细(砖作细做的简称,即用刨子加工砖面及线条,可得到极为平直的效果
    • 各地的城墙和北疆的边墙——长城也都用砖包砌筑
    • 无梁殿——全部用砖拱砌成——防火建筑
  • 第二,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
  • 第三,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
    • 厅堂型构架
    • 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
    • 为了简化施工,在官式建筑中,四角逐柱升高形成“生起”以及檐柱柱头向内倾斜形成“侧脚”的程度有所减弱亦无金、元期 的大胆减柱法梭柱、月梁等也被直柱、直梁所代替
  • 第四,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 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
    • 孝陵结合地形,采用了弯曲的神道
    • 明代建成的北京天坛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建筑群处理的优秀实例,烘托最高封建建治者祭天时的神圣、崇高气氛
    • 明清北京故宫的布局也是明代形成的,清代仅作重修与补充
      • 严格对称的布置、层层门阙殿宇和庭院空间相联结组成的庞大建筑群
      • 把封建“君权”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 这种极端严肃的布局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典型产物
  • 第五,官僚迆主私园发达
  • 第六,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 明代的家具是闻名于世界的
    • 风水术到明代已达极盛期

  • 建筑大体上因袭明代传统,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发展
  • 第一,园林达到了极盛期
    • 清代帝王苑囿兴盛
  • 第二,藏传佛教建筑兴盛
    • 喇嘛庙
    • 布达拉宫
  • 第三,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 第四,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
    • 用官方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
    • 有斗拱的大式木作一律以斗口为标准确定其他大木构件的尺寸
    • 清代宫廷建筑的设计和预算是由“样式房”和“算房”承担
      • “样式雷”
      • 图纸称“画样”,模型称“烫样”,工程说明书称“工程做法
  • 第五,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
    • 水湿压弯法
      • 使木料弯成弧形檩枋,供小型圆顶建筑使用
    • 对接与包镶法
      • 用较小较短的木料制成长大的木柱,供楼阁作通柱之用
        • 其方法是用 2 根以上的圆木对接,外面再用若干长条木楞镶包起来,并用铁钉、铁箍固结,形成大直径的长柱

建筑史的分期

  • 创立时期
    • 周至春秋战国,相当于古埃及、古西亚及希腊建筑时期
  • 成熟时期
    • 秦汉时期,相当于希腊式及罗马式时期
  • 融会时期
    • 融汇外来文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当于早期基督教,拜占庭建筑时期
  • 全盛时期
    • 隋唐时期,相当于欧洲拜占庭、罗马纳斯及早期哥特时期
  • 延续时期
    • 宋辽金元时期,相当于欧洲哥特式建筑
  • 停滞时期
    • 明清时期

城市建设

古代城市基本发展概要

中国古代城市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中国古代城市四个阶段

  • 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夏、商、周)
    • 城市中各种要素的分布处于散漫无序的状态,中间并有大片空白地段相隔
  • 里坊制确立期(春秋至汉)
    • 第一个城市发展高潮时期
      • 铁器时代的到来
      • 封建制的建立
      • 地方势力的崛起
    • 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民区,商业和手工业限制在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
    • “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和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 布局形式比较自由多样
      • 大城(郭)包小城(宫城)
      • 二城并列
    • 战国成书的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 当时诸侯国都城规划的记录
      • 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
      • 但是尚未发现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都城完全符合的(理想条件下)
      • 建筑师营建都城时,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各大小三个城门(设立两个侧门)。城内有九纵九横的十八条大街道。街道宽度皆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七十二尺)。王宫的左边(东)是宗庙,右边(西)是社禝。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注:一夫,是指一夫之地,夫是农夫,一个农夫有百步之地来耕种。
  • <u>里坊制极盛期(三国至唐)</u>
    • 三国时期的曹魏都城—— 邺 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
      • 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
      • 居民和市场纳入棋盘格中组成“里”(北魏后又称“坊”)
      • 这是在前一阶段较自由的里坊制城市布局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结果
      • 功能要素区划明确,城内交通方便,城市面貌更为壮观
    • 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唐长安城(逐渐优化,一脉相承)
  • 开放式街市期(宋朝之后)
    • 发达的交通运输和荟萃四方的商业 (另一方面因素是中央集权加强,实力增强自信心增强,进而减少了对居民的控制),使得京城不得不取消了阻碍城市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里坊制和宵禁
    • 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的城市布局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概要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在选址、防御、规划、绿化、防洪、排水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都城选址
    • 春秋吴王阖闾委派伍子胥“相土尝水”
    • 汉刘邦权衡洛阳和长安利弊后定都长安,由丞相萧何主持
    • 选址时重视水资源
      • 隋文帝因汉长安故城地下水不宜饮用另建新城——大兴城(饮用水)
      • 漕运是京城粮食和物资的供应线,每个朝代都视为生命线(苑囿用水和漕运用水)
        • 汉长安开郑渠(西自上林苑昆明湖,东至黄河)
        • 隋、唐修运渠(西自广运潭,东经广运渠、渭水、黄河、汴河而通江南)
        • 元疏凿通惠河与南北大运河相接,明永乐年间疏通大运河等,都是为了解决漕运
  • 都城布局、防御
    • 古代都城是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和郭的设置
      •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 城是保护国军的,郭是看管人民的
    • 夏商时期——版筑夯土城墙;东晋开始——渐用砖包夯土墙;明代砖产量增加,得到普及
    • 一般京城的三道城墙
      • 宫城(皇帝的休憩之地)
      • 皇城(统治机构所在地)
      • 都城(城市最外边的轮廓线)
    • 为提高城门的防御能力,设两道城门,形成瓮城
    • 城墙每隔一定间距,突出矩形墩台,以利防守者从侧面射击攻城的敌人,这种墩台称为敌台或“马面”
  • 道路规划
    • 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
    • 处理方格网道路系统时也是因地制宜
  • 娱乐场所
    • 从南北朝到唐代多依靠佛教寺院以及郊区的风景区
    • 两宋时都城的戏场单独成立“瓦肆”(或称瓦舍、瓦市、瓦子),包括各种技艺:小唱、杂剧、木偶戏、杂耍、讲史、小说、猜谜、散乐、影戏等
    • 金元以后,戏台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已被各地广泛采用
  • 绿化
    • 道路两侧种植树木
  • 市政
  • 防洪排水
  • 城市规模

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古代都城的地域选择有一个由西向东推移的趋向(由关中和中原向沿海方向发展),其原因是经济重心的东移(长期战乱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水土失持、)

古代城市建设的三种模式:

  • 新建城市
    • 平地起城,主要在早期,如先秦时诸侯城和王城
  • 依靠旧城建设新城
    • 汉以后多采用
    • 新城建成后,旧城废弃不用,如隋大兴城
    • 旧城新城长期共存,如元大都
  • 在旧城的基础上扩建
    • 明初南京和北京
    • 优点是充分利用旧城基础,为新都服务,投入少收效快

每个都城必须根据其特定的需要与客观条件来确定其建设模式,都城建设的特点是一切为封建统治服务,一切围绕皇帝和皇权所在的宫廷而展开。在建设程序上也是先宫城、皇城,然后才是都城和外郭城;在布局上,宫城居于首要位置,其次是各种政权职能机构和王府、大臣府邸以及相应的市政建设,最后才是一般庶民住处及手工业、商业地段。自汉至清,历代都城莫不如此。

汉长安

  • 里坊制确立期,西汉
  • 选址
    • 西周——“丰”与“镐”、秦咸阳
    • 汉长安是在秦咸阳原有的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扩建)。其后汉高祖又建造了未央宫,作为西汉长安的主要宫殿,惠帝以后,由兴乐宫改成的长乐宫供太后居住
  • 城郭
    • 都城轮廓不规则
    • 北临渭水
  • 布局
    • 城市布局不规则
    • 五座宫城占据都城的大部分,多数闾里居住在外郭中
    • 南侧高,两宫殿,北低分布宫殿市场和闾里,
    • 基本沿袭秦制(秦汉制,区别于周礼制
  • 道路
    • 路网布置不规则
    • 八街九陌
  • 绿化
    • 建章宫
    • 上林苑
  • 水利
    • 开挖昆明池,蓄南山之水,作为城市供水和漕运用的水源
  • 其他
    • 陵邑制
      • 位于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7座城市
      • 长陵、安陵、霸陵、阳陵、茂陵、平陵、杜陵
      • 从各地强制迁移富豪之家来此居住,用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

曹魏邺城

  • 里坊制极盛期,东汉末年
  • 选址
    • 新建
    • 先后为曹魏南北朝六朝都城
  • 城郭
    • 都城轮廓方正
    • 都城、宫城
    • 每面各三门
  • 布局
    • 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
    • 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
    • 居民和市场纳入棋盘格中组成“里”(北魏后又称“坊”)
  • 道路
    • 有轴线的棋盘式道路
    • 贯穿东西的大道将城分为南北
    • 功能要素区划明确,城内交通方便,城市面貌更为壮观
  • 其他
    • 中国第一座轮廓方正规整,功能分区明确,有南北轴线的都城
    • 出现了基本的功能要素(曹魏邺城——北魏洛阳——隋唐长安体系)

北魏洛阳

基本延续曹魏邺城形制

  • 里坊制极盛期,北魏

  • 选址

    • 按西晋洛阳遗迹重建,新建外郭
  • 城郭

    • 城郭轮廓方正
    • 外郭、京城、宫城三城相套(于邺城的不同)
  • 布局

    • 宫城偏于京城之北,京城居于外郭中轴线,里坊制,京城两侧集中设市
    • 轴线明确
    • 前朝后寝,左祖右社
  • 道路

    • 方格网
  • 绿化

    • 宫阙壮丽,列树成行
  • 水利

    • 依靠谷水解决漕运
  • 其他

    • 较与邺城更进一步,道路、轴线、里市分布(曹魏邺城——北魏洛阳——隋唐长安体系)

隋大兴(唐长安)

基本延续北魏洛阳城(曹魏邺城体系)

  • 里坊制极盛期,隋唐
  • 选址
    • 依靠旧城新建仿北魏洛阳)隋在汉长安东南选地建新城,唐在隋基础上稍稍扩建
  • 规模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最严整的城市
  • 城郭
    • 郭城轮廓方正
    • 三城相套
    • 后东南用一坊改芙蓉园
  • 布局
    • 宫城北部居中,里坊制,东西两市
    • 规整的棋盘式布局
    • 把官府集中在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更加明确这是隋大兴的革新处(北魏洛阳城则有部分官府在皇城外)
    • 规模尺度、城市轮廓、布局形式、坊市布置都和北魏洛阳很相似
    • 功能分区布局更加严整,比北魏洛阳更为规整,更为理想化
  • 其他
    • 高颖、宇文恺负责
    • 唐代虽基本上沿用了隋的城市布局,但由于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因此朝臣、权贵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这是它的特点
    • 更加完善,更加规整(曹魏邺城——北魏洛阳——隋唐长安体系)

隋唐洛阳

  • 里坊制极盛期,隋唐
  • 选址
    • 在北魏洛阳之西约8Km,新建城市,地势平坦布局规整
  • 城郭
    • 郭城轮廓方正
    • 三城相套
    • 城墙每面三门
  • 布局
    • 宫城不居中而偏于西北隅,以别于首都的规制
    • 皇城宫城里坊街道都相应缩小
    • 北依邙山,洛水自西向东贯穿全城
    • 坊内都是十字街,四边开门
    • 三处市场分布在水运交通出入方便的地点
  • 水系
    • 洛阳城内有谷水、洛水、伊水人注,水源充沛,所以漕运比长安畅通
  • 其他
    • 杨素、宇文恺建造
    • 洛阳皇城内城墙多,宫城北、东、西三面都有几重隔城环绕,皇城再从东、南、西三面包围宫城;地势又是居高临下,从防御上说,比长安作了更多考虑

宋东京

  • 开放式街市期,宋

  • 选址

    • 五代时期后梁后汉后晋后周均建都于汴州
    • 宋东京由州治扩建而来
  • 规模

    • 宫城规模小,建筑密度大
  • 城郭

    • 州衙改为宫城,州城修成都城,又外包一圈罗城
    • 轮廓不方正
    • 三城相套
    • 城墙外门设20座旱门、水门。内城每面三门,宫城每面一门
  • 布局

    • 宫城择中而立于轴线,里坊制解体,街巷制形成
    • 官府衙署一部分在宫城内,一部分在宫城外,不如唐长安集中
    • 城市是根据各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步扩建的
    • 规划重点在于解决城市发展问题而非城市建设问题
  • 道路

    • 南北一条贯通的大道成为全城的轴线
    • 并非笔直
  • 水利

    • 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四水贯都·
  • 市政

    • 望火楼
  • 绿化

    • 艮岳
  • 其他

    • 线性规划,线性发展
    • 里坊制延续到宋初,宋都城汴梁是由州治扩建而来的,面积小,建筑密度大并且逐步发展。由于商业发达,城中到处临街开设商店、酒楼、医铺、药铺等,里坊制在这里被彻底废除,开始了开放式的城市布局

元大都

  • 开放式街市期 元代
  • 选址
    • 依靠旧城建新城,新城建成后弃旧城(南北二城并存,旧城成了一般居民的居住区)
  • 城郭
    • 郭城轮廓方正
    • 三城相套
    • 都城城门11座,元末门外加瓮城
  • 布局
    • 元大都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
    • 城市中轴线就是宫城中轴线
    • 宫城南侧居中,依靠水系建立,漕运方便
    • 皇城南面的旧城,所以新城区大部分在皇城之北。这是由当时的具体条件所定的布局方式,而并非套用《考工记》面朝后市的古老概念
  • 道路
    • 道路系统规整砥直,成方格网
    • 全程道路分 干道 和 胡同 两类
    • 胡同以东西向为主,干道以南北向为主
  • 水系
    • 三重水系,海子,金水河,通惠河
    • 用西山和昌平一带充沛的泉水注人漕渠一通惠河(通州与大都之间),由大运河与海上运来的粮食和物资可以从通州直达琼华岛北面的海子(今积水潭),所以元朝靠近海子建立皇城,漕运非常方便
  • 其他
    • 结合水系建新都
    • 刘秉忠设计
    • 皇城偏于城南,包括宫城、太液池西岸的隆福宫、兴圣宫和御苑,环绕一片广阔的水面而展开,和传统的宫殿布置方式手法迥异,是元代的一种创新(和蒙古人逐水草而居的传统观念有关)

明清北京

  • 开放式街市期 明清
  • 选址
    • 元大都基础上改扩建(旧址北侧区域舍弃,改建后使皇城成为城市中心)
  • 城郭
    • 郭城轮廓不规则方形
    • 三城相套
    • 内城南3门,其余各2门,共9门。设翁城。外城南3门,东西各1门,北5门(其中中央三门是内城的南门,东西两角门则通城外)
  • 布局
    • 皇城为中心,皇城平面不规则方形,宫城居皇城轴线偏东。宫城轴线为城市中轴线
      • 北京全城有一条全长约7.5km的中轴线贯穿南北,轴线以外城的南门永定门作为起点,经过内城的南门正阳门皇城的天安门端门以及紫禁城的午门,然后穿过大小6座门7座殿出神武门越过景山中峰地安门而止于北端的鼓楼和钟楼。轴线两旁布置了天坛、先农坛、太庙和社稷坛等建筑群,体量宏伟,色彩鲜明,与一般市民的青灰瓦顶住房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强调封建帝王的权威和至尊无上的地位
    • 宫城外左祖右社,宫城内前朝后寝。外设天地日月潭
    • 清朝北京城规模没有继续扩充,城的平面轮廓不再改变,主要是营建苑囿和修建宫殿
  • 道路
    • 棋盘式布局
    • 多正南北

南朝健康

  • 魏晋南北朝
  • 选址
    • 吴,东晋,宋齐梁陈(南朝)都建都于此
    • 位于秦淮河入江口地带,西临长江、北枕玄武湖、东依钟山,龙蟠虎踞
  • 城郭
    • 结合自然地势,都城轮廓自然曲折
    • 三城相套
    • 外郭(三城之外单独的土城墙)则始终是竹篱,郭门称为篱门,共计56座
  • 布局
    • 宫城剧居中偏北,集市多分散
    • 自由街巷不规则分布,轴线明确
  • 道路
    • 自由街巷,结合自然地势
    • 中间的御街研直向南,轴线明确
  • 水系
    • 秦淮河

明南京

  • 开放式街市期 明朝
  • 选址
    • 避开旧城,东边新建宫城
  • 城郭
    • 轮廓不规则
    • 四重城墙(宫城、皇城、都城、外郭<砖墙外的土墙>)
    • 城墙都城条石做基础,设13座城门,重要城门设三重瓮城(即四道城门)
  • 布局
    • 三大明确分区(城东皇城区;城南居民和商业区;城西北军事区)
    • 宫城居皇城轴线偏东
    • 左祖右社,前朝后寝
  • 道路
    • 不规则
  • 其他
    • 充分考虑了对旧城的利用和对地形的顺应
    • 布局为明清北京故宫布局的范式

地方城市建设

秦后实行郡县制,郡、县所在地即是朝廷派驻各地的政治、军事统治据点,又往往是经济和文化的地方中心,其中有些是交通枢纽,有些是手工业中心,有些是对外贸易的港口

作为府、县治所在的地方中心城市,都有一套相关机构与设施,以保障政权的有效运作

地方城市的其他基础设施

  • 防御工程
    • 城壕、城墙及其附属设施
    • 早期城墙都为土筑,明代绝大多数府县都修筑了砖包城墙
  • 水利工程
    • 在城外筑堤堵水,形成水库湖泊,既可保证城市生活用水,又可增加城郊风景游览场所
    • 城墙既是防御工程,也是防洪工程
    • 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城市还在城墙外围再筑一圈土堤,以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 水网地区的城市则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在城内开凿纵横交叉的河道,既是水上运输网络,又是洪捞排泄系统
  • 道路与下水道
    • 江西赣州城,北宋时已形成由“福沟”与“寿沟”两个子系统组成的全城排水系统,福沟汇城市南部之水,寿沟汇城市北部之水,再通过12个水窗(涵洞)分别排入城东的贡江和城西的章江
  • 邮驿设施
    • 我国自秦汉时代起就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邮驿制度
    • 邮驿制度对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和政令的传递起着重要作用
    • 驿站是官办接待站

城市布局

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 处于平原地带的城市多力求方整规则,以长方形居多,道路宽敞平直,常作十字形或丁字形布置,城市中心常设有鼓楼、钟楼
  • 在多江山丘的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城市布局多样,道路系统也往往成不规则状
    • 依山筑城,则主要街道沿等高线展开
    • 沿江建市,则往往形成带状城镇
    • 江南水网地区以水运为主,街道房屋沿两岸布置
  • 小市镇常沿河展开成带状,大市镇因十字形、井字形交叉河道而成块状
  • 除街道系统外,还有河道系统,两者共同形成城市交通网络

住宅与聚落

  •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即农业的出现而形成固定居民点——聚落
  • 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聚落分化成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和以非农业的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

不同时期住宅形制演变

  • 周朝和春秋时期
    • 院落式布局形式
    • 前堂后寝,左右厢房,中轴对称
    • 入口有屋三间,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
    • 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堂;堂左右为厢,堂后为寝
      • 即为生活起居之用
      • 又为会见宾客、举办仪式之用
  • 汉代
    • 合院形制
      • “口”字型“日”字型院落组合形式
      • 门、堂、院
    • 坞壁
      • 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
  • 南北魏
    • 贵族住宅大门—用庑殿顶和鸱尾
    • 大型厅堂和庭院回廊组成
  • 隋唐五代
    • 直棂窗回廊绕成庭院
    • 乌头门
  • 宋代
    • 里坊制解体,城市住宅形制呈多样化,平面较为自由
    • 院子闭合、院前设门的,有沿街开店、后屋为宅的,有两座或三座横列的房屋中间联以穿堂呈工字形
    • 南宋江南住宅庭院园林化,依山就水建宅筑园,对后世江南城市住宅和私家园林的建造有很大影响
  • 元代
    • 元代住宅还有用工字形平面构成主屋的
    • image-20230131212500291
  • 明清两代
    • 北京四合院

住宅构筑类型

  • 中国民族多,幅员广。古人由于不同环境气候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下,造就不同的生活居住环境,同时住宅由于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结构合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适宜技术

  • 木构井干式

    • 分布于东北、云南等林区(数目较多的位置)
    • 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
    • 木材重叠,既是承重结构,又是维护结构
  • 毡包

    • 分布于内蒙古、新疆北部
    • 以游牧生活为主的牧民居住方式
  • 阿以旺

    • 分布于新疆南部
    • 平屋顶、带外廊、以土材为主、带天窗的大厅
    • 顶部木梁排木檩
  • 碉楼

    • 分布于西藏、青藏高原、西康(四川西部)
    • 外墙厚实高大
    • 碉楼外墙为厚实高大的收分石墙楼层,内为密梁木楼层的楼房,楼层用土面层
  • 窑洞

    • 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豫西、晋中、陇东、陕西)
    • 前身为原始社会穴居中的横穴
  • 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

    • 分布较广(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湖南、贵州)
  • 砖墙承重式

    • 分布于陕西、河北、河南
    • 明清普遍用于住宅砌墙
  • 竹木构干阑式

    • 分布于广西、海南、贵州、四川
    • 巢居发展而来
    • 主要用于潮湿的山区或水域
    • 干阑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为主要特征
  • 土楼

    • 分布于福建、广东、赣南
    • 与黄土高原的土质不同,多属“红壤”,质地粘重,韧性较强,本地为稻作文化,即糯米红糖是就地取材最好的凝固剂
    • 该地盛产硬木、竹林,硬木用于建房,竹片提供了相当于建筑骨架的拉筋
    • 土楼是客家自三国两晋以来以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期为主,为躲避北方战乱而迁徙到南方的中原移民的住宅
    • 屋檐较大,为建筑提供了较良好的防晒,整体较为通透
  • 一颗印

    • 分布于以昆明为中心的西迄大理,南至普洱、墨江、建水,东至昭通、沾益一带
    • 以地盘和外观方整如印为特征,高原地区多风,墙厚瓦重
    • 外围用厚实的土坯砖或者夯土构成,或用外砖内土(金包银
    • “印”内房屋梁架主要是穿斗式,山墙为砖砌体,和柱、梁脱开而用铁件连接

实例

北京四合院

  • 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
  • 前院较浅,以倒座为主
    • 主要用作门房、客房、客厅
    • 大门在倒座以东、宅之巽(xun)位(东南角)
    • 靠近大门的一间多用于门房或男仆居室
    • 大门以东的小院为塾
    • 倒座西部的小院中设厕所
    • 前院属对外接待区,非请不得入内
  • 内院是家庭的主要活动场所
    • 内外院以中轴线上的垂花门相隔
    • 内院正北是正房(上房、北房、主房),是全宅地位和规模最大者,为长辈起居处
    • 两侧为东西厢房
    • 正房左右侧为耳房
    • 耳房、厢房山墙以及院墙围合起来的为露地,常作为杂物院
  • 后院的后罩房居院宅的最北侧
    • 常布置厨、贮藏、仆役住房等
    • 若有后门,则设在后罩房西北角的一间
    • 院中有井,属于家庭服务用区
  • 整个四合院中轴对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宛如京城规制缩影
  • 门是界分内外、引导秩序、身份地位的象征
    • 屋宇式和墙垣式
    • 屋宇式等级较高,又有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之分
    • 垂花门式内宅门,位于轴线上,意为内院的开始,其高度和华丽程度取决于主人地位

江苏吴县东山天井式住宅

  • 城市官式住宅
    • 纵深若干进,横向平行两三条轴线
  • 乡镇天井式住宅
    • 平面采用对称式,只有一条轴线
  • 民间小型住宅
    • 平面大都不规则,主体建筑仍呈天井式围合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 因客家人移民之故,以群聚于一栋楼为主,楼高耸而墙厚实,用土夯筑而成
  • 土楼是客家在“土客械斗”迁居后图存稳定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不同地方形式做法不同,但形制上有较多相同
    • 土楼以祠堂为中心,聚族而居,供奉祖先的中堂位于建筑正中央
    • 无论圆楼方楼弧形楼均保持中轴对称,保持了北方四合院的传统格局性质
    • 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
    • 圆楼以承启楼为例
      • 布局上分为四环
      • 中心为大厅,建祠堂
      • 内一圈为平房,多用于客厅
      • 外一圈为两层
      • 最外环最高(12.4m),底层用作厨房、畜圈、杂用,二楼储藏,一二层不对外开窗,三四层为卧室回廊相通
    • 方楼以遗经楼为例
  • 客家土楼的技术是北人南迁后结合需求及当地气候条件创造出来的
    • 出于防御需要,外墙高达厚实可达1.5m,再把竹筋、松枝放入生土墙起加筋作用。辅以块石混合夯筑后非常牢固。
    • 地处南方注意防晒,将檐口伸出,减少太阳辐射热
    • 建筑物内部采用活动式屏门,隔扇,空间开敞、通透,有利于空气流通
    • 外环楼层开箭窗,呈梯形,外小内大,既利防卫,又宜人用
    • 选址注重风水
  • 客家土楼南北兼得,又因地制宜进行创造,是移民文化在住宅中的典型表现

河南巩县窑洞

窑洞主要有三种:①开敞式靠崖窑;②下沉式窑院(地坑院);③砖砌的锢窑

位于巩县康店村中的明清“康百万庄园”窑群,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规模最大的靠崖窑住宅群

但无论哪种窑洞,均以向土层方向求得空间、少占覆地为原则,以拱券为结构特征

西藏囊色林主楼

  • 碉楼式住宅的代表

安徽歙县棠樾村

村是聚落的一种形态,村的形成和发展,有两大因素至为关键,一是地缘,二是血缘,前者决定生存条件和环境,后者关系村之凝聚力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即古人注重追求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的本身和谐

  • 棠樾村选址,符合风水所谓“枕山、环水、面屏”的原则(选址)
  • 水系的建立十分重要。它是保证农耕和日常生活的必要保证
  • 祭祀建筑繁多,突出宗族礼仪
  • 这两大方面也结合风水理念在村之结构中成为关键。棠樾水口,设在村落“巽位”吉方的东南角,即七星墩处

山西襄汾丁村

基本以“口”字型的四合院为主


宫殿、坛庙、陵墓

宫殿坛庙陵墓是我国最隆重的建筑物,使用当时最成熟的技术和艺术来营建这些建筑,因此这三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时期的建筑成就

宫殿、坛庙、陵墓又是帝王权威和统治的象征,具有明显的政治性,社会的统治思想和典章制度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

都以群体布局的空间处理见长

坛庙的等级是三者最高

宫殿

宫殿发展四阶段

  • “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 周代以前,尤其夏商时期
    •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
    • 茅草盖顶,夯土筑基(无瓦)
  • 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
    • 西周早期出现瓦,数量不多,只用于檐部和脊部
    • 春秋战国运用广泛
    • 高台系夯土筑成,台上木架建筑是体型复杂的组合体(非庭院式建筑)
    • 色彩富丽,配以灰色的筒瓦屋面
  • 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
    • 秦汉时期(骈列制或秦汉制)
    • 格局较为自由,富有园林气息
  • 纵向布置“三朝”阶段(隋唐之后)
    • 商周以后,前朝后寝
    • 秦汉制,汉晋南北朝都在正殿两侧设东西厢、东西堂,三者横列
    • 隋代之后,追绍周礼,纵向布置三朝
    • 三朝五门,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
      • 隋大兴:三朝——广阳门、大兴殿、中华殿
      • 唐大明宫——含元殿、宣正殿、紫宸殿
      • 元无三朝——“帝后并重”
      • 明南京: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奉天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洪午门)
      • 清紫禁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
    • 三朝之制
      • 外朝一
        • 商议国事、处理狱讼、公布法令、举行大典、位于宫城南门易于国人进出之处
      • 内朝二(治朝和燕朝)
        • 治朝:君王超会治事、处理诸臣奏章、接受万民上书
        • 燕朝:接晤臣下、群臣议事、举行册名、宴饮活动之处
    • 五门之制(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
      • 皋门——宫城最外一重门
      • 库即多与库房和厩棚对应
      • 应门即治朝之门
      • 路门为燕朝之门,门内即“路寝”(正寝),为天子及妃膑燕居之所
  • 汉——唐——明发展趋势
    • 规模渐小
    • 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
    • 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 东西堂制度源于汉代的东西厢制度,这种制度于汉、两晋南北朝(北周不用)沿用,隋朝开始后废弃了这种宫殿建筑布局制度。

唐长安大明宫

  • 位于长安城东北角御苑内龙首原高地
  • 位居高地,居高临下
  • 外朝
    • 含元殿(大朝)
      • 十三间殿堂
      • 殿前有七折长70余米的坡道
      • 呈s型盘上(龙尾道)(因地制宜)
      • 坡道上铺莲花砖,两侧为石栏杆
      • 殿前左右有阙楼一对相向而立,有飞廊与殿身相连,形成环抱之势
    • 宣政殿(治朝)
    • 紫宸殿(燕朝)
  • 内廷
    • 以太液池为中心,形成了宫与苑相结合自由布局形式
    • 麟德殿
      • 面阔11间,进深17间
      • 偏心布置,位于内廷西侧
      • 天子赐宴群臣,宰臣奏事,蕃臣觐见
      • 殿两侧有楼阁相辅
      • 西侧墙外有翰林院,是学士待诏制诰之处

明清北京宫殿

  • 仿制南京而建,更加壮丽宏伟

  • 宫城周围护城河环绕,城墙四面辟门(南:午门;北:神武门;东西为东华门西华门),城墙四隅有角楼

  • 五门

    • 大清门
      • 500余米长的千布廊组成前院
      • 接一个300余米的横向空间,与前院形成丁字形平面
    • 天安门
      • 门前配有白石华表,金水河桥(形成第一个建筑高潮
      • 蒯祥设计
    • 端门
      • 门前一区庭院,尽端是体量、形式和天安门相同的端门
    • 午门
      • 通过端门进入一个深300余米的狭长院落,午门以其丰富的轮廓和宏伟的体量形成第二个高潮
    • 太和门
      • 门前为太和门庭院,宽度达200余米,至此豁然开朗
      • 过太和门,庭院更大,是一个面积4公顷多的近乎正方形的大广场,正中高台上的太和殿有10余座门、楼和廊庑环列拱卫,达到了全局的最高潮
  • 外朝

    •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 主殿太和殿供天子登基,颁布重要政令、大朝会及皇帝庆寿(重檐庑殿顶)
        • 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
        • 彩画为金龙和玺
      • 中和殿是大朝前的预备室,供皇帝休息之用(攒尖顶)
      • 保和殿供殿试进士、宴会等用(重檐歇山顶)
      • 三殿一起利于白石台基上
    • 武英殿
      • 召见大臣议事
    • 文华殿
      • 太子读书、举办经筵讲学典礼和召见学士之处
  • 内廷(乾清门以北)

    • 乾清宫
      • 皇帝正寝
      • 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
    • 交泰殿
    • 坤宁宫
      • 皇后所居
    • 紧靠乾清宫东西两侧供嫔妃所居的院落式寝宫
      • 东六宫、西六宫
      • 前东五所、前西五所
      • 乾清宫象天,坤宁宫象地,东西六宫象十二星辰,乾东、西五所象众星,形成群星拱卫的格局,其目的是夸张皇帝的神圣
      • 内廷轴线两侧
        • 六宫东侧自北向南还有几组小庭院,是管理衣食的服务机构,南端是宫内祭祖用的奉先殿
        • 西六宫西侧有两路院落:紧靠西六宫的是一些小殿和庭园,供居丧及游赏之用,再西侧为喇嘛教佛堂(明代为道观)
        • 自此再向两侧直到紫禁城墙,南抵文华英武殿被称为“外东路”“外西路”,是皇帝长辈、晚辈居住的区域和服务机构
          • 外东路有太上皇所住的皇极殿、宁寿宫
          • 外西路有老太后住的英华殿、寿安宫、慈宁宫
    • 御花园
      • 亭台楼阁作对称布置
  • 空间序列

    • 北京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在利用建筑群来烘托皇帝的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 通过在1.6km的轴线上,用连续的、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来衬托出三大殿的庄严、崇高、宏伟
  • 轴线处理

    • 宫殿主轴线与都城主轴线重合,宫城轴线大大强化了都城轴线的分量,并构成都城轴线的主体;都城轴线也大大突出了宫城的显赫,成为宫城轴线的延伸和烘托
  • 建筑处理

    • 以小衬大、以低衬高、以简衬繁等对比手法突出主体
    • 建筑色彩采用强烈的对比色调:白色台基,土红墙面等

清沈阳故宫

  • 清军入关前所创建的宫殿
  • 三条轴线
    • 东部大政殿和十王亭
      • 清帝举行大典及王公大臣议政之处
    • 中部清宁宫和崇正殿
      • 中部崇政殿,是日常朝会和处理政务之处
      • 清宁宫是寝宫,也属前朝后寝制
    • 西部文溯阁
      • 乾隆时为存放四库全书而建造的藏书楼

坛庙

坛庙的出现起源于祭祀,祭祀是人们对自然、神灵、鬼魂、祖先、繁殖等表示一种意向的活动仪式的通称

封建社会,对坛庙的祭祀,是中国古代帝王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京城是否有坛庙,是立国合法与否的标准之一

左祖右社,郊外祭天于南,祭地于北,祭日于东,祭月于西,祭先农于南,祭先蚕于北

坛庙的类别

  • 祭祀自然神
    • 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庙等等
      • 祭天之礼为朝廷大事,祀典极其隆重(强调“受命于天”、”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
      • 社稷坛祭土地神,社是五土之神,稷是五谷之神,以农立国,社稷象征国土和政权
      • 先农坛是皇帝祭神农和行藉田礼之处,鼓励耕作
      • 五岳、五镇是山神,四海、四渎是水神。五岳以东岳泰山为首,历代皇帝都以泰山封禅为盛典,”封禅”是告帝业成功于天地
    • “明堂”,用于皇帝于季秋大享祭天,配祀祖宗,朝会诸侯,颁布政令等(多功能合一,明清后功能分离为天坛、太庙、太和殿等),朝廷举行最高等级的祀典和朝会的场所,历代明堂以武则天在洛阳所建“万象神宫”为最宏大壮丽
      • 明堂辟雍中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 祭祀祖先
    • 帝王祖庙称太庙(即左祖右社中的组),臣下称家庙或祠堂。明制庶人无家庙,仅在居室中设父、祖二代神主,且不能设安放神主的椟
  • 先贤祠庙
    • 孔子庙、诸葛武侯祠、关帝庙等

北京天坛

  • 建于明初
  • 天地分祭,立天地日月之坛于四郊
  • 祈年殿
    • 原为大享殿,后重建更名,供孟春祈谷之用
    • 坐落于三层台基的祈谷坛上
  • 圜丘
    • 原为青色琉璃砖贴面,后全用汉白玉作坛基和栏杆
    • 有坛壝和皇穹宇两部分组成
    • 冬至日祭天
  • 西侧斋宫一区
    • 供皇帝祭祀前夕斋宿之用
  • 神乐署和牺牲所
    • 备祭奠所用舞乐和祭品
  • 入口设在西侧,经过1km甬道到达主轴线
  • 规划意匠
    • 它以超大规模的占地,突出天坛环境的恢宏壮阔;
    • 它以大片满铺的茂密翠柏,渲染天坛坛区的肃穆宁静;
    • 它以圜丘坛、祈谷坛两组有限的建筑体量,通过丹陛桥的连接,组成超长的主轴线,控制住超大的坛区空间;
    • 它以高高突起的圜丘坛、祈谷坛和丹陛桥,提升人的视点,拓展人的看天视野,显现出天穹的分外开阔,造就天的崇高、旷达、神圣的境界;
    • 它通过一系列的数的象征、方位的象征、色彩的象征和“天圆地方”之类的图形象征,充分显现崇天的意识;
    • 它还特意把皇帝居住的斋宫置于主轴线旁边的侧位,置于坐西朝东的偏方位,以皇帝低于昊天上帝的建筑规制,强调出“天子”与“天”的亲缘关系;
    • 经历明清两代扩建、改建的北京天坛,堪称中国古代典范性的建筑组群。

北京社稷坛

  • 主体建筑是一座方形的坛和两座面阔五间的殿
  • 坐南朝北,正门位于北侧

北京太庙

  • 太庙是宗法社会皇权世袭的重要标志,历代朝廷都极重视,致祭很勤

  • 其中祖先牌位安放遵循昭穆制度

  • 主要建筑由正殿、寝殿、祧庙三者所组成,内外三重围墙

    • 正殿原为九间,乾隆改十一间,重檐庑殿顶,下承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台基
    • 寝殿、祧庙均为面阔九间,单檐庑殿顶
  • 前设戟门和庙门,两侧设东西配殿

太原晋祠

  • 晋祠是为奉祀晋侯始祖叔虞而立的祠庙

  • 自由的园林化布局

  • 主殿供叔虞之母,称圣母殿

  • 晋祠圣母殿是宋代所留殿宇中最大的一座,殿身5间,副阶周匝,所以立面成为面阔7间的重檐,角柱生起特别高,檐口及正脊弯曲明显

    • 副阶周匝,单槽,减柱造
  • 鱼沼(方形池)飞梁(十字形平面桥梁)

曲阜孔庙

  • 孔庙基址沿中轴线布置有九进院落
  • 前三进是前导部分,有牌坊和门屋共6座
  • 第四进以内从大中门起是孔庙的主体部分,此区围墙四隅起角楼,以大成殿庭院为中心,前有奎文阁及皇帝驻跸处;东有诗礼堂、崇圣祠、家庙和礼 器库;西有金丝堂、启圣殿和寝殿(孔子 父母的祠堂)和乐器库;后有圣迹殿和神厨、神庖
  • 大成殿是孔庙主殿,后设寝殿,前朝后寝
  • 角楼之制 + 天子五门之制(帝王宫室之制)、门乾之制 + 前朝后勤之制(王者宗庙之制

陵墓

  • 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埋葬规制和陵园布局的先例
  • 陵墓一般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地下墓室、地上陵台、陵园

地下埋葬制和墓室

  • 埋葬制打破了以往死后必须埋在本氏族公共墓地的习俗,出现了夫妻合葬或者父子合葬的形式
  • 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加重,反映在葬制上出现了墓穴和棺椁
  • 商周时期
  • 已经出现了墓道、墓室、椁室及祭祀杀殉坑
  • 武官村大墓
    • “中”字形地下墓坑
  • 妇好墓
    • 木椁室四壁用原木交叉成“井”字形向上垒筑
  • 战国末年,河南一带开始用大块空心砖代替木材做墓室壁体(未大面积使用)
  • 西汉之前(竖穴为主
  • 帝王贵族用木椁(保护棺材)作墓室
    • 一为用木枋构成箱形椁室1至数层,内置棺
    • 另一种是用短方木垒成墓的“黄肠题凑”
      • 黄肠——黄心柏木;题——头;凑——聚;题凑——枋木端头皆指向内部,构成四壁
  • 墓道
    • 四出羡道——“亞”字形平面,安阳商王墓
    • 二出羡道——“中”字形平面
    • 一墓道——“甲”字形平面
  • 木椁不利于长期保存,更由于砖石技术的发展,所以逐渐发展了石墓室和砖墓室
  • 东汉——明清,横穴为主,砖石发券
  • 东汉石砖拱顶墓室为主流
  • 砖型多样
  • 发展无模架施工
    • 并列式筒顶拱,整体性差,支模简单
    • 纵联式拱顶结构性能良好,整体性强,但支模较困难
  • 唐、宋墓中出现了叠涩砌的穹窿顶较为广泛
  • 明清多石作拱券结构

地上陵台、因山为陵与宝城宝顶

  • 墓葬制中,地面出现了高耸的封土
  • 地上陵台
    • 秦始皇营骊山陵,大崇坟台
    • 汉因秦制,帝陵都起方形截锥体陵台,称为 “方上”(形似金字塔削去尖)
    • 北宋陵台亦属此制
  • 因山为陵
    • 汉文帝灞陵,山为陵,目的为防日后被盗,是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
    • 曹魏六朝主张薄葬,因山起陵不起坟
      • 薄葬的原因
      • 对厚葬之祸——盗墓的认识
      • 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人口迁徙,经济下降
      • 人生观的转变,对生注重大于死
      • 佛教影响
    • 唐时因山起陵高居山地(李渊的献陵为方上
  • 宝城宝顶
    • 明清地下宫殿上起圆形坟称为宝顶(南方多雨,防止雨水下流浸润墓穴),宝顶用墙垣包围称为宝城,南侧建方城明楼
  • 地面陵体完成由方形土台土山圆形人工构筑物之技术和形象上的转变

陵园建筑(总体布局)

  • 商代陵墓不起坟,深埋,但可能有享堂(无陵园享堂为祭祀类建筑
  • 战国中山王墓(早期的有群体组合的陵墓
    • 王、后、夫人五墓横列,墓上各有享堂,五堂立于同一土台上,其外有两道宫墙环绕
  • 汉陵园建制基本沿袭秦制,陵中设庙和寝两部分(仿照宫中前朝后寝之制)
    • 庙中藏神主,四时致祭
    • 寝中有衣冠、几杖等生前用具
    • 亡帝的宫人则在陵园守陵,一如生前具妆、上食
  • 南朝帝王陵墓神道两侧立碑、柱,享堂已不存在
    • 陵墓石刻
    • 萧景墓的辟邪和墓表
  • 唐代因山为陵,供食不便,将献殿建于陵园南门,相当于庙,称上宫;山下设下宫——寝,便于供食,形成了上下宫制
  • 宋代皇帝死后营陵,受时间、“五音姓利”之说的影响,茔地自南向北坡下,陵台处于低处
    • 陵台为方锥平顶土台
    • 因地形南高北低,故献殿位于灵台到神墙南门空地,为上宫陵西北为下宫
    • 南宋陵墓极为简陋,但仍有上下宫之分
  • 元代葬于漠北,不起坟,也无标志
  • 明代陵墓继承唐宋又有创新
    • 因山为陵,陵区集中,神道深远,遍植松柏,都是传统旧法
    • 结合地势,神道较长
    • 陵体、祭祀建筑串联在轴线上,且致祭区形成院落二进或三进,多层次多进深,更加突出了朝拜祭祀仪式的重要性
    • 明楼
    • 明皇陵
      • 明代最早期的陵墓
    • 明十三陵合用一条神道
    • 不再建方上陵体,宝城皆为圆形
    • 本朝帝陵集于一区可视为对宋朝帝陵制度的继承
    • 哑巴院
      • 明清帝陵宝城和方城之间的小院
  • 清陵陵制大体沿袭明制,但各陵神道分立

秦始皇陵

  • 两道陵墙环绕
  • 陵台有三级方截锥体组成
  •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人工坟丘

汉武帝茂陵和汉宣帝杜陵

  • 陵邑制
  • 茂陵的平面布置仍是以方截锥体为中心,四出陵门
  • 杜陵的封土形如覆斗,底部和顶部平面均为方形,四面墙各辟一门。帝陵的寝园位于陵园东南,包括寝殿和便殿。寝殿是主体,“便殿,寝侧之别殿”

唐乾陵

  • 藏于梁山中
  • 陵体四周有陵墙,陵门四处
  • 善用地形的双峰来陪衬主体
  • 因山为陵,凿山为穴,以山为阙(门阙)
  • 上下宫制

宋永昭陵

  • 陵台为正方形截锥体,成阶级状
  • 四周有神墙围绕,神门四出,四隅有角阙,门外各置石狮一对

明十三陵

  • 明太祖孝陵在南京钟山南麓,开曲折自然式神道之先河,并始建宝城宝顶
  • 天寿山为屏障,三面环山,南面敞开,形势环抱
  • 地面陵体逐渐由不规则依山而建的形状转向人工干预的规则的形状
  • 陵区入口起点为山口外一座五间的石牌坊
  • 自南往北经过大红门、碑亭、石象生、到龙凤门(棂星门),为共同神道
  • 陵的布置,陵体称宝城,正前为明楼,楼中立皇帝店谥石碑,下为灵寝门
  • 十三陵以永乐帝的长陵为中心,分布在周围的山坡上,每陵各占一山趾,其陵门享殿(棱恩殿九间重檐庑殿)、明楼的布置大体参照长陵制度,而尺度则较小
  • 定陵的地宫埋于宝城下约30余米处,用白石作撰券顶结构,墓室以中间3进为主,后进是帝后棺室;两侧各有纵向的东西配室,组成各室相通的地下宫殿

清昌陵

  • 清朝人关前,帝王陵墓在东北地区共有三处:永陵(辽宁新宾)、福陵(辽宁沈阳东郊)、昭陵(辽宁沈阳北郊),又称盛京三陵
  • 清帝人关后,陵区则为河北遵化的东陵和距北京西100多公里的易县西陵
  • 马槽沟
  • 清东陵孝陵主体建筑序列石牌坊、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及四隅华表、影壁山、望柱、石像生 (18对)、龙凤门、一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三路三孔桥、神道碑亭、东西朝房、东西值房、隆恩门、隆恩殿、陵寝门、二桂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

宗教建筑

宗教建筑基本发展概要

  • 我国古代比较重要的是道教、佛教、伊斯兰教

佛教

  • 佛教在东汉初期即已正式传入中国

    • 当时寺院布局仍按照印度及西域式样,即以佛塔为中心之方形庭院平面
    • 汉末徐州的浮屠塔的木楼阁式结构与四周的回廊殿阁,已经逐渐改为中国建筑的传统式样
  • 佛教在两晋南北朝时得到很大发展

    • 建立了大量的寺院石窟和佛塔

    • 永宁寺

      • 主体部分由塔、殿、廊院组成(特点是出现了殿,是本土化的重要特征
      • 采用了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形式,核心是一座位于三层台基上的九层方塔塔北建佛殿,四面绕以围墙,形成一区宽阔的矩形院落
    • 舍宅为寺——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

    • 此时的佛教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中国化

  • 隋唐五代至宋,是中国佛教的另外一大发展时期

    • 两次灭法事件,使得旧有的佛教殿塔受到很大的破坏
    • 佛学思想的研究达到空前的繁荣,但对佛教建筑并未带来决定性影响
    • 隋唐时期较大佛寺的主体部分,仍采用对称式布置,但其中殿堂逐渐成为全寺的中心,佛塔则退居到后面一侧,自成另区塔院
  • 明清四大名山

    •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
    • 四川峨嵋山(普贤菩萨道场)
    •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

道教

  • 直到东汉时期才正式成为宗教
  • 就道教建筑而言却未形成独立的系统和风格
  • 一般称宫、观、院,其布局和形式大体仍遵循我国传统的宫殿、祠庙体制,即以殿堂楼阁为主,依中轴线作对称布置,与一般寺庙相比规模偏小,且不建塔,经幢

伊斯兰教

  • 唐代传入中国
  • 早期的礼拜寺在建筑上仍保持了较多的外来影响
  • 建造较晚的寺庙除了神龛和装饰题材以外,所有建筑的结构和外观都已经完全采用中土传统的木架构形式

佛庙寺院

  • 佛寺可划分为以佛塔为主以佛殿为主
    • 以佛塔为主出现较早,这类寺院系以一座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方形广庭和回廊门殿(白马寺、浮屠寺、永宁寺)。形成源自古印度佛教徒饶塔膜拜的礼仪需要
    • 以佛殿为主的佛寺,基本采用传统的多进庭院式布局,舍宅为寺,“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台为佛堂”,隋唐后较为通行

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

  • 年代
    • 唐代
  • 立面特征
    • 面阔七间,进深八架椽,单檐四阿顶
  • 平面特征
    • 坐东朝西,主体在后
    • 依山势自下而上形成三层台地沿东西向轴线布置,形成依次升高的三重院落
    • 平面柱网内外两圈柱(金厢斗底槽
  • 内部空间特征
    • 梁架分为分为天花下的明栿(可见)和草栿(不可见)
  • 结构特征
    • 内外柱高相等
    • 柱身圆形直柱,仅上端略有卷杀
    • 檐柱有侧脚和生起
    • 屋面坡度较平缓,正脊及檐口都有生起曲线
    • 阑额上无普拍枋
  • 小木作特征
    • 天花用小方格的平闇
  • 特点概述
    • 脊檩下不施侏儒柱仅用叉手,现存孤例
    • 唐代大殿外观简洁、稳健、恢弘的气度
    • 殿堂型构架
  • 平立面简图

南禅寺大殿

  • 年代
    • 重建于唐代
    • 现最早的木构建筑
  • 平面
    • 殿身面阔、进深三间,平面近方形
  • 结构构架
    • 厅堂型构架,殿内无柱,减柱造
    • 柱子明显的侧脚生起
    • 平梁上置叉手,全殿不用补间铺作
    • 前后檐柱头铺作为五铺作双抄偷心造
    • 用材偏大,显现唐代建筑的大气风度
  • 立面
    • 外观简洁,以柱高为模数,柱高三倍为通面阔,2:3:2划分开间
    • 单檐歇山顶,已知古建屋顶坡度最为平缓的
    • 舒展的屋顶,简洁的屋身,雄劲的气度表现唐代建筑豪爽的美

河北正定隆兴寺

  • 年代
    • 始建隋,宋初改建,保留了宋代建筑特征
  • 建筑特征
    • 摩尼殿
      • 面阔七间,进深七间,重檐歇山殿顶
      • 四面正中都出龟头屋
      • 内部柱网由两圈内柱组成,金厢斗底槽
    • 转轮藏殿
      • 平面方形,每面三间,九脊歇山顶,中列内柱向两侧移动,使与檐柱组成六角形平面
      • 底层正面出副阶,其余三面出腰檐(塔与楼阁平坐之下的屋檐称为腰檐
      • 移柱造
      • 堂阁型构架(厅堂型的高层),无暗层
    • 慈氏阁
      • 堂阁型构架
      • 减柱造,其余同转轮藏殿型制
  • 平面特征
    • 总平面大体保存了宋代风格,呈南北中轴线的狭长方形
    • 佛香阁为主体在前,弥陀殿在后
  • 内部空间特征
    • 叉柱造、缠柱造
  • 结构特征
    • 檐柱有侧脚及生起
    • 阑额上已用普拍枋
    • 当心间二朵斗拱,次间一朵斗拱
  • 小木作特征
    • 转轮藏殿殿内都用彻上明造即不用天花,梁架均暴露在外
  • 特点概述
    • 摩尼殿四面抱厦
    • 多进院落的纵深布局,殿宇楼阁高低错落,反映出唐末至北宋期间以高阁为中心的高型佛寺建筑特点
    • 殿堂型构架
  • 平立面简图

天津蓟县独乐寺

  • 年代

    • 始建于唐,辽重建(与宋同期,可认为是唐宋时期风格)
  • 立面特征

    • 山门
      • 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四椽,单檐四阿顶
    • 观音阁
      • 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八架椽,外观两层,有腰檐、平坐(阳台);内部三层,九脊顶式样
  • 平面特征

    • 山门
      • 平面有中柱一列,分心槽
      • 两次间中柱间垒墙分为前后间
    • 观音阁
      • 内外两圈柱,金厢斗底槽
      • 二层中间为方形空筒,三层内柱间作抹角栿,形成六边形空筒,从而增加室内面积礼佛仪式和内部空间的高度契合
    • 观音阁为主体在前
  • 内部空间特征

    • 山门

      • 内部彻上明造,不用天花、梁栿
      • 山门和观音阁有良好的过白关系
    • 观音阁

      • 梁架分为分为天花下的明栿(可见)和草栿(不可见)
      • 仍用叉手和托脚
  • 结构特征

    • 山门
      • 柱的收分小,但有显著侧脚
      • 此门屋檐伸出深远,斗拱雄大,台基较矮,形成庄严稳固的气氛
    • 观音阁
      • 柱子仅端部有卷杀,并有侧脚
      • 上下柱叉柱造
  • 小木作特征

    • 大部分天花用平闇,仅当心间中央用八角形藻井(斗八藻井
  • 特点概述

    • 殿堂型架构
  • 平立面简图

山西大同善化寺

  • 年代

    • 辽代(与宋同期,可认为是唐宋时期风格)
  • 立面特征

    • 大雄宝殿

      • 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四阿顶
    • 普贤阁

      • 底层东西面三间,南北面两间;上层每面均为三间,单檐九脊顶
    • 三圣殿

      • 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顶,单檐四阿顶
  • 平面特征

    • 普贤阁
      • 平面方形
    • 大雄宝殿为主体,三圣殿在前,大雄宝殿在后
  • 内部空间特征

    • 多用减柱造
  • 结构特征

  • 小木作特点

  • 特点概述

  • 平立面简图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 是达赖喇嘛行政和居住的宫殿,也是一组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群
  • 红宫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也是达赖喇嘛接受参拜及其行政机构所在
  • 红宫以东的白宫,是达赖喇嘛的住所,位置较红宫稍低,装饰十分华丽
  • 起建于山腰,使建筑仿佛与山岗合为一体
  • 年代
    • 清重建
  • 结构特征
    • 建筑形式上,既使用了汉族建筑的形式,又保留了藏族建筑的传统手法
  • 特点概述
    • 此宫依山而建,经过漫长的石磴道行至山腰,才到达宫的人口
    • 依山而建,因地制宜,形体自由
  • 平立面简图

西藏日客则萨迦南寺

内蒙古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河北承德外八庙

  • 八个庙,建筑群
  • 清代修建
  • 特点概述
    • 普陀宗乘庙仿布达拉宫,为了笼络蒙、藏等民族的上层分子

云南傣族佛寺

道教宫观

湖北均县武当山道教宫观

山西芮城永乐宫

  • 年代
    • 元代
  • 立面特征
    • 三清殿
      • 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顶
  • 平面特征
    • 主要建筑沿纵向中轴线排列,是一组保存较为完整的元代道教建筑
    • 三清殿
      • 平面减柱甚多,仅余中央三间的中柱和后内柱(减柱造,结构平面的灵活性
  • 内部空间特征
  • 结构特征
    • 檐柱有侧脚和生起,檐口和正脊都呈曲线
    • 补间铺作除尽间施一朵外,余皆两朵(斗拱大小比唐宋大,比明清小)
  • 小木作特征
    • 殿内元代壁画
  • 特点概述
  • 平立面简图

伊斯兰教礼拜寺

福建泉州清静寺

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

  • 轴线东西向,院落四重

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扎

佛塔

  • 塔的原型——印度的窣堵坡

  • 按功能分经塔、墓塔等

  • 按类型分大乘佛教的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等

  • 楼阁式塔是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的

    • 出现最早,历代沿用最多
    • “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会,可容三千人”,已知的我国木塔的最早文献
    • 北魏时楼阁式塔使用了木建筑的柱、枋、斗拱,逐层向内收进,从结构和外观上看都已经中国化了
    • 南北朝至唐宋是我国楼阁式塔的盛期
    • 塔的平面唐以前都是方形,五代起八角渐多,六角形较少
    • 早期木塔和仿木的砖石塔只用一层塔壁结构,后改为双层塔壁
    • 材料的使用也由全部使用木材逐渐过渡为砖木混合全部使用砖石完全用木的楼阁式塔在宋代以完全绝迹
  • 密檐塔

    • 底层较高,上施密檐5-15层(一般为单数)
    • 大多不供登临眺览,意义与楼阁式塔不同
    • 辽金为盛期
    • 建塔材料一般用砖、石
    • 平面除嵩岳寺塔为12边形,隋唐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八角形
  • 单层塔

    • 大多用为墓塔
  • 喇嘛塔

    • 分布地区以西藏内蒙为多
  • 金刚宝座塔

    • 在高台上建塔5座(中央一座较高大,四隅各一较低小)
    • 仅见于明清二代,为数少
    • 台上塔的式样或为密檐塔或为喇嘛塔

楼阁式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 建于辽,是国内现存唯一最古与最完整的木塔
  • 塔位于山门大殿的中轴线上,前塔后殿释迦塔为主体在前
  • 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两层砖台基上,塔身平面为八角形
  • 殿堂型构架
  • 高九层(外观五层,暗层九层
  • 檐柱外有回廊(副阶周匝
  • 内网柱的排列(金厢斗底槽
  • 位于各楼层间的平坐暗层,结构上增加了梁柱间的斜线支撑,刚性增强
  • 各层檐柱与其下之暗层檐柱结合使用叉柱造。但上层暗层檐柱移下层檐柱内收半柱径,其交接方式为缠柱造,故在外观上形成逐层向内递收的轮廓
  • 各层都设平坐和走廊

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 建于五代
  • 塔平面八角形(五代、宋辽金最流行)
  • 最早仿木的楼阁式砖石塔
  • 双层塔壁
  • 大部用砖,仅外檐斗拱中的个别构件用木骨加固,塔身逐层向内收进
  • 塔心壁亦八角形,各层内部走道已用砖拱券,塔外壁和塔心壁连为一体

江苏苏州报恩寺塔

  • 建于南宋
  • 平面八角形,木外廊砖塔身双层塔壁砖砌结构

密檐塔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 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
  • 塔平面12边形(现存孤例),密檐15层,内室八边形
  • 最下为地平台座,上建划塔身二段,下层塔身平素,无门窗装饰
  • 密檐出挑都用叠瑟,未用斗拱,塔心室为八角形直井式,以木楼板隔为十层
  • 密檐间距离逐层往上缩短

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

  • 塔平面正方形

单层塔

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 现存最早的亭阁式塔、最早的石塔

喇嘛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

  • 建于元代
  • 塔建在凸字形台基上。台上再设亚字形须弥座 2 层(角部向内
    递收二折),座上置覆莲水平线脚数条,承以肥短的塔身(又称宝瓶或塔肚
    子)、塔脖子、十三天(即相轮)与金属的宝盖。塔体为白色,与上部金色宝盖
    相辉映,外观甚为壮伟

北京琼华岛白塔

  • 建于清初
  • 在妙应寺白塔的基础上增添变化
    • 塔肚中央设有凹陷的火焰性“眼光门”

金刚宝座塔

北京正觉寺塔

  • 建于明代
  • 虽模仿印度的菩提伽耶大塔,但在塔的造型和细部上全用中国式样
  • 它是在由须弥座和 5 层佛龛组成的矩形平面高台上,再建 5 座密檐方塔

傣族佛塔

经幢

  • 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
  • 始见于唐,元后少见,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组成
  • 唐代经幢形体较为粗壮装饰简单
  • 宋代经幢高度增加,比例较瘦长,幢身分若干段,装饰更加华丽

石窟

  • 中国的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
  • 中国佛教石窟的特点为:
    • 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
    • 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凭
    • 总体平面常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
    • 由于建造需开山凿石,故工程量大,费时也长
    • 除石窟本身以外,在其雕刻、绘画等艺术中,还保存了许多我国早期的建筑形象

山西大同云岗石窟

  • 建于北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 建于北魏,主要洞窟和佛像属于唐代

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

  • 建于初唐
  • 现存洞窟数量最多的石窟

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

摩崖造像

大多以石刻为主要内容的佛教造像,少数为道教造像。其特点是造像或置于
露天(有的上覆木架构建筑)或位于浅龛中,多数情况下均以群组形式出现
有时亦与石窟并存

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

四川乐山凌云寺弥勒大佛


园林与风景建设

  • 儒家——“上下与天地同流”
  • 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把人和万物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 天人合一,启发人们探索自然,亲密自然,开发自然

园林不同时期的发展

社会文明初期(汉代以前)

  • 人们把自然环境只看作为物质生活享受的场所
  • 囿、苑、台
  • 台为土筑的高台,台上建筑为台榭,供帝王游娱阅军远眺
  • 汉代地苑以上林苑为规模最大(宫殿之外,郊区

汉末至南北朝

  • 兴起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思想(社会动荡混乱所致)
  • 道家思想大行其道,对于士人而言清淡和玄学成为主流风尚,激发起清新自然山水的热情,孕育了独立意义的山水审美意识
  • 人们对山水的认识从物质享受提高到“畅神”的纯粹精神领略阶段质的飞跃
  • 外化成果:山水画、山水诗、山水散文、山水园林
  • 帝王造园受到思想潮流的影响,欣赏趣味也向追求自然美方面转移,取代了汉代前盛行的畋猎苑囿,开始大量开池筑山,以表现自然美为目标的园林所代替
  • 另一个新发展时出现了城郊风景点,其中的楼阁既可畅览远山平川之美,又能丰富城市轮廓线,是继承台榭发展而来的风景观赏建筑
  • 名士高逸和佛徒僧侣为逃避尘嚣而寻找清静之地的安身之地,促进了山区景点的开发
  • 东晋和南朝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国园林的转折期),其是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也是由物质认知转向美学认知的关键时期

唐宋至明清

  • 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
  • 唐宋至明清则是在东晋和南朝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其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

理景的普及化

  • 都城向地方城市扩散
  • 江南的杭州、苏州、湖州等城市都由刺史建造郊区风景游览地
    • 白居易,杭州,西湖至灵隐寺,五亭
    • 颜真卿,湖州
    • 柳宗元,永州,记录景点建设并亲自规划景点,并在风景的分类、建设原则及其社会意义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实践、有理论的风景建筑家
  • 宋代府县公署内设立郡圃的风气盛极一时
  • 城郊风景点也比唐代更加普及
  • 明清江南的苏州和扬州造园热
    • 最典型的当推扬州的盐商们在瘦西湖的造园热,(乾隆六下江南为冀邀宠于一时)形成了沿水上游线连续展开的园林带。在同一时期内建成如此众多的园林组群,在我国造园史上是独一无二之举

园林功能生活化

  • 两晋南北朝以来的园林一贯追求自然意趣,早期人工建筑物较少
  • 随着造园的普及,园林和生活结合得更紧密,园中建筑物的比重也逐渐提高
  • 园林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造园要素密集化

  • 早期园林规模大,景物布置稀疏,唐时任保留这种特点
  • 如白居易在其园中所表露出来的疏朗、淡雅、清越的氛围,可以代表唐时造园所崇尚的意境和风格
  • 随着园中生活设施的增多以及追求景观的多样和山水的奇险,各种造园要素都增加起来

造园手法精致化

  • 前期粗野,后期精致

  • 园林建筑历史沿革梳理

    • 从周至汉:规模虽大,属圈地性质,造园主旨和意趣淡泊
    • 魏晋、南北朝(形成期):园林和农、林、渔相结合的田庄气息。显示当时的园林风格仍与庄园有密切的关系,对风景的欣赏着重于对景物内在本质美的体认,没有达到对形象的画意般的追求。此时的园林审美比较质朴、粗放的诗文
    • 唐宋时期(隋唐时为成熟期,宋时首次进入高潮),“诗情画意”的发展推动造园风格趋于精美,文人士人的诗文提高全社会的自然审美水平,他们亲自建造风景点和园林,并阐发风景园林的审美标准、处理手法,更大大提高了造园理论与技巧。把我国的理景艺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 元(滞缓时期
    • 明清二代,由于严酷的文化专制主义的禁锢,各种艺术的审美取向都趋于繁缛拘谨,不再具有唐代那种开朗豪放的气势,造园风格也趋于繁密、精致,理景手法更加丰富娴熟,出现专业的园林匠师和造园将理论的专属著作
  • 中国园林既受道家思想影响,也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中国,儒道二学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道家崇尚回归自然,儒家也强调亲和自然

  • 儒家造园理景的指导思想是入世的,道家是出世,唐宋后园林趋于世俗化,后期园林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多

园林建筑的分布

  • 长安、洛阳一带(隋唐都城、北宋洛阳尤盛)
  • 苏州、杭州、吴兴等商业发达之地(南宋至明清)
  • 北京、承德(明清皇家园林)
  • 岭南地区(明清富商地主营建私园)

中西方园林的区别

  • 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形园林——整齐一律。均衡对称,讲求几何图案的组织
  • 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结合

明清皇家园囿

  • 三山五园
    • 玉泉山、万寿山、香山
    • 静明园、颐和园(清漪园)、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

造园手法

  • 明代帝苑不发达
  • 清代帝苑的内涵
    • 一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二是供游乐的园林
    • 苑囿实际上成为了清帝的主要居住场所
  • 清代苑囿的理景指导思想是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
    • 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每区再布置各种不同趣味的风景点和园中园
    • 每个景都有点景的题名(采自西湖10景等江南名胜风景区的理景办法)
  • 帝王苑囿由于其政治和生活上的要求而产生特定的建筑布局与形式,和一般宫廷建筑不同
    • 宫廷建筑极其严肃隆重:轴线对称,崇台峻宇,琉璃彩画,高脊重吻
    • 苑囿建筑除了朝会用的那一部分外,其他多较活泼,随宜布置,使人有亲切轻松感,建筑式样变化多,与地形结合紧密
    • 体量小巧,屋面灰瓦卷棚,常不用斗拱,整体较为素雅
    • 与私家园林相比,皇家园林又显得堂皇而壮丽
    • 常有庙宇、塔殿楼阁成为重要风景和构图中心
  • 小范围叠石,大范围依靠土堆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势起伏,适当与真山相结合
  • 花草配植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区别于私家园林的单株欣赏为主
  • 规模大,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巧用地形,因地制宜

北京明清三海

  • 位于紫禁城之西
  • 初建于金朝,元代太液池(包含中海北海),明代加挖南海(挖出的土方堆成景山),清代三海规模没变,建筑物大量增加
  • 三海紧靠宫城,所以是帝王游息、居住、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
  • 北海面积最大布局,以池岛(琼华岛)为中心,池周环以若干建筑群,与唐长安大明宫太液池的手法相似
    • 琼华岛山顶元明时有广寒殿,清顺治八年改建为喇嘛塔,成为全园构图中心
    • 分为北岸、东岸、琼华岛、南部的团城
    • 北岸布置了若干的宗教建筑
    • 东岸和北岸有濠濮间、画舫斋、静心斋三组幽趣封闭的园中园,与开阔的北海形成对比
    • 琼华岛与团城间有曲折的石拱桥,联系起两组建筑轴线
  • 中海南海水面稍小,不及北海丰富
    • 紫光阁,中海的西北岸
      • 高两层,面阔七间,单檐庑殿顶,前有五间卷棚歇山顶抱厦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 营建目的:避暑习武的需要,更主要—笼络蒙古王公,随围避痘,巩固边防的政治需要

  • 园区分为湖区、平原区、山岭区加上园南部的宫殿区建筑群

  • 湖泊区以洲岛桥堤划分出大小不同的水域

  • 宫殿区正宫前五进为前朝,以面阔七间、带周围廊、灰瓦卷棚歇山顶的澹泊敬诚殿为主殿。后四进为内寝,以烟波致爽殿为主殿,正宫建筑都用卷棚屋顶、素筒板瓦,不施琉璃,风格淡雅

  • 山区所占面积甚大,水面较少,但在模仿江南名胜风景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 三亭控制北、西北、西三面山区
    • 景色多仿照江南名胜,如“芝径云堤”仿杭州西湖、“烟雨楼”仿嘉兴南湖烟雨楼、”文园狮子林”仿苏州狮子林、“金山”仿镇江金山寺等
  • 远借园外东北两面的外八庙凤景,也是此园成功之处

清漪园(颐和园)

  • 位于北京西北郊,是颐和园的前身,其中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

  • 布局根据实用性质和所在区域分为四部分

    • ①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 ②万寿山前山部分 ③万寿后山和后湖部分 ④昆明湖、南湖和西湖部分
    • 全园水面占四分之三
  • 大门分为两处(东宫门,北宫门)

    • 东宫门,正门,门内布置了密集的宫殿,仁寿殿是召见群臣、处理朝政的正殿,德和园为庆贺那拉氏60寿辰而建造的戏台
    • 这一片建筑群平面布局严谨,采用对称和封闭的院落组合,装修富丽,属于宫廷格局而无园林气息,仅屋顶多用灰瓦卷棚顶,庭中点缀少量花木、湖石,才显得与大内宫殿有别
  • 由封闭对称的仁寿殿转人开旷的自然的前山部分,顿时豁然开朗,产生强烈对比

  • 处于万寿出前山中心地段的排云殿和佛香阁,是全园的主体建筑

    • 排云殿是举行典礼和礼拜神佛之所,是园中最堂皇的殿宇
  • 颐和园的后山水面狭长而曲折,林木茂密,环境幽邃,和前山的旷朗开阔形成鲜明对比

  • 佛香阁的有力体量使全园产生突出的构图中心,和北京白塔有异曲同工之妙

  • 此园利用万寿山一带地形,加以人工改造,造成前山开阔的湖面和后山幽深的曲溪、水院等不同境界,是造园手法上成功之处,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

  • 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地下水位高、便于挖池蓄水、水运方便,这些都是发展园林的有力手段
  • 第一次造园高潮:东晋南朝建都金陵
  • 明清私家园林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 丰富的实践造就了一批造园专家,其中一部分有较高文化艺术素养的人又从事园林的施工与设计,因而能把园林创作推向更高的层次,提高了园林的艺术水平
    • 计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著成《园冶》一书,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园林艺术论著
      • 两句精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利用环境)“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 张涟、李渔对堆叠假山则有独到的见解
  • 现存江南私家园林苏州最多,扬州次之
  • 私家园林是为了满足官僚地主和富商的生活享乐而建造的。实际上,园林是第宅的扩大与延伸(即生活区加园林区),创造可游、可观、可居的城市山林

基本设计原则和手法

  • 园林布局

    • 主题多样

      • 全园划分区域,每个区各有主题
    • 隔而不塞

      • 各景区间虽分隔不闭塞,彼此空间流通
    • 欲扬先抑

      • 进入园中和主要景区之前,先用狭小、晦暗、简洁的引导空间把人们的尺度感、明暗感、颜色的鲜明度压下来,运用以小衬大、以暗衬明、以少衬多的手法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 曲折萦回

      • 观赏路线不作捷径直趋,沿周边布置主游线
    • 尺度得当

      • 建筑体量化整为零,花木以单株欣赏为主,石峰置于庭院,盆景置于室内
    • 余意不尽

      • 采用联想手法,拓宽景域的想像与感受,
    • 远借邻借

      • 借园外景物补园中不足,扩大空间与景域的手法,把远山、远塔引入视线,是为远借;作高视点俯瞰邻园景色.是为邻借
      • 通过特意设置的洞口,自一空间去观赏另一空间的景物即为“借景”
  • 水面处理

    • 水面形成园中的“空”“虚”与其他实景形成对比,留白
    • 拉开观赏距离
    • 水面还有改善小气候、为消防、浇灌提供保障的功能
    • 小园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池的平面以不规则状为佳,水面分隔采用桥、廊、岛为宜,尤以桥与廊为妙,小池则宜用浅岸
    • 曲桥低栏
  • 叠山置石

    • 造园中挖池堆山、改造地形、平衡土方
    • 石假山来护坡以挡土范水
      • 有高水平的设计,设计者有绘画基础和艺术修养,懂得叠山工艺
      • 有高手艺的匠人可以按照设计意图处理石块的纹理、体块、缝隙的堆料
      • 有石料,体块大,形象好、褶皱多
    • 成功假山作品要点
      • 可看、可游、可居
      • 塑造丘壑
        • 用有限的基地和石料塑造峰峦起伏、洞壑开合、虚实相抱、意境丰富的整体
      • 体块缝隙纹理的处理
      • 用石得当
  • 建筑营构

    • 中国传统园林以山水为景观主体,建筑在其中只是起配角作用
    • 建筑物的位置、尺度、形象、色彩都要考虑与山水的关系及配合效果,绝不能我行我素地自我表现,这就是园林建筑的特殊之处
    • 江南园林至迟在明代已形成一种独立于住宅之外的建筑风格,特点
      • 活泼则不刻板
      • 玲珑则不笨拙
      • 空透则不壅塞
      • 典雅则不流于华丽庸俗
    • 私家园林建筑以厅堂为主,《园冶》因此有“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之说
    • 漏窗式样繁多
      • 一是用筒瓦做成,图案均呈曲线
      • 二是用薄砖制成,图案成直线
      • 三是以铁丝为骨,用麻丝石灰裹塑而成各种动植物形状
      • 也有用木板制作冰裂纹等图案者,但木板易腐,不耐久
    • 屋顶翼角起翘做法
      • 嫩戗发戗,即用子角梁将屋角翘起,这种做法屋角可翘得高,多用于攒尖顶亭子、厅堂
      • 水戗发戗,子角梁不起翘,仅靠屋角上的脊翘起,多用于小亭榭和轩馆
    • 室外铺地利用砖瓦废料如碎石、缸片、瓷片、残砖等铺成各种图案堪称江南园林的一大创造,至今仍为各地园林所采用

实例

江苏无锡寄畅园

  • 主题多样
    • 南部生活性强
    • 北部七星桥、涵碧亭、嘉树堂围成水院
  • 隔而不塞
    • 各区分隔不闭塞
  • 欲扬先抑
    • 入口假山小路
    • 在到达开阔的水池处前,又都必须经过山间曲折的小路、谷道和涧道
  • 曲折萦回
    • 东岸涵碧亭至知鱼槛道路曲折蜿蜒
    • 北部以长廊曲涧串联大部分景观
  • 尺度得当
    • 树木假山庭院等尺寸适宜
  • 余意不尽
    • 知鱼槛——《庄子与梁惠王游于濠梁》
    • 八音涧
  • 远借邻借
    • 远借惠山、锡山
    • 邻借四周较高建筑
  • 叠山置石
    • 假山轮廓起伏,有主有次
    • 中部高,以土为主,两侧低,以石为主
    • 山绵延至园的西北部又复高起,似与惠山连成一片
  • 建筑营造
    • 建筑较少且布置分散
    • 大建筑远离水池,小型景观建筑临水而建,景色有张有弛

江苏苏州留园

  • 主题多样
    • 中部分东西两区,西区山地为主,东区建筑庭院为主
  • 隔而不塞
    • 各区分隔不闭塞
  • 欲扬先抑
    • 从园门进人,先经过一段狭窄的曲廊、小院,视觉为之收敛。到达古木交柯一带,略事扩大北面透过漏窗隐约可见园中山池亭阁,绕至绿荫而豁然开朗
  • 曲折萦回
    • 道路沿河岸曲折变化
  • 尺度得当
    • 树木假山尺度适宜
    • 形成对比
      • 东区:五峰仙馆与揖峰轩、还读我书处、两处小庭院
      • 西区:大水面与濠濮亭
  • 余意不尽
    • 濠濮亭
  • 远借邻借
    • 石峰以北有冠云楼作为衬托和屏障
  • 叠山置石
    • 庭院叠石峰花台
    • 假山为土石相间,叠石为池岸蹬道,山石嶙峋
  • 建筑营造
    • 北山以可亭为构图中心,西山正中为闻木樨香杆,掩映于林木之间
  • 其他
    • 池水东南成湾,临水有“绿荫轩”,但这一带池岸规整平直,稍嫌呆滞

江苏苏州拙政园

  • 主题多样
    • 东部,“归园田居”旧址改造
    • 中部,远香堂为中心,西南有小飞虹、小沧浪为水院,东南三院:12、13、14
    • 西部,水体狭长,三十六鸳鸯馆、玉兰堂、倒影楼、与谁同坐轩
  • 隔而不塞
    • 各区分隔不闭塞
  • 欲扬先抑
    • 曲折小巷
    • 内有黄石假山一座作屏障,使人不能一眼看到全园景物
  • 曲折萦回
    • 循廊绕山
  • 尺度得当
    • 远香堂周边环境开阔,建筑体量大
  • 余意不尽
    • 听雨轩
    • 远香堂
    • 小飞虹
    • 小沧浪
    • 三十六鸳鸯馆
  • 远借邻借
    • 因时而异
  • 叠山置石
    • 堂南假山叠石自然
    • 堂北池中累土石成东西二山,起着划分池面、分隔南北作用
  • 建筑营造
    • 廊桥小飞虹与水阁小沧浪横跨水上,与两侧亭廊组成水院
    • 东南建筑不多,布置简洁,

江苏吴江退思园

  • 西部以建筑庭院为主,东部为园林主体
  • 以水池为中心,环池布列假山、亭阁、花木,“退思草堂”为其主体建筑

江苏扬州个园

  • 四季假山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对比

  • 功能与面积
    • 皇家园林主要修建在京城周围,其目的是供帝王及皇宫贵族休息、娱乐或进行其他各种活动。皇家园林的规模一般都很大,园内设有用于听政的离宫及其他各种设施
    • 私家园林多是第宅的扩大与延伸,是官僚地主和富商为满足生活享乐而建造的,面积一般都不大
  • 建筑风格
    • 皇家园林内建筑风格相较于宫殿建筑小巧,但与私家园林相比,则是堂皇而壮丽的。大木构件比例基本是官式做法,常有庙宇布置在园中,成为重要的风景点或构图中心
    • 私家园林内的建筑体量小,其基本风格是活泼、玲珑、通透、典雅,建筑以厅堂为主
  • 园林造景
    • 皇家园林景区范围大,景观丰富。以真山真水为造园要素,所以更重视选址,造园手法近于写实。由于其规模大,所以花木配置相对而言规模大而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
    • 私家园林因规模和选址等条件的限制,多采用以山石造山的手法来追求山水意境,同时擅用邻借、远借园外景物来弥补园中不足。因其规模较小所以花木布置以单株欣赏为主

风景建设

风景建设的性质和规模

中国古代对自然景观进行艺术处理是全方位的,按性质和规模分为:

  • 邑郊风景名胜
    • 城市近郊,朝往夕返
  • 村头景点
    • 多见于皖南、苏南、浙东等经济文化发达的地方
  • 沿江景点
  • 名山风景区
    • 离城市远、占地面积广、活动内容多、景观丰富
  • 共同特点
    • 公共性
      • 对各个阶层开放
    • 综合性
    • 持久性
      • 兴衰不维系于单一家族的影响

风景名胜区广泛发展的原因

  • 礼制
  • 宗教
  • 风俗
  • 标榜政绩
  • 开山采石
  • 崇饰乡里

风景建设的原则和手法

风景建设以自然山水为基础,人为加工只是对自然界的因顺、梳理,绝不能用人造之物来破坏自然景观,这和园林以人工造景为主有根本区别

  • 巧于因借
    • 于因借的目的在于全天逸人
      • 全天是保全景色的天然真趣,人为加工只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逸人即减省人力物力
    • 所谓“因”,不仅因其地。因其材,而且因于整个环境,成功与否在于巧妙应顺地形地貌
    • 借即是借景
  • 旷奥兼用
    • 旷即豪迈奔放、悠然遐想(开敞、登高);奥即深邃奥秘、变幻莫测(围合、曲折)
    • 利用游线将“旷”“奥”艺术地组织起来,力求旷奥相间,意境各异,曲折多至
  • 塑造意境
    • 通过视听等知觉接受到景物环境所给予的实在感受和抽象意念
    • 意域之景、景外之情
    • 常见意境塑造的手法
      • 空寂出世——宗教山林理景的意境
      • 涤我尘襟——登高及治水理景的意境
      • 标帜意蕴——诗文题字追求的意境

江南理景三例

  • 江苏苏州虎丘
  • 浙江绍兴兰亭
  • 安徽歙县唐模村头景点

建筑意匠

  •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治人),形而下者谓之器(匠人)
  • 维持社会等级差别有关的部分相当多地纳人了礼制及典章制度的范畴有形的且与等级制关系不大的转变为具象的思维活动的部分被纳人了 “工”的范畴,道与器的巨大鸿沟加上后来“治人”与“治于人”的对立,使得中国的建筑匠师长期未能完成欧洲文艺复兴以后设计与施工、建筑与结构明确的专业分化

营造建筑中的观念形态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 统治者将承天命、顺天意作为其统治合法性与震慑百姓的理论基础
  • 其一作为中央、地方以至乡村的最重要的建筑活动
    • 祭坛——明堂——坛庙神祠
  • 其二州郡依其在国中位置寻求天上星宿为其对应物
    • 都城——宫殿、陵寝的布局与规划设计与命名——力求天人和一
  • 其三通过进一步的关于自然环境的具体认知及其他更低层次的事物中的序的把握,使天人合一观念逐级转化为建筑中的关系

物我合一的自然观

  • 自然观是人对生活其中的可见的天然世界的认识
  • 而在欧洲文明中,自然是作为人类的对立面而出现在矛盾关系中的
  • 在中国却包容着更多的甚至作为主体与灵魂的人造的建筑物(虽为人作,宛自天开

阴阳有序的环境观

  • 环境观指的是人对周围环境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 强调有序、强调变化的思想一道,影响了中国建筑的发展,这种影响表现在
    • 其一是认定了方位是有主有从的
      • 上古时代对太阳的崇拜形成日出日落的方位观
      • 源于祖先崇拜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宗法制度,从另一个角度对朝向的主从提出了要求
    • 其二是赋予构成环境的各种要素互相依存有主有次的属性
      • 环境中的山与水的位置
      • 万物负阴而抱阳
    • 其三是这种序的观念礼制对社会等级制度的维护要求相结合并逐渐与车舆、服装等一样纳人到规范文化的要求中
      • 随着统治者强化等级制、维护皇权至尊的需求日趋强烈而渐趋明确

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若干影响因素

  • 内向性
    • 大都以院落空间呈现在大地上
  • 尚祖性
    • 建立在血缘联系与祖先崇拜基础上的宗法制度进一步强化了祖制的威力,中国历史上的营造坛庙宫室城池的活动充满了对祖制的考查和推测
  • 中庸
    • 中庸、中和,即在对立的两种选择中妥善把握,反对固执一端,反对失于偏颇
    • 这种机制使得中国建筑在整体上不曾出现欧洲建筑史上那种跌宕起伏的变化,始终沿着量变与渐变的方向走到了近代

选址与布局

对环境的分析和利用

  • 近水利而避水患,即接近水源但地势要高于洪水位
  • 防卫性好
  • 交通通畅,供应有保障,这一点在较大的消费性城市尤为重要
    • 中国历史上都城不断东移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生态变化,河道淤塞,水运线路中断等原因所被迫作出的选择
  • 注重小气候
  • 理想的景观模式(天人合一
  • 有良好的环境主体,即对生活其中的人群的一定期望值

环境改造与方位变通

  • 为了形成理想中的景观模式,村镇、城市常在某些方位营建楼阁与风水塔
  • 除了包含着对方位的迷信之外,也包含着对重要视觉焦点在视线上要有所望及心理上有所像的规划考虑
  • 负阴抱阳

几何关系与均衡对称秩序

  •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矩形或矩形的组合
  • 这样在多数重大建筑群中,就呈现一种以简单的矩形并通过轴线均衡对称关系组成院落及院落群的几何秩序
  • 中国传统建筑群中的均衡对称不同于一般形式上的完全的轴对称(受阴阳观念影响、左祖右社
  • 《考工记》中的营国制度只是作为周代的理想图式,建筑群的均衡对称布局理想一旦受具体的场地、地形、交通等因素制约,就不得不作实际的调整

同构关系与自然序列

  • 向心关系
    • 拙政园远香堂的向心关系
  • 互否关系
    • 在比较相邻要素的平面进退位置和高度空间尺寸、屋顶形式、色彩等方面中体现
  • 互含关系
    • 对互相对立的各个部分再剖析就会发现,每一部分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对立面的成分
  • 这三种关系都可列为同构关系

空间序列与总体权衡

  • 中轴线作用的不断加强,虽然晚期的建筑空间在尺度上小于早期,但轴线上的空间序列变化却更为丰富

    • 北京紫禁城
  • 千尺为势(建筑群之气势),百尺为形(单体建筑之形体)

    • 300米——30米
  • 过白

    • 目的:控制两个建筑间的距离
    • 院落内的建筑间距与建筑尺度的关系
    • 名词解释:要求后栋建筑与前栋建筑的距离要足够大,使坐于后进建筑中的人通过门樘可以看见前一进的屋脊,即在阴影中的屋脊与门樘之间要看得见一条发白的天光
    • 这种过白的原则即是形成框景的原则,因而就结果而言,不论观察方向如何,同样也出现在宫殿、陵寝、庙宇等重要建筑的中轴线上
  • 中国建筑除了用对位等关系围合成院落以形成群体之外,另一种形成群体的方法是用廊相连,回廊独立于单体之外

实践理性精神与建筑审美趣味

  • 在中国的美学构架中,“真”是从属于“善”的
  • 在儒道互补的社会文化结构中,用世的仍是维持既有秩序的“礼”的准则,并以此准则为善的标准
  • 在中国建筑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善与真是密不可分的
  • 形式美特色:
    • 其一它从属于中国的礼的秩序要求
      • 色彩一经纳入等级制度,黄色成为皇家与宗教建筑专用
    • 其二它遵循实践理性原则,以能体验到为归宿
      • 过白
    • 其三含蓄性与模糊性
      • 鲁班尺有压白之法来解决人们心理趋吉避凶

空间与屋顶艺术

  • 中国建筑的第一特殊矛盾性表现在它的空间层次上
    • 两极之间的多层次中性空间正是中国建筑群多层次的具体表现
  • 中国建筑的另一特殊矛盾性是硕大的屋顶
    • 存在着大量通过举折或举架形成的“反宇”作法
  • 鸱尾
    • 宋氏瓦作构件,位于宫殿正脊两端

模数制与结构体系

  • 以材为祖,材分制
  • 材之意义
    • 其一指的是设计时选用的作为制约全建筑主要尺寸的木构件的等级
    • 其二指的是以反映该等级的标准断面的木构杆件
    • 其三指的是以该标准断面杆件为基础的木构构件
    • 用材等级的提高意味着高等级建筑中的梁袱等构件更粗壮,安全度更高
    • 这种特点还体现在同一材等时对殿阁、厅堂、余屋同一构件的材分依次减小的规定上
  • 模数制的特点
    • 直接为礼制所要求的等级制服务,通过提高材等加大重要建筑的安全系数来提高建筑等级
    • 为设计和施工者保留了充分的灵活性,这主要反映在对构件断面作出规定,而对构件长度不作规定或很少规定
  • 墙倒屋不坍
    • 木构的框架体系虽然可以通过榫卯节点及构件的变形来抵抗包括地震、台风等巨大外力
  • 斗口制

地域文化与建筑的乡土性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台基

最早为了御潮防水,后则处于外观及等级制度的需要

一般建筑用单层,隆重的殿堂用2~3层,也有建在1层高大台基上的(属高台建筑的遗风)

  • 普通台基

    • 早期台基全部由夯土构成,后面才在外表面包砌砖石
  • 须弥座

    • 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宫殿、坛庙主殿等)

踏步

为用以解决具有高度差的交通设施

  • 阶级性踏步

    • 新时期半穴居建筑中多由原生土直接挖掘而成,后逐渐使用夯土

    • 在踏跺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 垂带即阶梯两侧的斜坡
      • 象眼即踏跺侧面的三角区部分,宋《营造法式》规定,象眼凹入三层,每层凹入半寸到一寸
    • 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称为如意踏跺,形式自由

  • 坡道

    • 礓䃰(慢道),以砖石露棱侧砌的斜拔道,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
    • 辇道(或称御路),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
      • 后在辇道上雕刻云龙水浪,其实际功能逐渐为装饰化所取代

栏杆(勾阑)

  • 宋式栏杆
  • 清式栏杆

铺地

  • 室外铺地
    • 早期原始社会,有用烧烤地面的方法使居室地面硬化
    • 周初也有在地面抹一层由泥、沙、石灰组成的面层的做法
    • 东汉墓中已出现了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的磨砖对缝地砖
    • 唐长安大明宫地砖侧面已磨成斜面,从正面看几乎辨不出灰缝,但又加强了胶泥与砖的附着面积
    • 宋代起砌砖普遍使用了石灰,使防水性和粘着力都大有提高
  • 室内铺地
    • 多用方砖或条砖平铺
    • 金砖(经过桐油浸泡、表面磨光的大型地砖)

大木作

  • 概念

    • 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组成,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
  • 开间进深

    • 我国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叫“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

      • 民间建筑常用三、五开间
      • 宫殿、庙宇、官署常用五、七开间
      • 十分隆重的九开间
      • 十一开间(唐大明宫含元殿、麒麟殿和清故宫太和殿)
    • 屋架上的檩(宋称榑)与檁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亦即前后檐柱间之水平距离。有时则用建筑侧面间数或以屋架上的椽数来表示“通进深”,这时常简称 “进深”

      • 用开间描述进深不太准确,会涉及到部分地方加柱减柱,往往使用步架或椽数来描述
      • 建筑纵深长度的计量单位,相邻两条桁(檩)之间的水平距离
      • 两个檩之间是一椽,故步架数和椽数一样

  • 原始社会的半穴居建筑中,普遍采用木柱和其他构件的结合(绑扎法)

  • 卷杀

    • 宋代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类似于倒角)
    • 有时候为了比较缓和柔美的曲线,卷杀范围扩大,例如梭柱就是卷杀的直接结果,而不是收分
  • 收分

    • 针对柱身而言,只要不是直柱,剩下情况下大上小都可以叫收分
  • 梭柱

    • 《营造法式》中将柱身依高度等分为三,上段有收杀,中下二段平直
  • 柱的断面、高度与建筑尺度的关系材、栔

  • 侧脚、生起

    • 宋辽多见,明清已大多不用
    • 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二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缓和曲线,这在《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
    • 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而角柱则两个方向都有倾斜。这种做法称为“侧脚”(即檐柱不垂直与地面)
  • 柱的拼接,《营造法式》中已有将2 ~4根小料拼合为大料的图样,其内部用暗榫,两端及外侧用银锭榫。明、清则以铁箍包绕

  • 底盘分槽形式

    • 于厅堂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汉文献中称为“都柱”
      • 可以指殿身内一排柱列及其上的铺作,也指其中心线(缝)(非空间概念)
      • 亦可以指空间概念,如金厢斗底槽的内槽和外槽
    • 单槽
    • 双槽
    • 分心斗底槽
    • 金厢斗底槽
      • 殿身内有一圈柱列和斗 拱,将殿身空间划分成内外大小形式完全不同的两个空间,外层环包内层
  • 减柱造、移柱造

    • 常将若干内柱移位,可称为移柱造(山西大同华严上寺的大雄宝殿)
    • 或减少部分内柱,可称为减柱造(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 叉柱造、缠柱造、通柱

  • 额枋

    • 额枋是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
    • 南北朝及以前大多置于柱顶,隋、唐以后才移到柱间
    • 有时2根叠用,清代上面的叫大额枋(宋仍称阑额),下面叫小额枋(宋称由额)。二者间填以垫板。使用于内柱间的叫内额,位于柱脚处的称地栿
  • 平板枋(宋称普拍枋)

    • 平板枋平置于阑额之上,是用以承托斗拱的构件
  • 雀替

    • 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
    • 可用在柱间的挂落(楣子)下,此时已转变为纯装饰性构件,称为“花牙子”

斗拱

  • 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矩形的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
  • 斗拱的作用
    • 在结构上挑出以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
    • 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
    • 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 斗拱的发展历程
    • 斗拱的最早形象见于周代青铜器
    • 唐代是我国斗拱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
    • 斗拱发展到宋代可认为是已经成熟
    • 辽、金继承了唐、宋的形制,但又有若干变化
  • 斗、升
    • 一组头拱最下的构件是坐斗
    • 坐斗正面的槽口叫斗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
    • 栱是置于坐斗口内或跳上的短横木
    • 凡是向外出跳的栱,清式叫翘(宋称华拱或卷头)
    • 在坐斗口内或跳头上只置一层栱的叫单栱,二层拱的叫重栱
    • 跳头上置有横栱的叫计心造(翘上搭横栱),不置的叫偷心造(翘上搭翘)
    • 昂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
  • 材分制(
    • 规定了拱、昂等构件的用材制度
    • 将“材”(材为斗拱中栱或枋的断面)的高度划分为十五分’ 宽度为十分°,作为建筑尺度的衡量标准
    • 分——与“材”相对应的长度单位
    • 上、下拱间缝隙的距离称为栔,高六分,宽四分
    • 单材上加“栔”,谓之足材,高二十一分
    • 宋《营造法式》中,按建筑等级将斗拱用材分为八等
    • 在初唐时已经形成应用,《营造法式》以文字形式制定成规范的制度
  • 斗口制(清式
    • 清式以坐斗斗口宽度为标准,分为十一等
    • 斗口大小确定斗拱大小,再确定开间尺寸,最后可以确定建筑等级
    • 斗拱用材总的趋势是由大变小
  • 斗拱的命名
    • x铺作x抄x昂
    • 抄:出挑华栱数(不包括昂)n
    • 宋:铺作数=出跳数+3(栌斗、耍头、衬方头)
    • 清:铺作数=2n+1(出跳数)
    • 六铺作单抄双下栱,一三跳计心造,二跳偷心造

屋架

  • 举架(宋称举折)

    • 举为屋架的高度

    • 在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的,这就是“折”

    • 宋举折和清举架做法不同

      • 宋式是从最上的檩向下按照与最低处的檩连线折
      • 清式是从最下往上折
      • 宋式从檩的顶部算折的距离
      • 清式是从檩的下部算折的距离
  • 举势

    • 屋面坡度
  • 上出、回水

    • 上出=下出+回水
  • 推山与收山

    • 推山是庑殿(宋称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根据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使四条垂脊由45°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
    • 收山是歇山(宋称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
  • 梁(宋称梁或栿)

    • 宋梁栿名称按照其所承的椽数来定,清代则按照其所承的桁或檩数来命名
    • 在制作大截面梁或者为了装饰梁架时,常用拼帮的形式,将若干小料以铁箍、钉等拼合
    • 月梁
      • 梁端下弯,梁面弧起,梁下起凹
      • 形如月牙,所有曲线都用分瓣卷杀而成
  • 桁(檩、宋称槫)

    • 槫头伸到山墙以外的部分称为出际(或称屋废),其长度依屋椽数而定
    • 椽是垂直搁置在檩上,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
    • 椽在屋角近角梁处的排列有平行和放射两种
  • 其他构件

    • 瓜柱(宋称侏儒柱或蜀柱)
      • 用于脊檩下
    • 驼峰
      • 和瓜柱是同一个东西
      • 屋架除脊檩处其他承梁都用驼峰,或矮木加斗拱
      • 一般在彻上明造梁架中配合斗拱承载梁栿
    • 叉手
      • 支撑侏儒柱两侧
    • 托脚
      • 支撑平槫的斜向构件
    • 替木
      • 栌斗或令栱上的短木以托梁枋,起辅助支撑作用

多层木建筑

  • 若干单层木构件的重叠,其关键在于上下层柱的交接
  • 叉柱造
    • 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平座柱叉立在下檐柱的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
    • 缺点:柱脚开榫口较大,削弱了柱体强度;立面因收进较少,外观不够稳定
    • 优点:构造比较省事,不用增加其他构件
  • 缠柱造
    • 将上层柱立在下层柱后的梁上(区别于叉柱造落于斗拱上),在结构、构造和外观上都比较妥善
    • 需要在角部增加斜梁,每面各增加一组斗拱(附角斗
  • 两种构造方式都是需要内收的,传统多层建筑的形体基本逐层变小
  • 两种构造方式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落在斗拱上,一个是落在梁上
  • 通柱

墙壁

土墙

  • 夯土墙(版筑)
  • 优点:隔热、隔声性能好,承载能力强,可就地取材,施工简易,
  • 缺点:易受自然侵蚀

砖墙

我国古建施工全用青灰色陶砖

  • 空心砖墙

    • 见于战国晚期至东汉中期墓中
  • 条砖墙

    • 体小量轻,使用灵活,应用最广
    • 汉代条砖长宽高比例约为4:2:1(模数制
  • 空斗墙

    • 砖砌成盒状,中空填以碎石泥土,多半不承重

木墙

  • 井干式结构

编条夹泥墙

  • 用于南方穿斗式建筑
  • 在柱和穿枋以竹条、树枝编成墙体,两面涂泥
  • 取材简易、施工方便、墙体轻薄,适用于气候温暖地区

屋顶

屋顶种类

  • 庑殿(四阿顶)

    • 最高等级的屋顶样式,用于皇宫、庙宇主殿,特别隆重的用重檐
    • 单檐的有正中的正脊四角的垂脊,共五脊,所以又称为五脊殿。重檐的另有下檐围绕殿身的四条博脊和位于角部的四条角脊
  • 歇山(九脊顶)

    • 两坡顶加周围廊形成的屋面形式
    • 等级仅次于庑殿顶,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山面可加两条博脊
    • 两建筑作丁字相交的,其插入部分称为“抱厦”,通常此部分之长度及体积均较短小。也有十字相交的,称为十字脊,重檐十字脊
    • 山面的装饰
  • 悬山

    • 两坡顶
    • 屋檐两端悬伸在山墙以外(又称为挑山或出山)
  • 硬山

    • 两坡顶
    • 屋面不悬出山墙之外
  • 攒尖(宋称斗尖)

    • 攒尖多用于面积不太大的建筑屋顶,如塔、亭、阁等
    • 屋面较陡无正脊,而以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其上再覆以宝顶
  • 单坡

    • 单坡多用于较简单或辅助性建筑,常附于围墙或建筑的侧面
  • 平顶

    • 在我国华北、西北与西藏一带,由于雨量很少,建筑屋面常采用平顶画。

屋顶做法

  • 屋面曲线

    • 檐口曲线
      • 汉代未见檐口曲线,唐代有明显的檐口曲线,元代又恢复平直,明清亦如此
      • 其形成是因檐柱逐渐生起的结果
    • 屋面曲线
      • (大木作屋架中的举折举架有示图)
      • 屋面曲线的形成,不但有利于雨水的宣泄,而且还为室内争取到较多的阳光,屋面外形因此也变得更加柔和与秀丽
    • 屋脊曲线
      • 汉代正脊已有生起,宋、元正脊起翘比较生动,明清恢复平直
  • 屋角

    • 水戗发戗
    • 嫩戗发戗
  • 屋面材料

    • 较高级材料用于脊部、檐部及两山
  • 屋脊和屋面装饰

装修(宋称小木作)

  • 分为外檐装饰和内檐装修

  • 版门
  • 隔扇门
    • 在室内起着隔断空间和装饰作用

  • 直棂窗

    • 唐以前以直棂窗为多,固定不能开启
  • 槛窗

  • 支摘窗

    • 支窗是可以支撑的窗,摘窗是可取下的窗,后来合在一起使用
  • 横披

    • 漏窗漏窗应用于住宅、园林中的亭、廊、围墙等处

天花、藻井、卷棚

  • 天花

    • 避免露出建筑的梁架
  • 藻井

    • 高级的天花,用于殿堂明间正中
  • 卷棚

    • 又称,属于室内天花的一种,类似于屋顶下重新做了个屋顶

其他

  • 金属
      • 用于建筑构件之内,作为骨架或加固件

家具、陈设

  • 家具

    • 明代家具外观美观大方,简洁不使用过多的装饰
    • 清代家具更注意装饰,外观较华丽但繁琐
  • 陈设

色彩与装饰

色彩

  • 早期建筑的色彩来源于建材的原始本色,
  • 北魏壁画中的(由深到浅为退晕,由浅到深为对晕),宋规定晕依深浅划分为三层,到明清简化为两层

装饰

  • 粉刷
  • 油漆、彩画
  • 壁画
  • 雕刻
  • 中国古建筑屋顶的檐口和屋脊部位的琉璃瓦和屋面的瓦在色彩和类型上存在不同,用这样有区别的“瓦带”将屋顶的轮廓勾勒出来,即“剪边

清式建筑做法

大木作

  • 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部分,如柱、梁、枋、檁、斗拱等。清式 大木做法可分为大木大式大木小式两类
  • 大木大式建筑又称为殿式建筑,用于宫殿、官署、官署、庙宇中的主要殿堂,面阔可自五间至十一间,进深可多至十一檩,建筑尺度以斗口为主要衡量标准
  • 大木小式建筑用于宫殿、官署、官署、庙宇中的次要房屋和一般建筑,面阔三至五间,进深不多于七檩,只用单檐悬山和硬山及以下屋顶形式,不用琉璃瓦和斗拱,建筑尺度以明间面阔和檐柱径为标准

建筑主要尺寸的决定

  • 建筑平面
    • 大式建筑首先根据建筑类型来选择斗拱的大小,斗拱大小由斗口大小来定(依斗口宽窄分为十一等)(斗口制
    • 小式建筑先定明间面阔
  • 建筑平面
    • 分为台基、屋身、屋顶
    • 台基高度为由地面到阶条石上皮,清式做法中称为台明高
    • 屋身高度在大式建筑中,包括柱础、柱身和斗拱(由柱顶石上皮至挑檐桁下皮距离)的总高
    • 屋顶高(檐口下至正脊上皮)实际是根据各步架举高与屋脊形式等决定

举架

  • 计算程序由下而上,与宋式相反

庑殿顶推山(详见上节大木作屋架部分)

歇山顶收山(详见上节大木作屋架部分)

悬山挑山

  • 是将悬山建筑两山的檩头,向山柱(或山墙)外伸出四椽四档(即椽间空档)或1/3檐柱高的做法

攒尖顶

  • 有方、圆、五角、八角等形式

  • 为主要垂直承重构件,屋面荷载自上而下经此传至基础

斗拱

  • 在大式建筑中用斗口宽度作建筑及构件尺度的计量标准,斗口按建筑等级分为十一等

  • 梁是建筑中的水平受力构件,常支承于二柱顶端或其他梁枋上
  • 大梁
    • 其大小、长短常依梁上所承之檩数为准,如承九檁,称九架梁
  • 抱头梁
  • 角梁
    • 南方做法以水戗发戗和嫩戗发戗为代表
      • 戗为建筑的戗脊,发戗即起翘
      • 水戗发戗的特点是檐口平直,角部基本不起翘,仅戗脊在近屋角处向上反翘。它在构造上比较简单
      • 嫩戗发戗的特点是屋檐在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至屋角处有很大起翘,这是因为嫩戗斜插在老戗(老角梁)背上,并形成50° -60°夹角

  • 枋为水平承重及联系构件,断面及尺度常相差较大
  • 额枋
  • 平板枋
    • 又称坐斗枋,起支撑斗拱的作用

檩、椽

  • 檩、椽为直接承受屋面荷载之构件

檐口

石作与瓦作

台基

  • 建筑的通面阔和通进深尺寸决定后,在加下檐出即可得到台基的平面尺寸
  • 在面积较大的建筑中,室内地面往往不易平整,所以常依柱网将地基划分为若干区,砌以拦土墙.(地龙墙),再填土夯实
  • 高级台基用须弥座,内填碎石及土,外包条石

踏步

  • 常见的是垂带踏步,一般都布置在明间的阶下,且垂带石中线与明间檐柱中线重合
  • 隆重的在二踏道间设御路。长度与垂带石相同

栏杆

  • 先在台基或地面置地袱,再在上立望柱、栏板和抱鼓石
  • 清式石栏杆的特点有
    • 二望柱间只用一块栏板
    • 栏板都采用单勾阑形式,没有宋《营造法式》中的重台勾阑式样
    • 望柱头的变化很多,柱身相对缩短
    • 栏杆结束处大多用抱鼓石,该石比例较前代为长,少数也使用戗兽 (靠山兽)的
    • 栏板用整石凿成,以榫嵌插在望柱和地袱内
    • 栏板装饰极少用人物或写生花,大多素平或仅刻简单的海棠纹

墙垣

  • 山墙
    • 位于建筑的两端,初硬山外,均止于檐下
    • 硬山山墙之立面可分为裙肩、上身和山尖三部
      • 有的山墙超出屋面很多,起着装饰和封火的作用

檐墙

  • 由地面直抵檐下。多用于庑殿和歇山建筑的外墙,悬山与硬山建筑一般只用于后檐,用于前檐的不多

屋面瓦作

  • 小瓦
    • 又称为蝴蝶瓦,是应用最广的屋面覆材
  • 筒板瓦
    • 筒板瓦按质地可分为陶质和琉璃两种,多用于宫殿、官署、庙宇等高级建筑

小木作

  • 《工程作法则例》将小木作称为“装修作”,将其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

大门

  • 最常见的是板门。由于结构和构造上的需要,门扇周围须用横槛及抱框

槅扇

  • 槁扇可作对外的门、窗,也可作内部的隔断

支摘窗

  • 多用于住宅

彩作画

  • 主要表现在梁、枋上。常用的有和玺、旋子、苏式三大类
  • 和玺彩画是最高级的,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
  • 旋子彩画在等级上仅次于和玺彩画,它应用的范围很广,如一般的官衙、庙宇主殿和宫殿、坛庙的次要殿堂等处
  • 苏式彩画一般用于住宅、园林。箍头多用联珠、卍字、回纹等

木构架的演化

  • 中国古建筑开间数量往往等于建筑通面阔与檐柱高的比值,这一特点在唐代到宋元时期一直保有,如唐南禅寺大殿(面阔三间,建筑通面阔也为檐柱高的三倍);明清时期,建筑明间加宽,明间以外的次梢间等则接近方形唐宋时期明间近方形,次梢间则接近竖长方形),因此导致同样开间数情况下通面阔增大,建筑开间数小于通面阔与檐柱高之比

按结构分类

  • 抬梁
  • 穿斗
  • 井干
  • 干阑式(不属于木构架,属于竹木构架)

穿斗式

  • “穿”——穿枋(进深方向)
  • “斗”——斗枋(面阔方向)
  • 进深方向的穿枋和柱形成一榀屋架
  • 两榀屋架柱与柱间用檩和斗枋相连
  • 没有梁,只有枋起联系柱子的作用,不承重
  • 出檐方式:用挑枋出檐
  • 疏檩穿斗式
    • 每根檩(挑檐檩除外)都落在立柱上
    • 完全的檩柱承重体系
  • 密檩穿斗式
    • 檩一部分立在瓜柱上,瓜柱又落在穿枋上
    • 另一部分落在立柱上
    • 不完全的檩柱承重体系

抬梁式

  • 跨度大,可形成较大的室内空间

井干式

  • 原始社会开始使用

    • 现已知最早的井干式结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的水井
    • 黄河中下游的一些龙山文化遗址同样发现这样的井干式内壁的水井
    • 后来用于居住房屋
  • 西南和东北的部分林区使用

    • 东北、云南林区
    • 贵州四川新疆都有出现
  • 木材端部开半凹榫,相互咬合成一层框架,层层相叠而成,形成井干壁体

按礼制等级分类

  • 官式

    • 所有的官式建筑都是抬梁式

    • 宋式叫法

      • 殿堂式
      • 厅堂式
    • 清式叫法

      • 大式
  • 杂式

    • 宋式叫法

      • 亭榭(园林)
      • 余屋(其他房屋)
    • 清式叫法

      • 小式

殿堂型构架

  • 多见于唐宋
  • 构架按柱网层、铺作层、屋架层,自下而上,逐层叠垒而成水平分层做法即上下各个水平层次的独立性)
  • 屋面荷载传递次序
    • 屋面荷载——檩——梁——(压槽枋)——铺作层——柱框层——台基
  • 对主梁的木料要求极高(主梁不能分段
  • 固定的平面形式(单槽、双槽、分心槽、金厢斗底槽)
  • 檐柱有明显的侧脚、生起,檐口曲线
  • 内外柱等高
  • 大部分有天花、藻井
  • 殿堂型构架只需叠加柱网层和铺作层即可成为殿阁型构架(高层),会出现暗层
  • 实例(五台山佛光寺大殿、隆兴寺摩尼殿、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过渡期

  • 元代
  • 平面布局较为灵活(减柱造、移柱造)
  • 斗拱大小比唐宋小,比明清大
  • 元代木构架建筑虽仍继承宋、金传统,但在规模和质量上都逊于两宋,一般的北方寺庙建筑加工粗糙,用料草率,许多构件也被简化了
  • 实例(芮城永乐宫三清殿、山西洪洞广胜下寺正殿)

厅堂型构架

  • 多见于明清(宋代已经普遍使用)
  • 区别于殿堂型的分层形式,厅堂型有长短不等的梁柱组成梁架,相邻两榀梁架用檩襻连接成间,开间数不受限制,只需相应地增加梁架的榀数(梁架分缝做法即左右各个梁架的独立性)
    • 各缝梁架只需要椽长、椽数、步架相等,内柱位置,数量,梁伏长短可以不同
  • 灵活的平面形式(可以随意增减柱网)
  • 侧角生起不明显,檐口平直
  • 内柱高,外柱低(内柱上升)(即内外柱间的梁直接插入内柱中)
  • 斗拱变小,结构作用减弱(梁柱结构体系整体性加强,稳固性加强)
    • 斗拱没有形成结构层,只用在房屋外檐部分和梁伏交接点,甚至有些梁伏不用斗拱支撑直接插入柱中,(所以可以做到内外柱不等高
    • 外檐斗拱 + 内斗拱散点布置
  • 屋面荷载传递次序
    • 屋面荷载直接由梁伏传至立柱上(即梁柱间的斗拱的作用只是一个个传递荷载的“节点”
  • 一般为彻上明造(即不用天花,梁架均暴露在外
  • 厅堂型用于楼房即为堂阁型构架,可以避免殿阁型出现的暗层,外檐柱多用叉柱造或缠柱造,内柱可用通柱
  • 最早的厅堂式构架是中唐的南禅寺大殿

斗拱

发展顺序

  • 斗在前出现,拱后出现(横拱在前,华拱在后)
  • 最早“斗”的形象出现在西周末年的令簋
  • “拱”的形象出现于战国时期(铜器、漆器上)
    • 早期的拱都为横拱(栾)
  • 东汉石阙、墓崖、明器及画像砖上显示斗拱的形象
  • 华拱出跳的雏形出现在东汉(出现了栱身插入墙壁或柱身),真正形成在初唐
  • 人字拱
    • 初唐补间铺作和两汉、南北朝一样用人字拱
    • 盛唐补间铺作:人字拱减少,直斗(蜀柱加斗)上置横拱开始增多(出现出跳的形式)
    • 中唐补间铺作:“双补间”出现,且出跳
  • 所以中唐开始斗拱开始走向成熟
  • 宋代斗拱可认为已经成熟
  • 辽金继承唐宋形制
  • 明清斗拱尺度减小

斗拱(铺作)及铺作层

  • 对于唐宋建筑:斗拱和铺作是等价的(铺作即为一组斗拱,宋称一朵,清称一攒)
  • 铺作层指的是一个完整的结构的层次,各“铺作”即为铺作层的一个个组成单元
  • 铺作层与屋盖层间为“压槽枋”,使屋架层更平稳的落在铺作层上
  • 明清木构架没有铺作层这一说法,斗拱都是一攒一攒的,没有形成一个铺作的层次

斗拱的作用

  • 结构上

    • 承挑屋顶出檐,承接梁栿传递下来的荷载(主要作用)
    • 缩短梁枋间的净跨距离,增加梁栿的承载力,增加开间宽度,增强铺作层的纵横架的稳定性
  • 其他

    • 立面装饰要素

    • 房屋等级的象征

      • 只有大型即重要的殿堂才会使用斗拱,清代只有大木大式中的“殿式”才会使用
      • 斗拱出跳数反映了房屋等级,最多出五跳
      • “拱”的截面“材”为房屋基本模数,材分八等,不同等级及开间的房屋对应相应的材等
    • 抗震

      • 斗拱各个部件榫卯相接,使斗拱可“伸缩”,“有弹性”,在一定程度上消减地震力
      • 实例:应县木塔及观音阁